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在這個教學階段,教育質量非常重要。語文作為一門基礎語言學科,在學生的學習和未來成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語文基礎有助于學生了解其他科目。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仍然令人擔憂。教學設施不足、師資匱乏、課堂教學方法落后等問題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并提出了幾種有效的課堂建設策略來改善教學狀況。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古語云:“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因而,中小學教育的開展對于國家的未來和開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小學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語文教學在這一階段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農村中小學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的就是農村中小學的教學現狀,并提出解決的對策。
一、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一)學生課外閱讀量較小
中小學語文是語文教育的基礎階段。課外閱讀是學生了解更多新事物的有效途徑。但是,受各種條件的限制,一些中小學生家庭條件較差,不能滿足孩子的閱讀能力。學校的教育經費有限,圖書館設施簡單,書本數量有限,不能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空間。因此,學生不能通過更廣泛的閱讀來拓寬他們的視野。農村地區相對有限,學生對事物的認知也十分有限,因而認知的廣度和深度都離大城市的環境相對較遠。
(二)語文教學理念落后
農村信息更新緩慢,給語文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帶來了很大障礙。有些區域仍然使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課堂教育形式。教學中,缺乏案例的啟發,導致教育創新意識的缺少。這也扼殺了中小學生的好奇心,使得學生對學習語文失去興趣,不利于教育質量的提高。
(三)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比較單一
在農村中小學教學中,老師會將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分數當成主要考查項目,這使得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在一開始學習時,學生的出發點也是希望可以獲得好的成績,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是有偏好和需求。如果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太過單一,導致學生都以應試心理為導向而學習,語文素養的提高相比也是十分困難的。
(四)師資力量匱乏
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城市發展迅速,導致越來越少的教師選擇在農村教學。在中小學階段,教師的指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好的老師會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農村地區的中小學,許多職位都是有空缺的,有的老師在任職語文教師的時候,有可能也在代課體育、美術、音樂和其他課程。教師注意力分散,不能給予學生全面的指導,影響了語文教學質量。
二、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改善對策
(一)注重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閱讀是他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它可以使學生在課堂教育之外,獲得額外的知識,不僅是拓寬學生閱讀量的好方法,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措施。在教學環境貧瘠的農村更不應該忽視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應該構建閱覽室,增加圖書數量,也可以開設閱讀角,鼓勵學生多讀書,多交流,相互學習促進,實現圖書館資源最大化的效果。
(二)轉變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會有影響。新課改背景下,老師教學觀念的改變是重要的改革措施,只有不斷學習,更新好的教育理念,可以使學生學習到新的知識,還可以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因此,老師的教學觀念需要與時俱進,對癥下藥,增加課堂的互動性、趣味性、參與性,使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更加活躍,教學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三)加大農村中小學教育的投入
隨著經濟時代的發展,中國對教育的注重程度日益提高,對農村教育資金的投入也大大增加。農村區域中小學教育的籌資辦法也變得愈加多樣化。中小學可以經過協助、手拉手和捐獻資金,改進農村教育基礎設施,遍及城鎮中小學多媒體教學設備和圖書資料。一些條件較好的區域應建設計算機房,逐步完善中小學多媒體教學設施。所有這些改進措施都是為了改進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辦法,豐厚課堂教學的多樣性,提高學生語文教學的積極性。
(四)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一次性教學法會使學生產生矛盾的情緒,使學生更難理解知識的內容。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什么是幸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創造相應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讓不同的學生描述幸福的含義。比如醫生的幸福是治療病人、幫助他人恢復健康。第二個是通過勤奮工作,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價值,獲得了幸福的人。第三個是農民,通過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而獲得幸福。讓學生結合自己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做相應的總結。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合理借助多媒體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漸應用于農村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圖片、文字、視頻等多種教學資源,這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學習,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PEP出版的中小學五年級語文第一冊《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體驗士兵的英雄主義和犧牲精神。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加強了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教育。
(六)加強課堂互動,營造課堂氛圍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體作用,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采取分組、提問、角色扮演等方法,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例如,在PEP小學五年級的《金錢的魔力》教學中,本文是小說《百萬英鎊》的一部分。完成課堂教學后,老師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組織學生分組,獨立寫腳本。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小組的需要選擇他們想扮演的角色。表演結束后,老師可以給出相應的教學評價。這樣,就可以實現師生和動物之間的互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三、結語
基于此,在我國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因此,社會各界的關注、學校資源的配置、教師資源的改善和教學設備的完善是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的主要考慮因素。要改變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建設高效課堂,根據課堂教學創造教學情境,結合學生特點,合理利用多媒體,加強師生互動和交流。此外,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積極提高教學專業素養。中小學圖書館或圖書角的建設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困難,從而提高中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農村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
參考文獻
[1]王頡剛.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文學教育(中),2017(6)
[2]李素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時代農機,2018(2).
作者簡介:張智華,男,1968年生,甘肅隴南市,大專,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