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芳 李洲 洪燕

[摘要] 目的 探析在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八段錦鍛煉的臨床效果。 方法 該文數據分析對象即為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間診治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據病程的不同進行分組研究,實驗組1為病程低于5年的患者,實驗組2為病程處于5~10年之間的患者,實驗組3為病程超過10年的患者,均開展八段錦鍛煉,對比3組2型糖尿病患者干預前后FPG控制效果、HbAlc控制效果。結果 干預后3組的2型糖尿病患者之間的FPG控制效果、HbAlc控制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干預后3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FPG控制效果對比干預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lc控制效果對比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將八段錦鍛煉用于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均可有效改善FPG、HbAlc水平,且針對短病程患者獲得更顯著效果。
[關鍵詞] 八段錦鍛煉;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a)-0139-02
糖尿病一般是因胰島素分泌導致的產生血糖升高的一種代謝性慢性疾病,2型糖尿病大約占據糖尿病發生率的90%。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的2型糖尿病發生率不斷增加,隨著延長患者病程,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因此,對2型糖尿病進行積極預防十分重要[1-2]。國際糖尿病聯盟提出的運動療法屬于糖尿病治療的五項原則之一;中醫傳統健身方法中八段錦是其中之一,采取調節與鍛煉呼吸、形體、意念等方式達到保健的功效。該文闡述了八段錦鍛煉使用在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間收入的9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病程的不同對該院收入的99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實驗組1收入病程低于5年33例,男性與女性之比是16∶17,最大年齡為88歲,最小年齡為50歲,中位年齡是(68.54±3.54)歲;實驗組2收入病程處于5~10年之間33例,男性與女性之比是16∶17,最大年齡為89歲,最小年齡為51歲,中位年齡是(68.55±4.64)歲;實驗組3收入病程超過10年33例,男性與女性之比是18∶15,最大年齡為89歲,最小年齡為49歲,中位年齡是(67.22±5.66)歲。驗證3組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與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符合;②生活可自理與能夠參加體育鍛煉的病情穩定患者;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 h血糖超過11.1 mmol/L,且存在典型糖尿病癥狀患者;④患者和家屬表明自愿參與該次調查工作;⑤提交該醫院倫理會以后得到許可。
排除標準:①將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排除研究外;②將不能參與體育鍛煉或者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排除研究外;③將存在嚴重心、腦、腎、肝疾病患者排除研究外。
1.2 ?方法
對3組2型糖尿病患者均實施藥物治療之后開展基于護理人員指導的八段錦鍛煉,全套功法主要包括八式:雙手拖住患者天理三焦,左右開弓好似射雕,以單舉方式調理脾胃,搖頭擺尾去心火,五勞七傷往后瞧,雙手攀足有利于固腎腰,攢拳怒目有利于增氣力,背后七顛有利于消除百病,起勢與收功,開展運動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予以全程指導。全套功法動作需要遵守《中國傳統保健體育與養生》的相關標準,每周開展5~7 d的鍛煉,每日持續2次,間隔休息5 min,大約開展35~40 min的鍛煉,進行6個月的集中鍛煉。
1.3 ?觀察指標
比較研究3組2型糖尿病患者FPG控制效果、HbAlc控制效果。
①選擇OLMPUS-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FPG進行檢測,選擇使用Bio-Rad公司研發提供的D-10TM血紅蛋白檢測儀以全血定量法和配套試劑對HbAlc進行檢測。
②依據《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給出的相關標準,控制理想標準是FPG<于6.1 mmol/L,HbAlc<6.5%,控制良好標準是FPG 處于6.1~7.0 mmol/L之間,Hb Alc處于6.5~7.5%之間,控制差標準是FPG超過7.0 mmol/L,HbAlc超過7.5%。
③該文研究中可將FPG控制效果、HbAlc控制效果作為生活質量評價量表的基礎內容,以此判讀患者的生活質量。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3組2型糖尿病患者FPG控制效果
干預后3組的2型糖尿病患者之間的FPG控制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干預后3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FPG控制效果對比干預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3組2型糖尿病患者HbAlc控制效果
干預后3組的2型糖尿病患者之間的HbAlc控制效果比較(P<0.05),展現數據指標的統計分析意義。干預后3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lc控制效果對比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3組2型糖尿病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評價
3組2型糖尿病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評價分別為(98.32±3.33)分、(97.88±4.83)分、(98.01±4.54)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常見的社區內分泌代謝性慢性疾病,存在較高并發癥發生率,如不能有效長期控制血糖,容易產生多種并發癥,促使器官功能衰竭,嚴重都可能發生死亡或者致殘。近年來隨著臨床上逐漸重視中醫傳統體育運動療法,八段錦鍛煉得到廣泛應用。八段錦鍛煉不需要使用器械,且不會被場地限制,不但可以調息、調心、調形,改善患者的氣血運行與臟腑功能[4],也滿足長時間、低強度有氧運動要求。八段錦鍛煉動作緩慢且柔和,依據旋轉與拉伸動作可將關節活動度改善,顯著緩解患者肌肉痙攣與緊張情況,具有疏通經絡、調暢氣血的作用。此外,八段錦鍛煉也有利于提升心肌收縮力與心輸出量,將心肌耗氧量以及外周阻力顯著降低,增加肺活量,改善患者心悸、胸悶等臨床癥狀。在對2型糖尿病患者開展八段錦鍛煉時候,可顯著改善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對于恢復糖尿病患者健康十分有利[5]。
該次統計表明,干預后3組患者之間的FPG控制效果、HbAlc控制效果比較,干預后對比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的HbAlc控制效果、FPG控制效果,存在越短的病程短顯著越好的控制效果;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HbAlc控制效果得到改善;3組2型糖尿病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評價,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患者對于護士指導的八段錦鍛煉十分滿意。
綜上所述,將八段錦鍛煉用于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利于改善其血糖水平,且早期干預有利于盡早改善病情。
[參考文獻]
[1] ?黃為鈞, 程娜, 張瑩,等.基于生存質量觀察“十八段錦”對2型糖尿病患者干預作用[J].現代中醫臨床,2018, 25(5):37-40.
[2] ?劉宇,霍然,來毅,等.健身氣功·八段錦對社區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抑郁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12, 31(3):212-217.
[3] ?苗海燕. 八段錦運動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6(9):181-182.
[4] ?林穎, 何麗云, 施碧霞.八段錦第一、三式配合耳穴埋豆對2型糖尿病糖基化血紅蛋白影響的研究[J].湖南中醫雜志, 2017, 33(10):121-123.
[5] ?齊麗麗, 侯敏,尚新秀,等.2 型糖尿病患者八段錦鍛煉態度的調查[J].西部中醫藥,2014,27(8):36-38.
(收稿日期: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