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四華
摘 要:當前,脫貧攻堅戰已經進入最后攻堅階段,而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則在于具體分析農村貧困地區的具體情況,實行精細化精準扶貧。本文將以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十街彝族鄉老吾村為例,分析精準脫貧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農村貧困地區;精準脫貧;對策;分析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至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全面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今天,時間已經進入二〇一九年,脫貧攻堅戰已經進入最后決戰的關鍵期、沖刺期。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非常有必要從農村實際扶貧工作中總結經驗,認真分析、研究農村脫貧的各種有效對策。為此,本文將選取易門縣十街彝族鄉老吾村為案例,進行具體分析。
一、易門縣十街彝族鄉老吾村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十街鄉西北部,距離易門縣政府所在地59公里,該村面積達21.64平方公里,而平均海拔高度卻達1816米,屬于典型的山區少數民族山區農業行政村。老吾村村委會下轄25個村民小組,33個自然村,總人口702戶、2356人。該村由于地處山區,地理、交通等自然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薄弱,技術人才缺乏,產業結構單一,群眾增收渠道不寬,致富難度較大。2014年建檔立卡時,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3戶、876人,貧困發生率37.2%。
二、老吾村致貧的主要原因
1.基礎條件差
老吾村地處邊遠,交通不便,尤其是該村落水洞片區(上片)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區,自然條件差,該村沒有任何可供開采、開發的資源、能源。
2.群眾內生動力不足
一些農戶年齡較大,思想觀念守舊,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少數群眾甚至爭當貧困戶,爭吃低保,以享受國家救助當懶漢為榮,存在著嚴重的“等、靠、要”思想,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
3.勞動力大量流失
老吾村的另一個問題是:村莊空心化、農村老齡化趨勢逐年加重,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難以進行整村推進、產業扶貧。
4.產業扶貧難度較大
老吾村缺乏優勢新型產業,傳統種養殖產業又需要大量勞動力、風險高、經濟效益低;而且,全村留守人員中,以老、弱、病、殘居多,他們不僅缺乏勞動能力,缺乏獲取技能渠道,而且接受培訓能力也較差。僅僅依靠農戶自身發展,進行小規模粗放式經營,難以形成規模化、現代化產業發展格局。
三、老吾村精準脫貧具體對策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思想上夯實脫貧攻堅的基礎
老吾村成立專門的扶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黨員干部認真貫徹學習習近平同志考察扶貧工作時的系列指示精神以及上級黨委政府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緊密結合老吾實際,充分宣傳扶貧攻堅政策,切實提高村組干部及廣大群眾尤其是建檔立卡戶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認識;同時,領導小組深入基層、深入農戶中了解實際情況,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在全村上下營造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濃厚氛圍。
2.強化動態管理,為精準扶貧提高準確依據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老吾村扶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以精準扶貧為突破口,堅持因地制宜、因戶而異、因人而異,在精準識別上下功夫,在精準分析上動腦筋,實施一戶一套的個別性精準幫扶。
領導小組認真開展全村貧困戶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完善的動態管理體系,精準識別貧困對象;然后,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精準分析每一個貧困戶貧困形成原因,并分類加以歸納、梳理;再后,根據不同的致貧原因,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因戶、因人制定精準幫扶計劃與幫扶措施。
3.狠抓產業發展,拓寬增收渠道
治貧之本,在于產業。領導小組結合老吾村的地理、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圍繞脫貧戶持續增收這一核心,在鞏固提升好當地烤煙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重點發展以豌豆為主打的其他特色產業。
2018年全村共種植烤煙2315畝,完成交售量28萬公斤,均價26.81元,烤煙交售收入750.64萬元,戶均交售收入35744.7619元;種植長壽仁豌豆1400畝,西葫蘆100畝,荷蘭豆200畝,大棚番茄30畝;實施玉米高產示范樣板126畝,項目資金7.5萬元,帶動農戶種植玉米1700畝。
4.抓基礎設施,改善基礎條件
幾年來,老吾村委會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1.1420萬元實施并完成迤中組“一事一議”項目;投資113.59萬余元實施并完成了老吾落水洞農產品交易市場項目工程,解決老吾村委會農產品定點交易,為農產品出售提供交易平臺;投資93.94萬余元完成了攀枝花上下組、周家一二組農田管網灌溉設施建設項目;投資47.6萬元,實施并完成了瓦寶組進組道路硬化項目;投資68.66萬元,實施并完成了香樹組進組道路硬化項目;投資8.74萬元,實施并完成了落水洞活動場所硬化;投資15.90萬元,實施并完成了侯地基活動場所硬化;投資4.78萬元,實施并完成了六百畝活動場所硬化;投資19.88萬元,實施并完成了國際羊山活動場所硬化;投資12萬元,實施了胡子、迤中、外中、大平掌人飲水凈化工程;認真組織實施并完成了4戶C級危房的改造加固。其中縣煙草辦投入抗旱軍費4萬元,縣能源環境站投入面源污染經費2萬元。
5.抓技能培訓,增強造血功能。
老吾村村委會主動聯系玉溪市農業局、易門縣政府辦(煙辦)、易門縣縣農業局,對貧困戶加大技能培訓,舉辦了油菜種植技術培訓、魔芋種植技術培訓、冬桃油桃種植技術培訓等各類培訓,總共10期,累計培訓人員1276人次。真正讓貧困戶掌握產業發展技能與脫貧致富技巧,切實增強貧困戶自身造血功能與可持續發展后勁。
6.抓協調推進,突出民生保障
加強和改善村級完小的基礎設施及其他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村完小的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99%。擴建改造了村級衛生室,就診條件和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就醫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2018年老吾村新農合參保率達標,養老保險投保率達標,符合低保救助的建檔立卡戶全部納入低保范圍,社會保障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四、結語
在老吾村村委會的不懈努力下,2014~2017年,該村共脫貧206戶,624人。2019年,該村將繼續堅持精準扶貧政策,積極整治人居環境,鞏固脫貧成果,強化智力扶貧,力爭到2020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充分說明,精準扶貧,是脫貧攻堅戰的治勝之道。
參考文獻:
[1]嚴博瑞.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貧困人口參與集體經濟的影響因素分析[J].新西部, 2019(02):74-75.
[2]王偉.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精準扶貧的產業路徑創新[J].重慶社會科學, 2019(01):27-34.
[3]肖磊.精準脫貧與環境保護協同共進:基于利益衡平的法律實施機制[J].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9,34(01):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