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西風 賀林芝
[摘 ? ? ? ? ? 要] ?對寧夏現代農業(養殖)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開展高職院校飼料加工技術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訓的實踐進行研究,分析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
[關 ? ?鍵 ? 詞] ?養殖;公共實訓中心;高職院校;飼料加工技術;教學實訓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082-02
寧夏現代農業(養殖)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簡稱“養殖中心”)運行三年來,在開展教學、科研、培訓和技能大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為培養畜牧獸醫專業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訓平臺[1],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由校內實訓基地向校外合作企業實習預就業的有效過渡場所。養殖中心開展畜牧獸醫專業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應用,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提升學生掌握技能為目的,在開放的生產環境下邊學邊做,注重技能培養。在養殖中心開展飼料加工技術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訓,為學生提供了較為系統、全面、科學的各類飼料原料加工、配合飼料生產、飼養效果檢查等20余項實操項目,對學生在后續開展牛、羊、豬、雞養殖技術的教學實訓及今后從業的應用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飼料加工技術注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職業素養的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鍛煉及創新思維的開拓,提升了就業競爭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一、養殖中心開展高職飼料加工技術實踐
(一)教學實踐場所的實踐
在養殖中心飼料加工技術實踐中按飼料檢驗化驗、飼料加工、飼料配制、配合飼料生產、飼養效果檢查五大崗位類別,依次將學生分為五個小組進行輪崗實訓,規定時間內完成20余個生產實訓項目。
依據實施方案,各小組學生首先熟悉項目內容、飼料廠環境、崗位流程、職責及其工作要領,明確實訓目標、完成時間、數量、質量及預期效果。進而學生間協同工作,邊操作邊學習,反復訓練直到達到熟練掌握技能。項目結束后各組間進行經驗交流,分享好的做法、不合理的教訓及今后需要避免的問題。隨之小組間依次輪換崗位,如原飼料檢驗化驗小組的學生輪換到飼料加工小組,飼料加工小組學生輪換到飼料配置小組,繼續完成相應生產實訓中的項目,依次類推直到五組學生均完成生產實訓,選出優秀代表,為大家進行經驗分享[2]。飼料加工技術組學生輪換進入下一個實訓場崗位參加實訓。
(二)教學實訓方法手段的實踐
教學實訓中教師以技術員的身份指導學生進行生產實訓,學生以生產員工的身份參與生產過程,在生產崗位上邊學、邊做,如粗飼料的氨化處理實訓項目,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前往粗飼料處理池了解熟悉環境,觀察已經制作好的飼料的性狀,分析制作步驟、制作要點、制作注意事項,引導和啟發學生探討和分析理論知識,激發學生主動實操的熱情,之后學生將一定量的粗飼料切短、液氨準備好,在操作步驟制作過程中邊學習、邊思考、邊探討,掌握操作要領,學會必備理論知識,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這與傳統授課相比,加強了真實生產場景下的開放性、實訓操作的啟發性、操作過程的對比性、實訓效果的分享性。對有安全風險、生澀難懂和工藝流程過長的實訓項目,如配合飼料生產過程從原料的清理入倉、配料、粉碎、混合以及制粒、分裝等多生產環節、不同生產工位構成的實訓項目,教師則帶領學生在了解實際生產環境和生產設備之前和之后,觀看微課視頻資源,直觀、完整地了解和熟悉生產過程,防微杜漸,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掌握全局性的認知和技能,之后再進入實際操作訓練,培養綜合應對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三)學生能力培養的實踐
飼料加工技術專業技能就是要解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問題,因此要求學生熟悉和掌握專業技能,其根本還是要讓學生“動”起來,因此在教師指導下,鼓勵學生邊學邊做、反復訓練、科學思考,注重同學間團結友愛、協作配合,有序完成實訓項目,掌握知識、提升技能和職業素質。實現學生在實訓鍛煉中與生產崗位的無縫對接,切實解決知識技能的重點和難點,有利于學生知識、技能、素養等綜合能力的養成。
(四)教學實訓過程性考核評價的實踐
飼料加工技術教學實訓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以不同身份參與生產工位,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同時又是學生的工作伙伴,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交流較多,能夠及時且動態掌握學生技能的實際情況,在監督、檢查、評價中給予相應的考核,這會激勵學生的參與熱情,取單項考核成績總和的平均值,能較客觀地反映學生掌握技能的情況。
(五)教師的實踐能力得到鍛煉
“打鐵必須自身硬”,具有過硬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專業教師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適用型人才,養殖中心飼料加工技術“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訓給教師提供了技能訓練的機會,教師暗地里也是卯足了勁,以生產技術員的身份指導學生、參與生產,更是在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完善“雙師雙責雙能”。
二、養殖中心開展高職飼料加工技術實踐的不足
(一)教學實訓配套設備不足
養殖中心占地僅170畝,內設牛、羊、豬、雞四個養殖場和一個飼料生產廠,規模小、畜禽數量少,資金僅能滿足基本運行[3],開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踐工位數不足,學生分組輪換崗位進行實訓,設備使用頻率高、耗損大,更新設備難度大,一旦出現維護不及時或損壞,有些實訓項目無法開展,輪換崗位的效率大打折扣,甚至無法正常開展,也就無法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學做”一體化了。
(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手段使用不足
教學實訓雖注重項目的實操性,但在實際實施中因場地限制或基于安全考慮,仍以講授、演示、答疑為主。各組分項目實訓,實施受生產需求或組內學生之間協作不周的影響,使實施過程延長,耽誤進度,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與其他小組正常輪換崗位而倉促實訓,很難保證實訓質量。教師在組織實施中為防止出現輪崗混亂、組間協調無緒、管理難度成倍增加等現象,便于管理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也使學生的主體實踐作用難以貫通落實,教學方法手段顯得單調。
(三)實踐考核形式化,質量較難保證
考核的科學性、系統性能客觀反映學生掌握技能的程度,是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有效手段,更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根本措施。飼料加工技術教學實訓考核中注重實踐考核、輕理論,理論基礎不牢固會影響后續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組內學生實訓水平差異較大,教師為了均衡,給分比較隨意差距不大;有些項目受生產影響而中斷或無法進行,教師則按照之前學生的表現給大家一個平均分,考核有失客觀、公平;個別學生實習參與度不夠,教師圖省事給分偏高,這會影響上進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
(四)教師實訓能力不足
首先,教學實訓的指導教師均為在校的中青年教師,生產經驗不豐富,參與企業運行管理的方法匱乏,很少或沒有經過系統的規范培訓,組織學生生產與教學實訓相結合的漏洞較多,教師僅憑經驗和對工作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其次,養殖中心人員有限,無力安排輔助教師參與實操項目的實施,使指導教師忙完這一小組又忙另一小組,考慮問題欠周全。最后,因生產中有很多不安全的風險點,為加強安全風險防范意識,教師不能完全放任學生獨立完成實操任務,從而影響學生的實訓效果和質量。
三、養殖中心開展高職飼料加工技術實踐的改進建議
(一)教學方法多元化,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
要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就應大力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教學方法和勇于創新精神,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邊學邊做,強化互動協同,方法多元。倡導學生間的經驗交流、互評總結,突出學生的主動性,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并向知識技能深度、廣度及寬度延伸[4]。
對具有安全風險的實訓項目,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首先,充分利用微課、動畫、虛擬、仿真、模擬等教學手段,讓學生熟悉安全隱患的風險點在實操訓練的哪些環節、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遵守哪些操作規程、哪些環節需要大家團結協作才能完成等,之后再帶領學生在實際生產環境中一一對應熟悉并記牢,有必要的話再重復看一遍教學資源,強化安全意識,以確保生產實訓安全。教無定法,重在實用。
(二)加強教師“雙師雙責雙能”培養
開展教學實訓教師必須具備“雙師”素質,養殖中心教師要能生產又能管理,還要有對學生和生產負責的精神,這就要求教師擺脫傳統的授課方式,在真實生產環境中擼起袖子直接干、帶領學生直接做、指導生產直接管,因此要加強對教師實踐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養,如將當前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的制度貫徹落實到位,持之以恒;針對養殖中心開展教師技能專題訓練培訓班;教師之間的技能大比拼、師生技能大賽;邀請企業技術人員帶領教師成長或共同研討;聘用企業技術能手來養殖中心任教等,只要能有效打通“教”“學”“做”之間的壁壘,實現真正意義的一體化教學實訓的方法均可嘗試踐行。
(三)研究一體化考核標準,保證教學質量
考核評價是衡量教學質量優劣的關鍵指標,教學團隊要充分認識專業課程教學實訓要求,制定專業考核標準。首先,規范實踐教學設計,明確知識、能力、素質目標,對每個實訓項目有可觀測、可評價的規范文件(即標準)。實施項目前要讓學生熟悉考核標準(達標要求),并與教師相互督促執行,避免打分隨意或打人情分[5]。其次,為體現考核的客觀公正,考核教師可由兩位指導教師共同評價完成。另外考核中要關注理論功底、團結協作、與人為善等綜合能力,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總之,考核評價必須有規范的標準、多元、客觀的評價,以保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西風,何淑玲.寧夏現代養殖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運行管理探索[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8,39(5):96-99.
[2]陳西風,李生虎.基于養殖實訓中心“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踐運行模式探索[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8(9):29-32.
[3]陳西風,張學禮.寧夏現代農業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的運行方法探索[J].當代畜牧,2018(3):27-29.
[4]黎讓緒.“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在高職院校生理教學中歐冠的實踐研究[J].陜西教育,2017(2):69-73.
[5]康曉明,許冰冰.高職“教學做一體化”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職教學,2014(2):11-13.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