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艷
摘 ? ?要: 隨著時代進步,經濟高速發展,人才的重要性日漸凸顯,尤其是復合型人才,在一些專業化、科技化領域,人才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各大高校重視人才培養,開始有計劃、有目標地發掘有潛力的復合型人才,人才培養計劃中最重要的是人文素養教育,高職語文教學與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有重要聯系。如何做好高職語文教學,實現教學與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之間的融合是很多教育者探討的關鍵。本文對復合型人才特征進行闡述,對高職語文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二者融合之路徑進行探索。
關鍵詞: 高職語文教學 ? ?復合型人才 ? ?培養目標 ? ?融合之路
越來越多高校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語文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具有密切聯系,各高職學校開設語文教學課程,注重對人才的人文素養培育,經過實踐與發展,現階段,高職高校語文教學模式逐漸完善,但是仍存在很多問題。盡管教育者意識到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并沒有完全實現與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之間的融合,探索的過程是漫長的、曲折的,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高職教育者要立足現狀,探析融合之路。
一、復合型人才特征
復合型人才是指具備兩門或以上學科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學科包括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等多種,也可以表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間的復合。這種人才具有多種技能、多種能力,具有極強競爭力。
復合型人才最明顯的特征是綜合性。表現在擁有完備的學科知識和理論技能,具有綜合能力處理和面對各種情況,這種能力不僅僅是學科知識簡單相加,而是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執行能力等融合在一起,發揮綜合效應。第二特征是創新思維方式。復合型人才擁有多學科知識和技能,實現了對能力的突破,可以采取創新思維解決生活問題,發展自我創造力,有效提出可行性策略。復合型人才的這兩種特征促使其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資源,尤其是科技領域,復合型人才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戰略性目標。因此,高職學校要重視語文教學,多培養復合型人才。
二、目前高職語文教學現狀及問題
(一)人文素養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語文教學是文學類教學,高職高校語文課堂更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個人的為人處事、工作態度和素養都是在語文課堂完成的,走上工作崗位后,擁有的文學素養、處世態度等都是在高職學校語文課堂完成的。因此,大學語文教育要拋開只學知識素養的片面化理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高職學校語文應遵循聽說讀寫四大原則,并圍繞這些主題開展相應教學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多學習中華文化的精髓之處,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類、素養類活動。高職學校語文教學要改變目前只重視專業化知識,而缺乏人文素養、道德修養的教育現狀。
(二)語文教學模式與時代不符
素質教育時代強調學生是學生主體,是課堂的主體,然而一些高職學校語文課堂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關注講的內容,而不是學生,學生注重聽的知識,而不是自我發現,這種課堂氣氛只會壓抑學生積極性,長期處于被動式學習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消失。素質教育強調學生是學習主體,在小學課堂實施效果較好,在大學課堂效果有所欠缺,因此,高職高校應主動開發語文課堂教育模式,適應時代要求,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引起重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學,利用各種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學習動力,只有這樣才能改變語文教學模式與時代不符的現狀。
(三)教學不夠有創新性
在高校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教學形式比較陳舊,模式單一,教學內容得不到更新,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缺乏學習熱情,因此語文教學要具有創新性,要結合時代發展內容,融入語文教學中。大學語文教育是一項龐大的學科體系,知識內容豐富,學科涵蓋范圍廣,教學應用可以采取不同素材,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教學內容不斷充實,教育者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教學創新。目前,一些高校一直保持傳統教學模式,就連教材都是很多年前的,教學形式單一,制約了語文教學發展,影響了人才培養計劃(1)。
三、高職語文教學與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融合路徑
(一)豐富語文教師的知識儲備
高職高校語文教師是學生素養教育的引路人,是語文課堂的師范者,一個擁有淵博知識的老師會引導學生學習更多知識。語文教師不僅要具有較高專業素養,還要有淵博知識,不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追求學者化風范。學者化包括兩方面,第一是高校語文教師要立志成為一代名師,不斷進步,改善自我;第二就是倡導知名學者作家承擔傳承文學重任,擔負大學語文課堂教學。語文教師要成為一名豐富知識的學者,在不同文化領域學習,補充自我,并將學到的知識同自身經驗相結合,把過去的人生經歷變成寶貴的人生財富,并形成自我理念,傳達給學生,提高他們對生活的信心,增加人生信念。
(二)注重人文素養教育
中華民族具有上千年的文化歷史,很多文人志士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純真的人性思想和較高的文化修養,言行舉止間無不體現出高超的人文素養。高職學校語文教學承擔著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的重擔,要從不同層面開發素養教育。從言行層面,注重對學生言行舉止的塑造,培養知禮懂禮的行為;從內涵層面,通過行動展現,因此大學生要更多注重內涵文化培養,重視內在品質教育,真正使學生成為一個有人文素養的人,促使學生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較高的文學修養。大學生提高自身人文修養不僅包括語文文學專業素養,更有對歷史、哲學、生化地理等廣泛涉獵,既做專業人又懂多種行業知識,有助于實現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
(三)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
高職學校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單一現狀,結合時代要求,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比如情景式教學、討論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等,通過多樣化教學模式讓高職語文教學方法豐富多彩,促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教學方法的改變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對于高職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促使語文老師不再為單調的教學方法引不起學生注意而發愁,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賞析文學作品,培養學生情感,學會鑒別文學趣味。教師要熟練掌握不同教學方法,機智處理教學中的突發事件,遵循因勢利導的教學原則,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還可以通過創建社團,舉辦人文講座,設立校園文化藝術節等,營造積極的校園人文氛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樹立社會責任感,學著將文學知識與自身感悟結合,升華人生情感,逐漸成為有思想有力量的人,走入社會,成為復合型人才。
(四)鼓勵主輔雙修學習
目前,一些高校采用主修副修學習,這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模式,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積極性,而且適合大多數學生發展。主輔雙修學習就是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兩個專業進行學習,其中一個作為主修,另外一個是輔修,學生必須兩個專業都達到學分要求,才能畢業,這種學習模式可以節省高職學校培養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豐富知識面,培養學習能力。學生可以選擇不同領域專業學習,比如文學作品鑒賞、攝影等,學習不同專業知識,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引導學生開發人文素養知識,逐漸成為復合型人才(2)。
現階段,我國高職學校語文教學日漸成熟,教育者意識到語文教學對于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很多高校開始采取有效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綜合能力,但由于傳統教學方式存在時期長,想要改變社會語文教學現狀,仍需要一段時期,高校教育者應立足現狀,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人文素養,設置多學位學習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校學生素養,希望更多高校教育者重視語文教學,實現高職高校語文教學與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融合。
參考文獻:
[1]劉忠喜.試論高校語文教學與復合型人才人文素質培養[J].語文建設,2015(03).
[2]符欲靜.高校語文教學與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融合之路徑探討[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