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 謝瓊環 陳歡云

首層迎客大廳
落日余暉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散發著金色的光暈,遠眺俯瞰,猶如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如此光景。氣勢恢宏。作為國家重點工程、全球規模最大的單體機場航站樓、曾被英國媒體列為“新世界七大奇跡”榜首,從2010年啟動選址,到現在主體及其配套工程竣工,并預計2019年9月底前正式開航,大興機場誕生前后歷時近十年,頗有萬眾睢睢之感。
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近期目標,和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需求的遠期規劃,昭示著工程的浩大和不易。作為國內首個立體、零換乘、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體系,國家乃至世界級具有強大輻射能力的綜合交通樞紐,新機場的建成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國家經濟發展有著重大意義。習近平在2017年2月23日考察新機場建設時,強調指出:新機場是首都的重大標志性工程,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
而無數個為工程的圓滿交付竭心盡力、精益求精的承建團隊,都是這一“新的動力源”的重要推動者和見證人。亞廈旗下控股子公司上海藍天房屋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榮列其中,為新機場的建成貢獻一份力量。
新機場航站樓總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其中亞廈子公司上海藍天承建航站樓及綜合換乘中心精裝修工程三標段,包含首層核心區國際入境聯檢廳、行李提取大廳、迎客大廳、國內遠機位候機廳及商業娛樂公共區,承建面積達近5萬平方米。
歷時530天,12720個小時,項目部相繼克服了各環節難題,在500余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標段全部施工任務,贏得了總包的高度認可。在施工過程中,大面積吊頂轉換層、弧形天花既是項目部攻克的重難點,也是實現技術突破的亮點。
標段層間吊頂是室內精裝修一大特色,吊頂按東向西長弧線設計,與采用中國傳統元素中國結的地下一層形成呼應。為了增加吊頂的細節,體現空間的精致感,同時又滿足空間的排煙、吸音需求,標段大面積采用鋁蜂窩板,結合穿孔板和微孔板兩種板材形成肌理變化。蜂窩板吊頂基本采用鋼架轉換層的形式進行施工,施工面積達35000平方米,轉換層與各設備的關系、系統質量安全、施工時大面積動火的安全管理,都是施工時考慮的重點。為更好地解決這些難題,項目部充分應用BIM技術,在施工前對整個層間吊頂系統進行BIM建模,提前預判發現轉換層鋼架與各設備管線的位置關系是否碰撞,以便提早制定解決方案。為確保綠色文明施工,杜絕因電焊作業致使的環保風險,整套層間吊頂所有轉換層龍骨均通過緊鎖螺栓進行連接,只進不出,有效保證整套系統結構牢固、抗震抗風,抵御室內外導入風壓而產生的震動聲及飛機飛行給室內帶來的共鳴聲。
除吊頂轉換層外,吊頂天花的施工同樣復雜。吊頂天花基本為鋁制弧形天花,與燈槽及設備帶銜接難度大,所有燈槽邊線全部為弧形線,導致所有收邊燈槽板全部為弧形板,如何定位、施工是項目部面臨的主要難點。閉合的腔體燈槽鋁板,自身的弧線和整個燈帶的曲線走勢組合形成了一個雙曲弧形。按常規方法基本無法生產,需要開模擠壓型材,并拉彎的方式才能實現。整個曲線的走勢定位要特別精準,需要能夠直接帶圓弧放樣的設備才能實現。經項目部反復商討,最終以燈槽鋁板完全按理論模型還原到現場,以精密的儀器現場定位放樣的方式來實施。通過對模型按照一定模數進行切割下單,先安裝燈槽板及收邊板,鎖定空間范圍,最后以填空的方式安裝蜂窩鋁板,確保滿足設計效果。這種施工方式徹底顛覆了以往的先施工大面,再收口的思路。
航站樓地面裝修以石材為主材料,格調淺灰色,局部增加淺白色、深灰色石材條塊,通過錯縫的鋪裝彼此交錯鋪貼,并引入方形裝飾點進行延伸變化,與網格一起形成鋪地肌理。同時通過參數化程序控制,生成“繁花似錦”的效果,與營造四方人流匯集于此的凝聚氛圍的中心區吊頂彼此呼應,形成別樣的動態美感。

鳥瞰圖

首層地面石材
除了吊頂與地面的呼應外,標段各平行區域在風格、裝飾、空間感上也做到了相互貫穿和銜接,大大提升了空間的整體感和趨同性。最南面是國際入境聯檢區,地面以石材鋪貼,聯檢區兩側為國內遠機位候機廳及商業娛樂區,地面設計以地毯為主。以藝術水磨石為地面材質的行李提取大廳位于標段中間區域,最北側為到達歡迎廳,考慮到當地的氣候條件,地面石材大部分采用地面熱輻射,為旅客營造溫暖舒適的環境。行李提取大廳還采用金屬垂片天花,增強了立體視覺感,使空間有序、大方,更顯氣勢。此外,立面系統延續了金屬板吊頂的風格,采用平整度較好的12mm厚的鋁蜂窩板和可加工性強的3mm鋁單板作為面材,與吊頂形成一體感,布局流暢,盡顯大氣。金屬材質的質感,也讓整個空間充滿了未來的氣息,更像是建筑、設計和技術融合為一體的藝術珍品。

首層一關三檢

首層行李提取大廳弧形天花

首層迎客大廳

首層一關三檢
對于承接如此重量級的工程,項目經理左海鷗感慨頗深:“新機場的落成不僅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建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的獻禮,整個工程的政治經濟意義和社會影響力重大,大家都鼓足了干勁、咬緊了牙關,希望能用實打實的品質創造國家級精品樣板,讓世界各地的旅客都能看到我們中國匠人的實力?!彼f,新機場項目本身的意義比公司以往承接過的任何一個項目都要深遠,也讓項目部全體成員身上的責任感和家國情懷又重了幾分。
事實上,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的上海藍天,在建筑裝飾領域已深耕三十余年,在大型公建裝飾項目領域具備強勁實力,逐步形成了“上天、入地、登樓、攬店”的經營格局,先后承建上海地鐵、武漢地鐵、上海南站、溫州高鐵站等地鐵車站裝飾工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等50多個標段的航站樓裝飾裝修項目,斬獲中國市政工程“金杯獎”、國家優質樣板工程獎、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多項榮譽,為推動國家交通運輸行業和城市建設快速發展作出了貢獻。
2011年6月,憑借深厚的行業資質和業務資源,上海藍天被亞廈納入羽翼之下,以期通過亞廈的大裝飾產業鏈平臺和行業經驗,在業務、團隊管理等各方面為上海藍天注入新的活力。上海藍天的加入,也大大夯實了亞廈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業務拓展,對亞廈創造“一體化”大裝飾格局具有一定戰略意義。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項目,不僅是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新國門,也是亞廈向業內和世界展示大國工匠風范的精彩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