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符媛

花果園美容院 (組圖)
在與彭香設計師溝通的過程中,她正在候機廳準備飛往貴州興義參加“設計黔行”的活動,為貴州設計發聲。而活動結束當天,她還要繼續飛往三亞為客戶量房。這樣連軸轉的模式讓人簡直懷疑她是工作狂。與此同時,她又是個顧家、愛家的人。
左手設計事業,右手全能的家庭女性。出則用設計為名片贏得信任與嘉許,入則以女性之姿溫柔歲月家人。有小愛意亦有大胸懷。設計師身份讓她對生活有更多層的表達,生活的多重角色又讓她加深了設計的感知力。她希望與更多設計師一道推動貴州設計的前進車輪,她在設計中藏著對未來期許的樣子。
采訪者:聽說您畢業于清華美院,當初在北京也有很好的發展機會,從北京到貴陽可以說是個很大的跨度,請問是一個怎樣的選擇過程呢?
彭香:13年前來到貴陽,感性的自己認為年輕時什么都可以嘗試,沒有太多的思考,可以說是非常隨性的。也沒想到就扎根在這里了。這段經歷是人生的轉折點,雖然當時只是一時興起,但現在想來可能是冥冥之中已注定。
采訪者:設計之于您意味著什么?有人倡導設計師去風格化,這樣才可以適應不同的設計需要;有些人認為設計師擅長某些風格或帶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有助于設計內容的實現,您怎么看待這一觀點?
彭香:設計于我是一份職業,也是我要為之一直努力終生的職業。我認為風格化不是室內空間的重點。居住人的生活方式、性格、愛好、特長、居住人對生活的態等度才是空間呈現的重點。所以,設計師所謂的風格只是我們技術或技能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用心去感受生活,去觀察生活才更有助于我們對居室空間的設計。
采訪者:設計師和客戶之間應該是怎樣的一種關系。在裝飾公司和信任危機是很可怕的,怎樣才能建立起一種互相信任的關系?在您與客戶的對接過程中有什么樣的心得?
彭香:這其實探討的是甲方和乙方之間的關系。在實際過程當中,一個項目從開始到落地需要很長時間、很多的相互溝通,更有必要的是一個相互之間的信任。這種信任關系可能對于每個設計師都不同,做了十幾年的設計,就我本人來講,第一是要站在客戶的立場上去思考更多的問題:比如他們居室空間的運用、他們的生活習慣等等,畢竟他們才是整個空間的居住者;第二,做一個專業的設計師,要從你的基本技能出發,遵循職業的最基本的一些標準。

采訪者:看到您近期在布置自己的家。設計自己的住所和設計別人的住所有什么不同之處嗎?會有什么期待和著重點放在自己的家庭裝飾中?比如在給自己的孩子設計房間時,有沒有什么小驚喜留給孩子?
彭香: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自己既當甲方又當乙方的時候,才會更清楚當甲方也是很不容易的。做一個甲方,對自己的助手有很多的期許,有很高的期望值。通過布置自己的家,能夠更多地去理解甲方,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第二,在這個空間中,我的幾重身份會讓我有更多的考慮,比如說在做家具設計的時候等等。作為一個母親,我會考慮在這個空間里面,怎樣讓我的一雙兒女有更高的幸福指數,或者說是怎么才能給他們提供一個更舒適的環境。我的父母和我一起居住,會考慮對于父母來講,怎樣的一個空間會讓他們住的更舒服、讓他們更愿意靠近我,讓他們更愿意和我在一起,陪著我的孩子一起,感受天倫之樂。對于空間來講,你需要去考量的很多細節問題。

彭香貴州合設設計機構創意總監IEED國際生態環境設計聯盟貴州執委會執行主席中國建筑學會室內分會理事中國室內設計師中心(貴州)秘書長貴州青年創業中心高級導師
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一些特長、愛好,他們訴求不同。比如我們家大寶,他喜歡運動類的項目,我就會設計一些健身房,包括他練拳擊的地方;小寶比較喜歡唱歌、跳舞,那么我也會給她留有小型的舞臺。包括零食區、可以唱歌的KTV、很大的手工桌等等,這些都是可以陪伴寶貝們的特殊考慮之處。

因為每一個人對自己居住空間的期許都不一樣,我目前對我自己家的期待,就是能夠讓我的孩子、家人,包括我的父母在這個空間里生活得更舒服,在每個空間細節上面都會考慮到他們自身的年齡、生活習慣,包括孩子對色彩的要求,特別照顧到小孩子的愛好,特定地創造某些空間。

碧桂園中式效果圖(組圖)
采訪者:您本身看起來是一位非常時尚的設計師。您平時會怎樣提高和豐富自己的設計水平和內涵。在設計之外,您有什么樣的興趣愛好,這是否會助力您的設計?
彭香:設計師,特別是一個室內設計師,無論生活軌跡、身份角色的轉變,還是生活的沉淀和感悟,對設計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單身的時候、剛剛結婚或者目前作為寶媽,從心態上、生活上都有很大的一個轉變。
我更多的時間是投入在設計本身和作為母親投入在一個家庭當中。也會經常閱讀書籍和公眾號。大數據時代大家的距離被大大拉近,信息很多時候都是同步的,好的設計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看到。
設計師本身是一份職業,而當下的生活狀態我覺得是比較重要的。平時我會健健身,跟身邊的朋友出去走一走,這些都會幫助我打開心扉,得到更多更好的資訊,這些會豐富我對設計的理解。
采訪者:梵高說過:“沒有不好的色彩,只有不適當的搭配。”請問您在處理色彩搭配和選擇時會注意哪些方面?
彭香:設計師在色彩學這方面有過系統的學習。另外我覺得更大部分是靠直覺和感覺。色彩在燈光的影響下、在材質的影響下,或者是空間要素互相影響的狀態下能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效果,這也是從事設計師多年后的沉淀而形成的自身對色彩的把控能力。經驗的積累也是比較重要的。
在色彩上,我覺得實際上可以做得更加大膽一些。可以從整個色彩的明度、純度、飽和度上,根據空間的尺度再做一些把控。
采訪者:您身兼多個與設計有關的身份。請問您希望在這個角色之下為這些組織、團體傳遞些什么信息或者起到怎樣的作用?
彭香:作為一名設計師,我覺得把設計做好之余,應該是與更多的人一起為行業貢獻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這是一種行業使命感吧,雖然說得好像高度過高,但是它確實是這么存在的。從大的行業背景出發,如果希望我們貴州設計整體水平的提高,肯定需要團隊和組織的力量。所以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做出努力,目的很簡單,就是通過團隊的組織讓整個行業的水平得到提高,得到整個行業的認可、甲方的認可,從而贏得更廣闊的市場。


采訪者:作為CIID(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貴州專委秘書長,是否能和我們分享一下貴州設計圈有什么具有創新性的活動?您認為貴州的設計師有什么樣的潛力?
彭香:我們國家設計圈近五年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基于整個的團隊的互相學習、互相分享、溝通交流,大家的視野、視界都打開了,愿意走出去。也就發生了很多不一樣的變化。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本來就有很多文化資源是可挖掘的。我們現在在確實也在做一些平臺資源搭建的活動,正是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
我個人覺得貴州設計師的潛力還是非常驚人的,大家現在都特別渴求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不管是北上廣深,還是其他省市舉辦的一些比較好的交流活動、各大獎項的評選活動等,大家都積極參與其中,從封閉到開放,這個變化是非常大的。設計作品近幾年來確實也有很大變化,這是我感到比較欣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