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亮
中學時,我有一位喜歡畫畫的朋友。那時候,我們常常一起畫靜物水粉畫,或者跑到野外寫生。那時,我們的愿望就是能夠成為一名畫家,最起碼從事與美術相關的職業。
后來,我們一起報考了美術師專,卻分別在初試和復試被淘汰。記得那段日子,我們的心情很是灰暗,仿佛一切都失去了意義。我們常常探討,要不要繼續畫下去。
后來,我們一起考上了職業高中,畢業后又一起被分配到一個山區的酒廠。我們都做著和美術毫不相干的事情,每天兩個人都累得腰酸背痛。
的確,那時我們已經不再外出寫生,只是偶爾在宿舍里擺一組靜物,動兩下畫筆。后來,朋友連靜物也不畫了,打算徹底放棄。我問他:“難道你還想在這里干一輩子嗎?”他說:“不是。”我追問:“難道你不想找個和畫畫有關的工作,把愛好變成職業嗎?”“當然想,可是現在我們還有機會嗎?”他悻悻道。“只要我們堅持畫下去,或許就會有機會。”我說。“可是如果把畫畫的精力放在別的上面,比如攻讀一下釀酒方面的專業書籍,難道不可以在這方面有所突破?”我反問:“難道你喜歡釀酒?”他說:“不喜歡,可是沒辦法,好像現在只剩下這一條路了。”頓了頓,他無奈地說:“我被現實打敗了。現在,我正在潰逃,你也是。”
“我承認我們現在的確被現實擊敗了,也的確是在潰逃。可是,我們不能夠敗得太徹底,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夠逃得太遠。否則,將來萬一有了機會,我們都會錯過。”我堅持。他笑了,說:“是這樣。徹底不畫了,等于退了一百步;你和畫畫現在還藕斷絲連,等于退了五十步。你聽過五十步笑百步嗎?其實,我們都一樣。”我聽說過,但五十步和一百步肯定不一樣,假如退五十步能夠暫時擺脫困境,那么,我肯定不會退到一百步。退得越遠,給自己反擊留下的機會就會越少。我問:“你想反擊嗎?”他想想,說:“我也想。可我還是打算先在廠里混個一官半職,然后想辦法調出這個山區酒廠。我甘愿退到一百步,甚至更遠。萬一將來真有可以畫畫的機會,我再想辦法就是了。”
就這樣,朋友徹底告別了畫板和顏料。而我在周末,仍然會在宿舍里畫靜物。
三年后,一家韓國獨資服裝廠公開招聘服裝設計師。得到消息時,距考試只剩下一周。我把這個消息告訴朋友,朋友也非常興奮,可我們只有一周的時間。一周能干些什么?只能匆匆復習一下理論知識。
朋友那時候已升到車間主任。我問他:“去考嗎?”他說:“當然去。”為了能夠畫畫,他可以放棄眼前的一切。
可最終我考上了,他卻沒考上。因為當他重新拿起畫筆時,已經找不到絲毫感覺。盡管他很想畫好,可在考場上,他還是畫得一團糟。離開酒廠的那天,他去送我。他說:“你說得對,你退了五十步,而我退了一百步。退得太遠,錯失了機會。我可能一輩子都不再有機會畫畫了。”
一個人一生中所能擁有的機會太少。錯失了這次,誰也不知道以后還會不會再有下次。
當現實打敗夢想,我們常常不得不暫時放棄它,甚至潰不成軍。可戰敗不得不撤退時,請你記住,五十步和一百步并不一樣。退到一百步,你也許就不會再得到任何機會;只退五十步,也許還能迎來反敗為勝的那一天。
我想說的是:永遠給夢想留下一個機會,不要撤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