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杰
【摘要】不斷更新的教育理念,推進了初中語文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初中語文在整個語文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小學語文的延伸和深化,也為高中語文做了豐富的知識儲備。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改善原有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從而提高初中生的語文成績,為之后學生對語文這一領域的深刻探索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時代不斷推進,也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語文主要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書寫能力以及對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新課改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提倡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模式。教師應調整教學方法,改變原來單一追求理論學習的教學模式。對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更好地推進初中語文教學的進度,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概述
多元化教學是在新課改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涉及的范圍很廣,主要包括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教學設計的多元化以及考核標準的多元化等內容。
初中語文教學首先要以富有吸引力的教學導入來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摒棄原來枯燥的“老夫子”式的講課模式。而后豐富教材設計,將教材內容進行有效延伸,多注入一些新鮮的,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元素,輔助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最后就是考核標準的改良,不能單純地只追求高分。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作為教師不能創造一批“高分低能”的學生,不利于他們在社會中的長遠發展。
二、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具體措施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相對數學和英語來說,更偏重于模式化,“讀,寫,記”是語文的常規學習方法。為了避免學生長時間存在于這種固定教學情境中產生反感和抵觸心理,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利用一些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事物,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實踐中去。
例如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明星的勵志成長故事,迎合學生對于偶像的期待與向往,通過明星所傳達的正能量,順利延伸到課堂知識中去。
為適應不同時代學生的成長特點,教師要對自身有所提升,走進學生的內心,正確引導,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感知能力。
(二)鼓勵學生設疑探討
初中語文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學生不再單純地停留在小學“聽、說、讀、寫”的基礎能力上,還要具備對文章的概括、分析、總結能力,這就需要學生發散思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學習期間經常會出現學生不能獨立解答的疑難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針對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自由討論,鼓勵大家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在討論過程中對各組的能力進行仔細觀察,動態調整組員的位置,盡量做到各小組的水平均衡,讓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三)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要結合課堂知識,開展不同的實踐活動。豐富的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曾經有一個班級,學生的語文水平總是得不到提高,語文老師通過與同事的請教與交流,開展了“我是新聞小記者”的主題活動,讓學生針對剛發生的新聞或者熱點事件,每周寫一篇新聞報道,格式不限,題材不限。學生們通過觀察生活中、網絡上或者電視上所發生的新聞事件,根據自己的感受與看法,進行文章的撰寫。對于優秀的文章,老師還會讓學生到講臺上進行演講。這一做法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表達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四)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是基礎,一定的閱讀量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分析總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也只限于教材,閱讀量相對較少。舊模式下,教師主要將閱讀留作課外作業,訓練效果主要取決于學生的自制力。多元化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將閱讀帶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們共同閱讀,創設一種濃烈的閱讀氛圍,改善很多學生在課外根本不閱讀的情況。
舉個例子,教師可以在教室的一角設置一個“圖書角”,學生可以在自己家中帶來喜愛的書籍,或者在學校圖書館內借閱書籍,可以是寓言、童話、名著、名人自傳等等。每周拿出一節到兩節課的時間,專門用來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生之間還可以互相傳閱,共同探討讀后感,評說一下自己對書中人物的喜惡,討論一下對故事情節的理解與分析。一段時間后就可以發現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學生們由于閱讀慣性,感受到了閱讀的益處,課外閱讀的習慣也將慢慢養成。
(五)制定科學的考核制度
評價是多元化教學的重要階段。相比原來只看最終成績的考核標準,多元化教學側重綜合評價模式,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
評價來源多元化,讓家長、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以不同的比例來均衡三種評價結果,教師的評價占65%,家長的評價占15%,學生的評價占20%。學生參與評價有助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監督和相互監督,提高他們的自制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家長參與評價,是為了了解學生在課外對于語文的學習效果,家校合作,努力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評價標準多元化,可以綜合期末成績和學生在閱讀、寫作等方面的進、退步情況進行辯證分析。系統的評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提升他們的自我認知度。比如A學生在期末考試考到了82分,參考分數標準屬于“良”,但是該生日常從不進行課外閱讀,寫作能力更是呈下降趨勢。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就要加強溝通,分析該生在學習過程中哪些學習習慣值得表揚,哪些值得改正,有的放矢,從而確保學生語文成績的持續穩定提升。
三、結語
初中語文是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創新能力。教師不僅要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應用多元化教學,還要改善多元化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能力,培養社會發展所需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曉強.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打造高效課堂[J].文教資料,2019(5).
[2]劉蘭.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法運用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2).
[3]沈建紅.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探討[J].學周刊,2015(12).
[4]魯艷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及改善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