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宏亮
【摘要】積極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對幼兒成長與發展至關重要。農村幼兒,面臨缺乏適宜的閱讀環境、父母外出務工、家庭缺少閱讀指導等問題,直接影響了閱讀興趣的培養。本文針對農村幼兒的現狀,從老師、家長、社區服務等多個維度,對涉及幼兒閱讀的好奇心、表現欲、閱讀環境、閱讀內容、親子閱讀、閱讀習慣等方面,探索總結了比較行之有效的農村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方法。
【關鍵詞】農村;幼兒;閱讀興趣;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愛孩子,就先教孩子學會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是獻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讓孩子喜歡閱讀,能讓孩子終身受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使其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利用圖書和繪畫,引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培養前閱讀技能。可見,幼兒閱讀的重要性。根據問卷調查情況來看(共發放問卷200份),有18.6%的農村幼兒缺少良好的閱讀環境,有24.2%的幼兒家長對閱讀認識表面化、功利化,缺乏正確的指導和陪伴,有13.7%的幼兒從未有家長陪伴閱讀,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成為眾多幼兒成長的玩伴,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因此,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提高農村幼兒的閱讀興趣,保護激發幼兒閱讀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幼兒從小感受閱讀的樂趣,對幼兒成長與發展至關重要。針對如何提高農村幼兒的閱讀興趣,現結合《農村幼兒閱讀興趣培養的實踐研究》的研究過程作總結,以便交流。
一、創設舒適的閱讀環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幼兒的注意力極易分散,如果閱讀環境吵鬧雜亂,他們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開展閱讀,加之農村幼兒大多缺少專門的書房,人來人往,玩具堆積,幼兒常常在閱讀中被其他干擾打斷,長此以往,導致對閱讀失去興趣。因此,農村家長要加大對幼兒的閱讀投資,盡量設有專門的書房、書桌,在幼兒閱讀時盡量避免嘈雜干擾,讓幼兒在干凈整潔、舒適溫馨的環境中專心閱讀,為幼兒的閱讀營造舒適溫馨的閱讀環境,培養閱讀興趣,調動閱讀熱情。
二、加強正向遷移引導,努力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幼兒好奇心很強,對實物充滿新鮮感,將幼兒對實物的好奇巧妙遷移到閱讀中,通過閱讀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幼兒的求職欲,是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的基礎。幼兒“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常常接連不斷,我們巧妙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在他們提出問題時,引導幼兒通過閱讀尋找答案。比如,家長帶幼兒去水果超市,幼兒總是會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這時家長可以告訴一部分,并引導幼兒說:“還有很多你沒有見過的水果,想不想知道?”再帶幼兒去找認識水果的幼兒繪圖,將幼兒帶入閱讀的世界。
三、科學選擇閱讀材料,增強幼兒閱讀吸引力
在平時的讀書活動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對我們選擇的書并不感興趣,一會翻翻這個,一會又換成那個,喜新厭舊,沒有進行認真細致的了解。所以在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時我們應該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選擇孩子“愛看”的書,讓孩子能看懂,從而喜歡閱讀。在選擇書刊時,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書刊的內容,不要選擇教育性很強,文字過多的書籍。給孩子的第一批書,我們可以盡量貼近兒童的心靈世界,以他們的眼睛中的花花綠綠的昆蟲,奇形怪狀的動物來吸引孩子。因此,早期的閱讀我們要給孩子提供文字少,插畫大而多,畫面夸張,語言相對貼近生活的刊物。如:2000年國際安徒生大獎的獲得者安東尼·布朗的繪本系列——《我爸爸》《我媽媽》,借著想象力十足的童言童語,讓穿著格子睡衣的老爸成了十項全能的超人,讓媽媽的日常瑣碎也擁有了不平庸的安放,它特有的幽默與創意會讓孩子更加喜愛閱讀。
四、注重親子陪讀交流,保護幼兒閱讀熱情
親子陪讀,是家長陪伴幼兒一起選書、一起閱讀、共同體驗閱讀的過程。幼兒雖對閱讀充滿好奇,但他們還不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因此家長陪伴、親子共讀、引導幫助就顯得特別重要。家長和幼兒在輕松、愉快的親密氣氛中共同閱讀,并非以學習為目的,而是為了培養幼兒閱讀興趣,幫助幼兒學會閱讀。開始,家長可以為幼兒逐字朗讀,多次重復,指導幼兒弄清故事情節,感受閱讀的樂趣,并最終過渡到幼兒自己閱讀。親子陪讀時要特別注意幼兒內心感受,對幼兒參與閱讀時要多鼓勵表揚,在幼兒提出問題時要耐心解答,對幼兒善于思考、善于提問、善于觀察的特點要多表揚肯定,培養鞏固幼兒的閱讀興趣。同時要注意圖文結合,幼兒更喜愛看圖畫,對文字不夠敏感,所以親子陪讀時要引導孩子由先看圖畫再讀文字,慢慢向圖文并讀轉變。另外,要引導幼兒思考觀察,隨時提出一些讓幼兒觀察的問題。例如讀《小鹿斑比》時,問:“斑比的頭和其他小鹿的頭一樣嗎?”“鹿王為什么不讓斑比停下來歇歇呢?”等等,幫助幼兒走進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物一起歡笑一起悲傷,從而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
五、全力尊重孩子習慣,選擇適合孩子的閱讀方式
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在早期閱讀過程中,孩子不可能像大人那樣自始至終地去看一本書。他們喜歡的閱讀方式,是“猴子掰玉米式”,拿起一個看一下,扔掉又重新找一本。對此,我們不能著急限制孩子,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是孩子在閱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志。不可過早地限定孩子的閱讀范圍和閱讀內容和閱讀方式,而應把閱讀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盡可能為孩子提供輕松自由的閱讀環境,不管他們是走馬觀花式還是自言自語式,這都是他們這個年齡段表現出的興趣,我們就需要給予寬容。如果我們一味要求他們從中講出一則故事或者一則道理,就會讓孩子對閱讀產生厭惡和恐懼,扼殺他們的閱讀興趣。
總之,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是極其漫長而辛苦的過程,我們要有學會放手的魄力和善于引導的魅力,用自己的影響力感染孩子愛上閱讀,讓孩子從插畫開始走進閱讀,從好奇開始喜歡閱讀,從討論開始學會閱讀,從尊重愛上閱讀,用書籍增長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眼界和陶冶他們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