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何健 劉道

公司概況
伊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伊電集團”)是以鋁工業為主導,鋁加工為龍頭,發供電為基礎,鋁冶煉、鋁用碳素、循環經濟、地產、貿易、物流、金融一體化發展,跨地區、跨行業的特大型民營企業。主業現有222 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年產84 萬噸電解鋁、60 萬噸鋁板帶箔、25 萬噸哈茲列特(連鑄連軋)鋁板帶、32 萬噸鋁用碳素等生產能力。目前集團正通過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轉型升級相結合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智能化、集約化、高質量發展之路。
榮譽稱號
伊電集團是全國500 強企業、河南工業突出貢獻企業、河南省政府重點服務企業、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國家級文明單位、全國知名品牌重點保護單位、國家海關AA 類管理企業等30 余項國家級榮譽和近百項省級榮譽。公司主導產品“豫港龍泉”牌鋁錠和“龍鼎”牌鋁箔獲得國家免檢產品、河南省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通過了ISO9001:2000 國際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1999 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SAS18001:1999 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海關AEO 認證、適用于猶太地區的KOSHER 認證、適用于德國及歐美地區的ROSH和REACH 檢測以及MSDS 認證、ISO/IEC 實驗室認可、CNAS 國家級實驗室認可。值得一提的是獲得2017 年度中國設備管理優秀單位、洛陽市信息化示范企業、河南省智能工廠、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等榮譽。
點評

河南省設備管理協會副會長李書良
經過多年發展,伊電集團形成了發電、電解鋁、鋁加工三大優勢板塊和地產、貿易、物流三大輔助板塊。當前,伊電集團正全面實施集團化、資源化和資本化發展戰略,整合上游煤炭和氧化鋁資源,鞏固中游電解鋁和自備電,發展下游鋁加工,深度融合物流、金融、貿易等高端服務業,全力打造主業突出,關聯發展,富有競爭力的有限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
伊電集團轉型發展、創新發展思路明確,主要表現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加大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力度,構建布局合理、產能匹配的產業鏈體系,實現全部電解鋁產能就地轉化,將鋁加工打造為支柱產業和走向資本市場第一陣營。立足產品合作,強化資本合作,發揮洛陽市產業轉型升級基金優勢,積極參與有關企業并購重組、科技引導、金融服務。
伊電集團是傳統制造業企業,采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讓原本笨重的裝備長出“智慧大腦”。傳統的設備管理方法零散、不連續,伊電集團在設備管理中融入互聯網,通過網絡平臺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有機地連接融合起來,形成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的互聯互通,開辟了設備管理的新路徑。
伊電集團主營業務為火電、電解鋁、鋁加工、鋁用炭素、循環經濟,由下屬7 個工業企業組成,每個企業都擁有成百上千個大小設備,包括電解槽、火電機組、鋁板帶箔生產線等大型重點設備和脫硫、凈化、監測等輔助系統等。企業生產設備管理工作十分繁雜,既要監測運行,又要定時檢修,還要做好備件管理等工作。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新工藝、新產品的不斷涌現,集團的傳統設備無論在效率發揮還是運行穩定方面都顯得有些捉襟見肘。設備精細化管理是保障工藝和質量的有效手段,伊電集團通過引入“互聯網+工業”概念,推行智能化改造,有力解決了企業發展需要與設備管理效率不足的矛盾,開辟了設備精細化管理的新路徑、新模式。

亮點
將大數據分析應用于鋁電解設備管理,彌補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不足的缺陷,開創了數據獲取、存儲、管理、分析的新局面。
電解槽是電解鋁企業最重要的生產設備,類似于鋼鐵企業的熔煉爐,氧化鋁作為溶質,以炭素體作為陽極,鋁液作為陰極,通入強大的直流電后,在950~970℃溫度下,在電解槽內的兩極上進行電化學反應,產出電解鋁。
以伊電集團下屬年產40 萬噸的電解鋁企業為例,兩個300KA 電解系列,每個系列有258 臺電解槽串聯在一起,兩個系列共有516 臺電解槽。由于所有鋁冶煉設備都是串聯的,一旦其中一臺電解槽出現故障,全系列的所有電解槽都無法幸免于難,這將給企業造成致命性的打擊。保障電解槽安全穩定運行是電解鋁企業的一項重點工作,數據監測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伊電集團下屬電解鋁企業生產車間里,電解質在電解槽里沸騰著,電解系列每秒鐘會產生上萬個實時數據,每一個數據都不容忽視。以前企業都是簡單地依靠計算機和人工相結合的數據搜集分析模式,效率低、易出現差錯、分析不透徹,已無法滿足數據采集分析需要。

工廠內部一隅
伊電集團鋁電解研究所率先在電解鋁企業建立智能化大數據系統,應用開發電解鋁生產專用軟件,緊密結合電解生產管理工藝、人員、日常生產管理需要,解決了電解生產數據管理難點,將原來分散在各處的數據整合到一起,使靜態數據變成動態數據,實現電解工藝數據管理全覆蓋。管理人員通過異常技術條件快速篩選,可以快速找到異常技術條件,對電解槽可以自定義關注槽號,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員工作效率,同時有效降低各類消耗指標,提高電解生產安全性。
亮點
多系統協同運作,實現智能化控制,降低人員勞動強度,提高安全和效率。將“7S 管理”理念運用到設備管理維護中,實現了高質量、綠色化、低成本的目標。過計算機網絡對全廠設備運行實時監控,保障了生產安全又提高了故障檢查效率。
電廠將設備管理融入到“7S 治理”中,取得了顯著成效。所謂“7S 管理”是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的管理方式,保證了優雅的生產和辦公環境,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嚴明的工作紀律,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生產出高質量、精密化產品,減少浪費、節約物料成本和時間成本。
電廠年初制定機組檢修和機械設備保養計劃,壓縮備品備件庫存量,避免購置不必要的機器、設備,經常擦試設備,每日進行使用點檢,防患于未然。電廠還開展環境治理活動,提高產區綠化面積,工作場所寬敞、明亮,人車分流,道路通暢,員工正確使用保護器具,不會違規作業,從而消除安全隱患。
2018 年5 月28 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到伊電集團視察,對電廠整潔的廠區環境和規范的管理現狀表示充分肯定,稱贊伊電集團的電廠是“花園式工廠”。

亮點
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是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追求可持續發展模式。
伊電集團下屬企業龍鼎鋁業是河南省內知名智能化工廠,是集團創新發展,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排頭兵,兩化融合在這里播種、生根、發芽。
2017年投資600萬元建成MES系統,實現鋁加工產品的生產過程管理與控制,即從定單收集、工藝制定到排產、配料、投料、軋制、染色、包裝至成品入庫等生產的全過程生產管理與質量控制,實現產品過程跟蹤及反向查詢。2017年,投資350萬元,利用超融合技術,采用一主兩同步模式搭建了私有云平臺。整個計算機網絡采用冗余的部署方式,應用系統主要部署在私有云平臺上,個別軟件部署在華為云上,應用系統采用的是混合云的部署方式。
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龍鼎鋁業已基本建成智能生產運營管控平臺,對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庫存、采購、客戶服務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進行高效集成,實現研發、生產、經營集成管控一體化。
自從開展智能化改造,龍鼎鋁業業務處理能力得到提升、產品研制周期縮短、產品不良品率也開始降低,2019 年第一季度實現利潤3829 萬元。龍鼎鋁業正籌備建設工業互聯網和SCADA 平臺,實現設備互聯互通和控制系統監控和報警分析,實現設備遠程診斷,實現生產過程可追溯化,可視化。
設備管理是工業企業永恒的主題,是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重要一環,也是解決各種基礎性問題的金鑰匙。
作為傳統工業企業,伊電集團不走傳統型老路,緊跟時代步伐,走出了創新發展之路,在生產經營全過程植入“互聯網+工業”模式,推動智能化改造工作,致力于打造傳統型融入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有色金屬標桿企業。
誠信締造偉業,創新成就輝煌。伊電集團正緊扣我國加快鋁工業產業集聚,鼓勵發展鋁精深加工等產業政策,按照中原經濟區建設,全省三大火電集群、五大深加工基地的規劃,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鏈條,整合氧化鋁上游資源,鞏固電力、電解鋁中游配置,發展鋁精深加工下游產品,著力構建一個生產穩定、節能降耗、質量合格、環保達標、鏈條互動、管理有序、經濟科學、效益顯著、民主文明、活力充沛、人與企業共同進步、企業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和諧企業集團。
立足華夏,放眼世界,兼容并蓄,高效協作,以開放的胸懷,努力實現產業報國的理想,誠信立本,榮耀中原,打造最值得尊敬的名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