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

特種作戰部隊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政治上往往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根本利益,軍事上直接關系作戰行動的成敗,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忠誠成為首要條件,這也是特種兵在作戰中維護核心、聽從指揮、永葆本色的思想根基。忠誠的信念是需要通過長期的、系統的、全面的教育引導和體系塑造來實現。
根植軍魂之基。當前,世情、國情、軍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互聯網,自媒體、群空間和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政治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不變的軍魂,特種部隊作為“戰略級決策、戰役級指揮、戰術級行動”的特殊作戰力量,一切行動絕對、堅決、徹底地聽黨的領導和指揮。不僅如此,特種作戰部隊常深入敵縱深腹地,獨立遂行任務、指揮相對獨立、個人決斷明顯。更迫切需要把黨的意志和指揮員的決心,融入到任務中去,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論灌注尤為重要和緊迫,要持續深入抓好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和黨指揮槍基本理論、根本原則的學習教育,堅定官兵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價值認同,深扎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子,堅定看齊追隨、堅決維護核心。
夯實組織之本。此輪部隊編制體制調整,指揮體系層級更加扁平化、單元更加模塊化、管理更加自主化。作為基本作戰單元的層級,是部隊落實能級管理和提升戰斗力的關鍵點和臨界點,這就導致了該級組織自主抓建的權責更加凸顯。特種作戰部隊作為新型作戰力量,編制體制較為特殊,各類基層黨組織編成不同、任務多樣。有的基層單位設有營部黨支部,有的營部官兵分流到連隊參加組織生活;有的連級單位干部編制較多,有的編制較少,委員的成分有較大差異。政治工作在組織建設指導上,既要把握共性要求,又要關注個性特點,下大力從基層黨組織建設抓起,把“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原則制度,堅持好執行好,通過運用組織的力量強化黨對特種作戰力量的指揮領導。
繃緊紀律之弦。特種作戰專業繁多,任務復雜,訓練層級多,梯度大,往往需求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組織訓練和執行任務,點多面廣易分散,部隊管控難度大,特種作戰部隊執紀應該嚴字當頭、起步既嚴、一嚴到底,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突出抓好敏感時段、重要時期和重大任務時機的檢查和督導。特別是面對基層官兵身邊可能存在“微腐敗”和不正之風,營一級可參照設立紀律檢查委員會,設置紀檢小組,受上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和本級黨的委員會雙重領導,由一名委員任組長,對全營黨員領導干部履行職責、行使權力和廉潔自律情況進行監督,調查分析本單位的黨風黨紀狀況。
特種部隊往往在敵人心臟地帶實施短促而高風險的作戰,面臨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特殊任務和心理壓力,選拔、培養和保留新型作戰人才是未來戰場最緊要最急需也是目前最亟需關注的關鍵問題之一。
嚴格選拔淘汰機制。特種作戰應該逐步實現從數量多向質量優的轉變,由傳統規模向“小、精、尖”轉型,按照“起點高、可塑強、素質優”的條件,將最優秀最合適的人才選入特種部隊。在人員補充篩選上,兩種主要途徑并舉,一種在新兵入伍階段,特種部隊應該優先其他專業兵種提前赴地方挑選兵員,在政審和體檢的基礎上,加入智能、耐力、技能、心理等量化指標,把理解判斷力是否優秀,能否耐受長時間訓練、有無特殊專業技能和心理基礎素質如何等都應列入考察范圍。另一種,在入伍后高規格比武競賽等活動中挑選專業人才,全程選優試訓、淘汰擇優。
注重交叉融合鍛煉。旅可成立特戰專項人才培養領導小組,研究特戰人才培養體系,推開系統性、體系性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自我培訓、院校培訓、協作培訓、交叉任職、崗位互換、觀摩見學等方式“走出去、引進來”,探索“自我培訓與外送培訓、集中培訓與分區培訓、部隊培訓與地方培訓”相結合的方法路子。與駐地體育部門、民航、高校、醫院、消防、公安等單位建立協作關系,建立軍民融合培養人才的辦法機制,實現優勢資源共享。著眼打贏信息化戰爭需求,全面量化特種兵考評訓練指標,建立完善個人數字化考評檔案,運用大數據分析評測特戰人才培養效益,全程掌控特戰人才培養進程,做好適時調控。
營造暖心留人環境。作為新轉隸成立的特種作戰單位,可適當延長特種骨干人才的服役期限,在更新補充新兵員的同時,做好新老交接和人才、技術保留工作,進一步優化好以干部為核心,士官為主體的力量編成結構。努力改進特戰隊員食宿條件和完善娛樂基礎設施,讓官兵能在緊張的訓練之余生理和心理得到舒緩放松。定期開展“大談心”活動,深入調查官兵現實活思想,針對性做好教育疏導,積極幫助解決官兵成長成才、家屬就業、子女入學、家庭涉法等現實難題,切實把暖心工作做到位。大幅提高特戰專業崗位津貼,對于長期在外訓練和執行任務的可適當延長假期,加強特戰官兵特殊醫療衛勤保障,建立復轉特戰官兵安置交流機制等,切實解決特戰隊員的后顧之憂。
特種作戰力量的敵后作戰行動所處地形生疏,社情、敵情復雜多變,面對的是兇險莫測、險象環生的戰場,孤立無援、孤軍奮戰的困境和斷水斷糧、極度惡劣的環境,這些對特種隊員的身體心理提出很高的要求,必須具有強壯的體魄、堅強的毅力和持久的忍耐力,才能最大限度的適應不同的作戰環境。
加強戰斗精神培育。要把戰斗精神培育作為特戰訓練新的增長點,把心理素質訓練作為提升戰斗力新的貢獻率,充分利用高強度的綜合訓練,把練意志與練戰術、練技術、練體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訓練、演練、對抗和實戰中打磨官兵意志,把培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品質。認真探究信息化戰爭對官兵心理影響的特點和規律,把官兵的心理承受力作為提高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內容來抓,扎實開展心理行為訓練,培養官兵果敢、堅定、自信、冷靜的良好心理素質。重點圍繞對臺和釣魚島兩個主要作戰方向,根據未來戰爭的特點規律和官兵心理變化特征,盡可能設置逼真的戰場環境和場景,讓官兵親身體驗實戰條件下諸多因素感應,使官兵平時做到心中有數,戰時能夠沉著應對、處變不驚、歷練頑強的戰斗作風。
構建特戰榮譽體系。特種兵是“尖刀上的刀尖,是標兵中的英雄”。構建特戰榮譽體系,有助于激發隊員訓練熱情,提升對特種兵崗位的自豪感、認同感、榮譽感、有助于把榮譽的追求轉化為思想能戰勝戰的動力,增強對軍人職業的認同感和歸宿感。深入挖掘現有榮譽單位厚重的歷史底蘊和傳承的精神內涵,在傳承和賡續的基礎上,結合特種兵使命任務特點,不斷創新、發展,逐步形成本單位獨有的特戰榮譽體系。廣泛開展“學連史、學戰例、學英模”活動,進一步完善獎懲激勵機制,加大先進典型表彰和宣揚力度,通過組織專業等級評定、專業擂臺賽、小規模實兵對抗等評比競賽,為優秀人才頒發“霹靂尖兵”榮譽勛章證書,定期開展“榮譽送家鄉”活動,在榮譽光環下彰顯特種兵價值,激發獻身使命的執著追求。
注入先進特種文化。先進軍事文化是特種兵精神的火炬,是特戰部隊奮進的號角。面對新職能使命要求高、新戰法能力要求強、新裝備技術要求精的轉變,要積極培塑文化建設。橫向上,針對特種兵指哪打哪的號令意識突出“忠”字,針對戰法靈活,機動迅捷突出“快”字,針對特種作戰艱苦卓絕突出“勇”字,針對作風優良、正義凜然突出“嚴”字,打造尚武精武強悍的特種兵特色文化。縱向上,結合單位不同的作戰能和任務特點,區分特戰分隊、保障分隊和特訓分隊,提煉出快速反應、精準保障、精細培訓的特有營連文化,多角度、立體式發揮好先進軍事文化引領、推動和支撐作用。
(作者單位:陸軍特種作戰第72旅特種作戰三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