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國倩



摘要:專利質押融資打破了以實物資產作為抵押進行貸款的傳統方式,有利于緩解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難題。本文圍繞專利質押融資的整體流程,闡述了金融生態對于專利質押融資的作用機制,并且以2009—2016年省際面板數據為樣本實證檢驗金融生態環境的不同維度與專利質押融資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表明:①金融生態是專利質押融資的關鍵制約因素,金融生態的不同維度對于專利質押融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②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和關聯水平是金融生態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兩者存在著一定的替代效應,當前金融機構的關聯水平對于專利質押融資的效果更為顯著;③區域創新能力、技術交易市場對專利質押融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最后,據此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即各個省份必須致力于改善金融生態環境,促進專利質押融資。
關鍵詞:金融生態;專利質押融資;制約因素
1 引言
專利質押融資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以專利為融資工具,打破了以實物資產為抵押進行的貸款方式。對于“輕資產”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專利質押融資的出現能夠改善企業的融資困境,同時專利質押融資作為一種創新金融服務,也是銀行業務的突破口。專利質押融資在1996年開始正式啟動,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為標志。2008年,國家開始開展知識產權融資試點工作,以專利質押融資為主的知識產權融資在我國推廣開來。2018年,國務院正式印發《2018年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推進計劃》,提出要推廣專利質押等知識產權融資模式。隨著政策引導和國家的大力推動,專利質押融資在我國迅速開展,從2008年僅有的13.84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885億元。可以說,專利質押融資為企業拓展融資路徑、促進知識產權的轉化提供了重要手段。然而,我國專利質押融資雖已有一定的發展,但問題和困難依然存在。質押融資的額度較低,融資期限較短,不同省份和地區之間專利質押融資發展不均衡,存在較大的差異。本文從不同的金融生態環境來探討各地區專利質押融資的發展情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2 文獻回顧與理論假說
從宏觀方面來看,姚王信和張曉艷[1]認為經濟與環境特征、行業特征會影響專利質押融資。華荷鋒等[2]指出外部的市場環境因素也是影響專利質押融資的因素。Bruno Amable認為立法制度能減少專利作為質押物的不完美性,最小化專利作為抵押品的法律不確定性,能使得創新增長率最大化[3-4]。從微觀方面來看,姚王信和張曉艷將知識產權特征、抵押特征在內的融資特征、知識產權所有者特征作為影響專利質押融資的因素。方厚政[5]利用Logistic回歸模型實證研究得出,質押專利的數量、平均剩余年限以及企業注冊資本的多少對專利質押模式有顯著影響。華荷鋒等指出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知識產權融資能力主要由內部的知識產權因素、財務生產因素、高管團隊因素和人力資源因素等構成。姚王信和朱玲等[6]得出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和政府服務性資金投入(SEV)對質押專利數量(PAT)具有顯著正向影響。Timo Fischer等[7]指出高質量的專利能避免違約,并且可以將該專利重新用于風險投資,出資人更易于接受專利質押融資。Hochberg[8]提出專利抵押品的可銷售性能增加初創企業的專利質押貸款。
目前,關于專利質押融資與金融生態環境的研究均是分開展開的,缺少將兩者聯立分析的機制,相關的實證研究更少。本文在以上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將金融生態環境和專利質押融資結合起來進行考察,以探究金融生態環境對專利質押融資的影響機制,并對其中的因果關系進行實證研究。
學者通過研究發現,金融發展落后的地區,企業融資將會面臨較大的阻礙。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將會利于企業緩解融資約束。專利質押融資作為融資的一種方式,亦是如此。金融環境的早先研究是基于金融發展的單一層面,隨著白欽先、周小川等學者提出金融生態環境的概念,對金融環境的研究更加具體。金融生態環境不僅將金融發展層面包括在內,同時將政府治理、制度環境等因素也作為影響融資的重要因素來考慮。政府干預的減少能夠促使企業將關注點轉向提升自身競爭力,同時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發展環境,信息不對稱性低,企業更易獲得外部融資,同時因為專利質押融資的風險性,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高無疑為債權人提供了一種保障。區域制度環境向好,意味著能為融資提供更好的法律保護和政策支持,提高參與主體的積極性。換言之,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本身就代表著良好的資源環境和信息傳播環境。據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金融生態環境通過不同維度,包括區域的金融發展、政府治理以及制度環境等對專利質押融資產生影響。
在專利質押融資過程中,銀行是信息劣勢一方,信息不對稱局面使得銀行難以準確地了解企業內部真實情況,決策可能存在偏差。發達的金融發展環境能夠使市場主體充分競爭,減少信息不對稱,提高銀行決策的準確性,減輕企業融資阻礙。由于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和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作為金融發展的不同方面影響專利質押融資,本文從兩方面對金融發展維度進行剖析。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較高,進行金融業務創新的能力較強,能夠更好地配置金融資源,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效率與水平,以上都有益于專利質押融資業務的開展。據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2: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越好,越能推動專利質押融資的發展。
邊燕杰和丘海雄[9]認為,企業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企業網絡中的一個紐節,與經濟領域的其他方面產生聯系。企業通過這些聯系獲取稀缺資源的能力就是企業的社會資本。聘請具有金融背景的人員擔任公司的高管人員,是企業獲取社會資本的一種方式。金融聯系能夠建立金融機構與公司的關系網絡,為企業提供一種潛在的擔保和聲譽機制,增強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信任感,增加專利質押融資成功的可能性。據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3: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越緊密,越有利于專利質押融資的發展。
假設2和假設3是從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和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兩個獨立的視角提出的,如果將二者結合起來會怎樣影響專利質押融資?一般來說,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高,能夠進行更好的業務拓展,專業風險評估能力較強,承接專利質押融資這種新型融資行為的能力則相對較強。因此,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對專利質押融資的影響占據了主導地位。相反,如果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不高,在規章、觀念和金融機構業務能力方面,企業受到的制約更為嚴重,金融關聯構建的關系網絡更加有利于企業獲得外部金融機構的支持和配合。通過金融機構的相互協作溝通降低信息不對稱以及專利質押融資的風險,有利于專利質押融資的開展。據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4:在影響專利質押融資方面,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和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有一定的替代效應。
3 模型構建、變量選取及數據來源
3.1 模型構建
3.2 變量選取及數據來源
國內現有關于專利質押融資能力或運用水平的研究文獻,大多用質押知識產權的數量(或取對數)或質押率度量知識產權運用水平。據此,本文用質押專利的數量反映省域專利質押融資能力。
學術界分析金融生態環境時,主要從政府治理、金融發展、制度環境等因素展開,從而反映金融運行環境的總體狀況。基于此,本文這3個方面分別選取指標作為替代變量,以此實現對金融生態環境的度量,其中金融發展選取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和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分別度量。具體解釋變量如下:
①政府治理(GOG)。選取的是政府投入占企業R&D投入的比重,專利質押融資的前提是企業擁有有效專利,而R&D投入是衡量一個企業科技投入水平、增加知識產權總量的重要指標,因而選取R&D投入指標。其中,政府投入所占的比例則能表示政府的干預程度。
②制度環境(INE)。選擇的是專利行政執法案件數。徐小林[10]衡量區域法律環境時采用了金融案件數。區域的制度環境越好,發生糾紛案件時,人們更愿意通過法院進行解決,因而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受理數正面反映了地區的制度環境。本文選取專利糾紛案件受理數更具體地衡量專利質押融資的制度環境。
③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FIR)。選取的指標是金融相關率,由戈德史密斯提出。在一定的國民財富基礎上,金融相關率與金融體系的發達程度呈正相關關系。由于相關數據無法獲取,不能采用戈德史密斯的方法進行計算,本文采用周立和王子明[11]的方法進行測算:
④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FIN)。鄧建平和曾勇[12]等學者將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定義為公司高管中曾經或現在在銀行、證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任職的人數占高管總人數的比例。
為了減輕可能出現的內生性問題的影響,本文選擇如下變量作為控制變量。
①區域創新能力(RIC)。專利授權數不包括專利申請數中沒有被授權的發明,由于專利審核標準嚴格,因而區域創新能力可以通過專利授權數反映。本文使用我國各省份歷年專利申請授權量表示區域創新能力。
②技術市場發展水平(TMDL)。技術市場作為創新成果轉化的主體,是促進創新、專利研發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技術市場成交額能夠反映出技術產出的效果。本文使用我國各省份歷年技術市場成交額表示技術市場發展水平(TMDL)。
3.3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鑒于數據的可得性,本文選取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臺、西藏除外)2009—2016年的面板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專利質押量數據來源于Sooip網站,由人工整理得到。其他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國家統計局網站、歷年《中國知識產權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中國金融年鑒》。表1是各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量。由此可以看出,專利質押數量對數的最小值與最大值差異較大,且標準差為2.044 2,說明專利質押融資的區域差異明顯。
3.4 變量的相關性分析
為研究金融生態環境不同維度與專利質押融資的關系,本文采用Spearman相關系數的分析方法。該統計方法克服了Pearson相關系數度量簡單線性關系的弱點。表2為各變量的Spearman相關系數結果。
表2結果表明,區域金融關聯水平、制度環境在1%顯著性水平下的Spearman相關系數為0.559和0.779。政府治理的Spearman相關系數為-0.285,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呈負向關系。此外,區域金融發展水平通過了置信度為5%的顯著性檢驗。Spearman相關系數能夠反映變量兩兩之間的相關關系,由檢驗結果得出,變量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因此,變量設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從而能夠進一步研究金融生態環境各維度與專利質押融資的關系。但是由于以上檢驗是單變量相關性檢驗,檢驗結果可能存在較大偏差,因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分析。同時,從表2可以看出,解釋變量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在分析時應注意這些解釋變量之間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4 實證分析
4.1 模型估計與穩健性檢驗
為提高實證回歸的準確性,在實證回歸中對專利質押數量、制度環境、區域創新能力、技術市場發展水平進行對數處理,一方面能夠使得數據更加平穩,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模型的共線性、異方差性。同時為了檢驗假設4是否成立,在方程式(1)的基礎上引入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FIR)和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FIN)的交叉項,具體擴展為如下形式。
本文主要采用系統GMM方法進行動態面板數據模型估計,同時參考Bond等的處理方法,在對模型進行系統GMM估計的同時,給出相應的OLS和固定效應模型估計量用于系數比對。只有當系統GMM估計的被解釋變量滯后項系數介于OLS與固定效應模型估計量之間時,才是合理且一致的。分析結果表明本文模型合理。
由于本文使用動態面板模型,需要解決解釋變量滯后項帶來的估計偏差問題,而僅采用傳統面板模型估計方法和OLS估計將難以獲得無偏且一致的估計結果。同時,雖然加入了控制變量,但省級面板數據中仍存在一些模型難以捕獲的區域性特定因素,而這些因素會對專利質押數量產生顯著影響。為克服這些嚴重的內生性問題,采用系統廣義矩估計方法進行估計。在完成對模型的系統GMM估計后,進一步對相應結果展開穩健性檢驗,為了消除異常值對估計結果的影響,本文對lnPAF、lnINE進行1%異常值縮尾處理的穩健性檢驗。模型的估計與穩健性檢驗結果見表3。
4.2 實證結果分析
為了保證系統GMM估計量的一致性,本文進行以下兩項檢驗:首先利用Sargan檢驗估計過程中是否存在過度識別約束,原假設為模型中工具變量的選取是有效的,不存在內生性的問題;再利用Abond(2)檢驗判斷差分方程的殘差項是否存在二階序列相關,原假設是差分方程的殘差項不存在序列相關。結果均無法拒絕原假設,表明本文的模型設定是合適的。
主要的實證結果如下:
①政府治理(GOG)對專利質押數量有顯著的負向作用,且在5%的水平下顯著。本文選取的指標體現的是政府干預。過度的政府干預可能會浪費金融資源。政府的行政管制使得市場競爭不充分,造成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融資成本。假設1部分得證。
②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促進了專利質押數量的增加,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結果說明金融機構的發展水平對專利質押融資呈正向影響。專利質押融資存在的風險要求金融機構具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同時能夠開發適應專利質押融資的新產品,提升多元化服務的能力。假設2得證。
③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正向影響專利質押融資數量,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的系數較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高,說明當前金融機構的關聯水平對于專利質押融資的效果更為顯著。由于專利作為質押物具有變現和貶值風險,因而需要金融機構的相互合作配合,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就顯得格外重要。擔保公司的擔保活動、保險公司提供的信用保險能夠保障資金回收的安全性。風投公司進行不良資產處置,券商進行專利的資產證券化以及信托公司發行證券增加專利變現方式,使變現風險得以減輕。銀行作為主要參與方,如果有風投基金接受銀行退出,則會減少銀行的后顧之憂,增加銀行參與的積極性。由此可見,金融機構的相互聯系越緊密,專利質押融資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假設3得證。
④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與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的交互項系數為-12.757 2,且通過1%的顯著性檢驗。這一結果表明: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越高,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對專利質押融資的影響越小;反之,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越低,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對專利質押融資的影響越大。即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與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在促進專利質押融資方面存在替代性。原因可能在于: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高的地區,能夠增強合作,同時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更容易促成專利質押融資的成功,因此,此時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就相對處于非主導地位。如果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較低,那么融資雙方是否能達成合作則更取決于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的高低。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高,能夠提供專利質押融資的配套高質量服務,融資雙方才更易達成合作。假設4得證。
⑤制度環境(INE)在1%的水平下會顯著提高專利質押數量。完善金融法治能夠有效避免違約行為的發生。法治水平因省而異,法律法規能否很好地保護參與融資各方的權益、執法是否嚴格、司法是否公正等都將明顯影響融資各方的行為。只有區域法律制度能夠及時、有效地處理企業之間的經濟糾紛,才能使融資各方信任法律制度,推動專利質押融資的發展。假設1部分得證。
⑥區域創新能力(RIC)對專利質押數量有顯著的正向作用,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區域創新能力的關鍵問題是要使這些創新理念能夠有用武之地。專利質押融資是實現創新實踐的一種方式,區域創新能力作為專利質押融資的前提,是需要考慮的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
⑦技術市場發展水平(TMDL)在5%的水平下顯著提高了專利質押數量。技術市場成交額是專利產生的市場經濟效益,技術市場發展水平較高意味著技術市場交易較活躍,表明擁有高質量專利的數量增加,降低了專利本身帶來的風險性,因而增加了金融機構進行專利質押融資的意愿。
5 結論與建議
本文從宏觀環境方面對專利質押融資進行分析,實證檢驗了金融生態環境對專利質押融資的影響。研究發現,政府治理、金融發展、制度環境對專利質押融資的影響都較為顯著,且區域金融發展水平與區域金融關聯水平存在替代效應。據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5.1 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政府行為的約束機制
在專利質押融資過程中,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公共管理,要尊重市場規律,健全交易市場。不可否認,政府啟動的專利質押融資試點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各方的參與積極性,但為了防止政府干預金融活動、影響金融部門的相對獨立性,必須建立健全監督和約束機制。其關鍵是尋求政府行為和市場功能的最佳結合點,轉變政府職能,提供政策支持而非干預專利質押融資活動,努力為專利質押融資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5.2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任何市場活動的規范都離不開法律。首先,專利質押融資各方需要樹立法律意識,避免損害各方利益行為的發生,做到守法、懂法,規避違約行為。其次,專利質押融資存在風險,法律的強制性能夠大大降低違約行為的發生,增強融資各方的安全感,因此,需要與專利質押融資實踐相結合,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最后,執法方面也要加強,做到公平、公正處理融資糾紛,監督交易市場,規范交易市場主體行為。
5.3 提升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和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
本研究發現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對專利質押融資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而且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也是專利質押融資的重要影響因素。此外,在影響專利質押融資上,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和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存在替代關系。因此,本研究的重要啟示意義有:第一,鑒于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和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都是影響專利質押融資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更好地發展專利質押融資,應該統籌兼顧促進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和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第二,對于區域金融關聯水平較高的地區來說,可以通過提高區域金融機構發展水平,提升金融機構的業務能力,為專利質押融資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來更好地促進其發展。第三,對于區域金融機構關聯水平較低的地區來說,可以通過提高區域金融機構的關聯水平,增強金融機構的合作聯系,鼓勵金融機構的合作交流,從而增強金融機構參與質押融資的積極性。
5.4 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提高技術市場發展水平
在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同時,提高技術市場發展水平,從而促進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加快專利質押融資發展。首先,提高企業創新意識,完善激勵機制,鼓勵創新,打造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環境,營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良好氛圍。其次,自主創新良好環境的形成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要完善相關政策,引導金融機構支持企業創新發展,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進優勢互補。最后,提高技術交易市場的發展水平,進一步規范現有技術交易市場,加強技術交易市場人才隊伍建設,從而提供專業化的技術交易配套服務。
參考文獻:
[1] 姚王信,張曉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知識產權融資能力評價[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9):107-112.
[2] 華荷鋒,鮑艷利.科技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融資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之構建[J].財會月刊,2016(21):71-75.
[3] Amable B,Chatelain J B,Ralf K.Deep Pockets”, Collateral Assignmentsof Patents, and the Growth of Innovations.HAL Working Paper, halshs-00112518,2006.
[4] Amable B,Chatelain J B,Ralf K.Patents as collateral[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10(6):1092-1104.
[5] 方厚政.專利質押貸款模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來自上海市的經驗證據[J].上海經濟研究,2014(8):50-56,84.
[6] 姚王信,朱玲,韓曉宇.創新要素區位分布對省域專利質押融資能力的影響[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22):28-35.
[7] Fischer T, Ringler P. What patents are used as collateral?: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atent reassignment data[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4(5):633-650.
[8] Yael V. Hochberg, Carlos J. Serrano, Rosemarie H. Ziedonis.Patent Collateral, Investor Commitment, and the Market for Venture Lending[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8(10):74-94.
[9] 邊燕杰,丘海雄.企業的社會資本及其功效[J].中國社會科學,2000(2):87-99,207.
[10] 徐小林.區域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方法[J].金融研究,2005(11):39-45.
[11] 周立,王子明.中國各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實證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1-13.
[12] 鄧建平,曾勇.金融關聯能否緩解民營企業的融資約束[J].金融研究,2011(8):78-92.
Abstract: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way of using real assets as collateral for loans, which is conducive to alleviat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costliness of financing. This paper, focusing on the overall process of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has elaborated the mechanism of financial ecology for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and empiricall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financial ecology and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with the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9 to 2016 as the sampl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① financial ecology is the key restricting factor of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and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financial ecology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②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the level of association of reg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financial ecology, and there is a certain substitution effect between them. At present, the effect of the level of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more remarkable; ③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echnology trading market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s on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Finally, based on this,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 that was, each province must strive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promote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Key words: financial ecology; patent pledge financing; constra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