劉春霞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老年癡呆合并糖尿病留置胃管患者中的護理方法并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將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入住某院的56例老年癡呆合并糖尿病留置胃管患者作為該次研究的對象。56例患者分為研究組與研究組,其中實驗組28例患者使用針對留置胃管的護理,對照組28例患者在社區使用常規護理。護理后對比兩組患者常見并發癥發生率及生活質量狀況。結果 護理后發現,使用針對性留置胃管護理的患者相對比于常規護理的患者而言,患者的常見并發癥發生率均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針對性留置胃管護理可有效降低老年癡呆合并糖尿病留置胃管患者的常見并發癥發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留置胃管;護理;老年糖尿病;長期臥床;生活質量;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a)-0091-02
糖尿病以其疾病發生特點,無法通過臨床手術干預,僅能通過服用藥物及康復鍛煉控制疾病的惡化。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對糖尿病護理的重視,各種針對于糖尿病康復的護理方式逐漸發展起來,以其對患者更為系統、持續、整體的護理服務可望實現對慢性病患者更為有效的疾病控制。因此該次研究針對性留置胃管護理在老年癡呆合并糖尿病留置胃管患者管理中的作用及患者常見并發癥發生率、生活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參與研究的是需要護理服務的56例老年老年癡呆合并糖尿病留置胃管患者,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60~87歲之間,平均為(78.0±17.0)歲。實驗組患者的年齡在55~88歲之間,平均為(77.0±19.0)歲;對照組患糖尿病病程1~3年,平均2.6年,研究組患者患糖尿病病程1~3.5年,平均2.5年;研究組臥床時間3~10年,平均4.5年,觀察組臥床時間3~12年,平均4.7年。通過比較,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的方式進行護理,護理方式包括:①患者飲食的護理。在飲食中注意補充高蛋白食物,注意為患者補充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和維生素C,對患者的疾病有好處,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切忌生冷刺激及油膩食物。②給每一位患者配置一位責任護士嚴格落實“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理念,每周至少一次提供一對一健康咨詢。在健康咨詢中注意觀察患者情緒的變化,當患者出現因疾病發生的緊張、焦慮等情緒,主動詢問引起不良情緒的原因,及時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應積極傾聽患者的傾訴,并積極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③開展多形式的衛生知識宣傳和老年糖尿病疾病指導。建立不同疾病危險級別不同關照措施,對于較為嚴重患者應加強護理頻率,指導患者穩定病情。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對糖尿病有極大危害的煙、酒、高鹽高糖飲食等,可根據患者自身的飲食愛好為患者配置健康食譜,緩慢控制患者的體重以達到穩定血壓、血糖水平的目的。④藥品指導:指導患者服用藥物,注意提醒患者部分藥物的服用劑量變化,強調不可突然停服藥品。并仔細聽取患者在服藥期間出現的反應并咨詢醫生加以解決。幫助患者進行日常針對性留置胃管護理服務。
1.2.2 ?研究組 ?采取綜合針對性留置胃管護理的方式進行護理。具體實施的護理方法如下:①留置胃管的類型及保養。與橡膠軟管相比,硅膠軟管的優點更多,重量輕、彈性好、不易脆化、無異味、與組織相容性好、局部刺激性小、管壁透明易于觀察。因此現階段硅膠軟管在臨床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該次對患者管道選擇的即為硅膠留置軟管,每次對患者進行鼻飼之前清洗并酒精消毒晾干,在鼻飼時手法柔和,勿傷及皮膚。在硅膠軟管末端放置一個小塞子,每次結束對患者的鼻飼之后先用溫水清洗管道內壁,再用消毒酒精進行消毒,保證胃管安全無菌,防止感染的發生。②留置胃管評估。在為老年癡呆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插胃管之前首先對患者的身體條件進行評估,觀察患者有無插胃管的禁忌證,如患者曾有鼻咽部手術史應根據手術情況評估患者是否適合,另外檢查患者有無鼻中隔偏曲缺損、有無鼻黏膜破損及出血,鼻腔是否有炎癥或腫脹等。在插胃管之前還要檢測患者的綜合身體情況,有無凝血障礙、過敏體質等,若患者身體體質太弱無法耐受插管操作也應放棄留置胃管。③留置胃管的狀態。在進行胃管插管之前應該檢查胃管的完整性和通暢性,并且確認胃管得到較好的維護。插管時的長度在55~65 cm之間可以降低胃食管反流的發生。這是因為胃管可以有效的進入胃內,減少了由于胃管末孔在食管內而引起食物反流。下食道括約肌抗反流的重要屏障。老年食管括約肌松弛,防止食物反流的屏障減弱,插入時應密切觀察老年人的呼吸,呼吸道內阻力增大,則可以暫停。動作要輕柔,觀察患者的呼吸狀態。
1.3 ?觀察指標
1.3.1 ?常見并發癥發生率 ?比較了5種在老年癡呆合并糖尿病留置胃管患者中最常出現的并發癥的發病率,以此反映患者在術后的生活情況。方法:并發癥的發生率=并發癥發生人數/總例數×100.00%
1.3.2 ?生活質量 ?對兩組老年癡呆合并糖尿病留置胃管患者護理前后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和精神健康4項指標進行對比。
1.3.3 ?血糖 ?比較干預前后兩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
1.4 ?統計方法
為保證數據的科學性,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常見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發生并發癥概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對照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得分均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由于糖尿病對患者的影響程度較為嚴重,因此在臨床上面也有較大的重視。臨床證明,越早對糖尿病進行干預,對延緩患者疾病的發展有較好的作用。對于長期臥床的糖尿病患者,特別是患有長期老年癡呆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對其留置胃管進行營養的補充可以有效的補充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需營養的同時對控制血糖有較好的作用,但在使用胃管的過程中要注意防治使用胃管引起的并發癥,因此積極的探索有效的護理過程是非常有意義的。
糖尿病的干預是一個長期的控制過程,患者可能因為自身的服從性而不注意控制個人情緒管理、飲食調理、按時吃藥穩定病情等知識。該次研究針對性留置胃管護理服務則可以對患者進行長期的監控,同時對患者有情緒指導、飲食指導、服藥指導、康復指導、就醫指導等多重服務,可對患者病情有更為個人的、全面的指導,通過對健康教育等服務能夠對可能引起患者出現不良因素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對于胃管的選擇,插管方式,插管的注意事項等的護理可使患者減少因胃管插管引起的并發癥。
綜上所述,在經過護理后,使用針對性留置胃管護理的患者相對比于未使用針對性留置胃管護理的患者,患者的常見并發癥發生率下降的同時生活質量上升,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針對性留置胃管護理可有效控制老年癡呆合并糖尿病留置胃管患者的相關危險因素,并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蔣愛華.糖尿病合并老年癡呆患者的現狀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3):602.
[2] ?趙田田,焦琳琳,陳延娥,等.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合并老年癡呆病人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5):148-150.
[3] ?殷妹,肖露,郭小蓮.老年癡呆癥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82):185,190.
[4] ?范卉,周和玲,馬春霞.老年糖尿病合并癡呆行鼻飼病人的護理風險分析與管理[J].全科護理,2015,13(26):2637-2638.
[5] ?錢英.老年癡呆患者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發生原因及護理干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2):215-216.
[6] ?談萍,梅克文.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合并老年癡呆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5,13(13):1193-1194.
[7] ?江秋.老年癡呆癥伴糖尿病患者的綜合護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6):239.
(收稿日期: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