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峪霆

近年來,許多的城市開始走群眾文化路線,成功舉辦了多場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種類繁多的群眾文化活動。基于民眾舉辦的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業余活動,還是當地文化輸出的窗口。在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要體現出活動的民族性與健康性,同時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為了突出本地的文化特征。因此,本文將主要對處在新時代條件下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組織策略展開思考討論。
在新時代的社會背景下,很多城市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開始側重于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和豐富人們的精神娛樂需要,并提高活動舉辦地的經濟發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展開同時還具有多重意義:
為群眾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城市相關負責人在開展當地的文化活動建設時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召集所在地區的文化精英,建立自己的群眾文化隊伍。并且,隨著地區群眾文化活動的循環發展,可以不斷擴大本地人民群眾的文化建設隊伍,在豐富了群眾業余時間的同時也為身懷特長的群眾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
增進了群眾與政府之間的距離。在過去群眾文化活動沒有廣泛推廣之時,群眾心中對政府部門的印象,還停留在傳統的領導者角色當中,沒有做到親近于民,使群眾對政府始終存在一定的距離感,政府部門的相關工作也無法有效展開。但在新時代的社會背景下,隨著群眾文化活動的不斷舉辦,成功的拉近了群眾與政府之間的距離感,提高了政府在人們群眾心中的印象[1]。
提高活動舉辦地的知名度。策劃者對當地文化特色活動進行的積極策劃,能夠有效增加當地居民的參與度,使文化活動可以在當地順利舉行。并且只有在城市所在地成功舉辦帶有文化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才會有利于提高群眾文化活動舉辦地的知名度。在豐富群眾業余時間的同時,還能夠促進當地地方特色文化的對外輸出,不僅提升了當地的文化知名度,對于本地經濟也起到推動的作用。
利用地方資源,明確策劃目標。對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合理利用地方資源,明確活動的策劃目標。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要積極融合當地文化資源,以提高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順利性。在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策劃的過程中也要對以下三點產生足夠的重視:第一,要重視對當地文化資源的發掘和利用,在文化活動開展期間,注重對當地文化資源的積累,在累積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資源后從中找到適合自身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方式。第二,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有效融合當地資源,在策劃文化活動時對當地群眾的實際需求有充足的考慮,并合理的將群眾文化活動與當地資源相融合,使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更加完整。第三點也是最后一點,需要策劃者深入理解群眾文化資源的概念,并在進行文化活動策劃時堅持以群眾文化需求作為整項工作的出發點,在策劃中主要體現出群眾的自身價值觀并可以對活動的社會效益做出提升。
重視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性,積極開展活動創新。最近幾年,國內精神文化水平不斷豐富,推動群眾文化水平的發展也為社會的進步帶來了巨大影響。在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策劃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活動的社會性,通過文化活動對社會化發展趨勢進行更好的表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展開。群眾文化活動的另一個顯著特征是其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因此很多的群眾文化活動在開展時會以幫助失學兒童或是關注空巢老人等普遍的社會現象為主題,以此來提升文化活動的社會形象。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時,也要在其中展現出自身的特點,想要完成這一點就需要在對文化活動進行策劃時活動策劃人保持自身鮮明的性格特點,并積極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具有超前的創新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活動的策劃過程中積極地發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解決[2]。
做好群眾文化的組織,落實活動方案。由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本身就需要有較強的組織性,這就需要文化活動的策劃者對于活動流程做好充足的準備,在相關部門的批準下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群眾文化活動方案。并在群眾文化活動籌備的過程中落實好每個活動項目,對于活動中節目的編排、場地的選擇與道具的準備等方面做好準備,避免不必要的意外發生。在安排好群眾文化活動的每一部分之后要確保各個環節的銜接流暢,做好活動的彩排工作,在第一時間發現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保證活動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促進民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
文化活動模式趨于多元化。在組織與策劃群眾文化活動時,要優先考慮到對當地文化資源的利用,因為融入了當地的文化資源使群眾更樂于接受活動的開展形式,也有利于活動的策劃者對活動具體內容的調整,并可以向外界積極發揚當地的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社會條件下,文化活動的內容將得到加強,活動的形式也將增加。只有這樣,群眾活動的需求才能得到滿足。在規劃大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融入與民族文化相關的元素。也可以針對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展開捐助活動。策劃者在策劃群眾文化活動時應該及時與當地居民進行溝通,確保在當地居民都滿意的情況下組織出多元化的群眾文化活動。
適當的將群眾文化活動與商業運作相結合。在組織策劃群眾文化活動時可以將商業運作適當的結合進文化活動中,將二者有效的結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群眾文化活動市場的運作與長期發展。對群眾文化進行策劃的過程中策劃者要將群眾文化的優勢充分的利用起來,盡可能的在文化活動中體現出當地的傳統文化。當地的政府部門也可以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來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保障。活動的策劃者也可以利用贊助商的影響力增加群眾的參與度,定期舉行文化活動,以增加大規模文化活動的影響力。在活動過程中,組織者要做好活動的宣傳工作,為今后大型文化活動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有利的基礎[3]。
對文化活動精準定位,體現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策劃的過程中要確保活動的整體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避免在舉辦文化活動時發生各種意外現象。這就需要活動的組織者在對文化活動進行策劃時要要做好細致而又嚴密的安排,向群眾積極傳達正能量的文化精神,并對不健康的文化精神堅決抵制,通過成功舉辦群眾文化活動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質,傳揚當地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
通過品牌效應提升文化活動的影響力。在一個地區組織群眾文化活動時可以通過文化活動來塑造當地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將文化品牌融入到當地的文化特色中去,以此來宣傳相應的群眾文化活動,并通過舉辦文化活動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與品牌價值,實現推廣群眾活動與發展文化品牌的合作共贏,在最大程度上推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規劃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可以充分展示活動的理念和目標,表達組織文化活動的深層意義。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進行創新是成功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的靈魂所在。只有充滿創意的群眾文化活動才會在開展的過程中吸引到更多的群眾前來參加,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影響力。但是想要成功的舉辦群眾文化活動需要圍繞著活動的意義與功能來展開,不能偏離這個方向。因此策劃者在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策劃時可以通過逆向思維對活動的創新進行思考,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避免和以前舉辦過的文化活動產生雷同。并可以在宣傳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加入適當的“炒作”,增加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力,使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者在策劃具有創新環節的文化活動時可以適當的融入當地資源,例如在大部分的地區都有其獨特的風土人情和與眾不同的風俗習慣,也可以將少數民族的文化節日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中來,使更多人對于少數民族的文化習俗產生進一步的了解。這樣不僅可以使群眾文化活動更加貼近百姓的實際生活,還可以使各民族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較過去有了極大的改變,因此開展內容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成為了人們新的娛樂方式。在新時代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想要舉辦一場成功的群眾文化活動就要做到自我表演、自我娛樂、自我欣賞和自我教育這四個方面。舉辦一場成功的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可以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在策劃文化活動的過程中積極融入創新元素,還可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將傳統文化更好的發揚下去。
參考文獻
[1]林文劍.新時代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9(16):5-6.
[2]謝斌暉.試析電視臺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7(21):80-81.
[3]葛雪.談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策略[J].中國領導科學,2016(S1):128-129.
(作者單位:江安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