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怡
摘 要:近年來我國幼兒教育中產生了一股國學熱潮,將國學啟蒙融入到幼兒教育中,有利于培養兼具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的全面人才。本文對幼兒教育與國學啟蒙教育的融合策略進行深入研究,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幼兒; 國學啟蒙教育; 氛圍熏陶
中圖分類號:G61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6-083-001
幼兒教育是人生啟蒙的關鍵時期,將國學教育融入到幼兒教育當中,有利于發揚我國的優秀道德品質、傳承深遠的傳統文化精髓,并有利于幼兒個人素養的形成,因此有必要提升國學啟蒙教育與幼兒教育的融合程度,對其具體策略進行深入研究。
一、國學教育的深遠意義
“國學”從狹義上講是我國五千多年來的發展和變遷過程中形成的深厚中國文化和優秀傳統道德品質,不僅包括各種經典的詩詞典籍,還包括中華精神、中華文化、各派思想等內容。隨著對傳統文化保護和繼承觀念的加深,國學啟蒙教育已成為現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經典文化及高尚道德情操滋養幼兒心靈、熏陶精神世界,讓國學的積極能量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未來發展,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現今社會的進步速度超乎想象,新時代的年輕人更加追求經濟利益和高效率的實現,而忽略了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對國家的傳統文化認知少之又少,容易在利益的引誘下迷失自我、扭曲正確的價值觀。將國學啟蒙教育融入到幼兒教育中,從小構建堅固純潔的精神家園、豐富心靈世界,使其具備對待紛繁世界正確的判斷力,尊重國家傳統文化,做具有大格局、大智慧的社會接班人[1]。
二、幼兒國學啟蒙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豐富教學手段,踐行國學經典
1.打造國學啟蒙教育環境。國學氛圍的打造對提高幼兒國學啟蒙教育效果意義重大。幼兒階段的孩子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容易從周邊環境中獲取對世界的認知,并積累生活經驗。從教育環境入手,為幼兒打造國學氛圍濃厚、傳統色彩豐富的環境,能夠激發幼小心靈對國學經典的初步理解和思考。例如將幼兒教育課堂與古代私塾相結合,以案幾、杌子代替桌椅板凳、以師傅和徒弟代替老師和學生,并利用屏風、草席、青花瓷器等物品進行點綴,將幼兒教學環境打造成私塾場景,從環境和人物角色的轉變上帶領幼兒體會國學經典的傳承方式,并將尊師、敬師的思想進行傳遞。打造國學文化走廊,將功能單一的通道以國畫、書法、思想大家畫像等進行裝飾,構建國學宣傳長廊。選取幼兒感興趣的內容,使其在游戲時間仍然接受到國學文化的熏陶。
2.國學教育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給教學手段的豐富帶來了新的途徑,為教育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將國學教育的效果充分發揮,使幼兒更直觀的了解到我國傳統文化及道德思想的精髓,可利用多媒體設備,以視頻、音頻、照片的方式生動呈現國學中優秀寓言故事、傳統藝術文化、民俗經典等內容,提高國學課程本身的趣味性,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感受表達國學經典、傳遞高尚情操。例如將《傷仲永》中表述的內容以視頻動畫的方式進行呈現,利用方仲永幼時驚人的才智和“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泯然眾人矣”的反轉劇情,在激起幼兒賞析興趣的同時,引發對其中原因的思考,再將后天努力的重要性進行闡述,幫助幼兒深刻理解。
3.“寓教于樂”教學方法的使用。“寓教于樂”教學法的主旨是將教學內容與各類游戲、活動相結合,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下達到傳遞知識、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國學啟蒙教育中涉及的傳統節日、民俗手工藝、寓言故事、詩詞文章等內容均可融入到一定的教學游樂活動中,變成符合幼兒興趣范圍和接受能力的游戲、競賽、藝術演出等學習方式進行講授。如建立國學小天地,聘請專業的幼兒藝術教育老師,將古箏、國畫、書法等傳統藝術的學習加入到幼兒園特色活動中,在培養國學認識的同時激發藝術天賦,幫助幼兒全面成長。此外,在進行寓言故事、成語等內容的學習時,可采用出演話劇的形式。如在傳遞中華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的理念時,可選取《岳母刺字》《孟母三遷》《烏鴉反哺》等易于幼兒理解的故事,經過老師的簡要講述和角色、臺詞的分配后,引導幼兒將故事中的場景以話劇的形式進行演出。通過情境再現和有趣的活動形式,將國學文化中的“孝道”進行傳承,培養幼兒對父母的敬愛之情,并鼓勵其在家庭生活中關心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二)結合生活傳遞國學思想
以國學的人文色彩熏陶幼兒,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因此國學滲透教育要融入到幼兒的實際生活中,從言行舉止上引導其做內心沉穩、儀態端莊、行為禮貌的好孩子。國學中的飲食禮節、傳統節日、道德經典等均能起到規范言行舉止、提高個人要求及素質的作用。在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為幼兒解讀國學中傳達的行為準則和處事標準,將古人敬老尊賢、勤學求知、端莊有禮的品質通過長期的耳濡目染和榜樣作用傳遞給幼兒,加深其對國學思想的感受。如加強一日生活中生活習慣的培養,將“對飲食,勿揀擇”、“便尿回,輒凈手”、“路遇長,疾趨揖”等應用到幼兒生活中[2]。
(三)以實踐輔之發揚國學精神
國學經典中融合了經久不衰的為人處世之道和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為理解國學的深刻意義、發揚國學思想、讓國學啟蒙教育引導幼兒健康成長,應將日常活動與國學實踐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以國學為主題的實踐課程。如學習中華武術課間操、舉行國學故事分享會、舉辦國學文化藝術節等,豐富幼兒的課余生活,并利用各種活動提供的實踐教學機會,培養幼兒對國學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汲取興趣。
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及實踐活動的開展,創建國學學習氛圍,以賢者之思、古人之慧陶冶幼兒高尚情操、培育國學素養,將我國的國學文化經典經久傳遞,讓中華文化的精髓深入到每個國人心中。
參考文獻:
[1]程銘.幼兒國學教育方法之創新[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33(01):12-14
[2]張繼偉.幼兒國學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0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