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臣
[摘 ? ? ? ? ? 要] ?中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很重視教育的國家,高校學生干部在各大高校中層出不窮,作為學校學生中的佼佼者,具有多重身份,首先是學習者也就是接受教育者;其次是管理者,不同的職務需要做不一樣的工作;還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組織者、協調者和執行者,起到了帶頭作用的同時還促進了學校的發展,使學校運行更加穩定。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就業已成為很棘手的社會問題,學生的專業素質要迎合社會新時代的要求,同時對高校學生干部也要有創新要求。以就業為主導方向,著手高校學生干部的創新模式進行仔細研究,從而提升學生就業率。
[關 ? ?鍵 ? 詞] ?學生干部;就業;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4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246-02
一、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主要特點
(一)內涵層面的豐富性
在校期間,離不開學生干部這個詞,那么什么是學生干部呢?主要是指團學組織的學生干部、班級或社團等組織的干部,平時能夠參與各種各樣的工作內容,如校內運動會的開展與監管、班級內部事務的管理、社會實踐或者社團活動等組織策劃實踐。隨著我國教育水平和經濟發展,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那么就需要各大高校加強對人才的培養,重視學生的全方面發展,讓學生變得高質全面。學生干部平時生活和學習方面都需要進行嚴格的要求,豐富校園的質量和內涵
(二)實踐層面的周期性
針對干部培養學校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從學生入校開始的形成到成長,最后到成熟階段都有著一定的周期性,在整個過程中指導老師需要針對不同學生干部的現狀進行分析,使學生干部能夠時刻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個人的思想覺悟,增強自己的責任心、心理素質、業務能力以及個人的綜合素質。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干部就需要做好長期的準備,循序漸進能夠更有效地提升所培養的學生干部的能力。
(三)學生干部的工作性質和內容
學生干部的主要任務就是協助老師、服務同學,由優秀學生代表組成,一般通過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擬定條件、公開報名、公開選舉、任前公示、正式任命,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干部選舉透明化、日后進行日常的事務工作的時候能夠更有權威性,更具信服力。學生干部的職責主要由職位決定,日后的發展情況更是由自身情況而定。對學生干部來說,能夠帶來一定的正面影響,如有利于獲得上層資源與信息資源,有利于為升學、就業增加籌碼,有利于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同時還有一些負面影響,如容易對學業造成影響,容易陷入不同群體間的沖突,容易沾染官本位思想等問題。針對學生干部任職和工作等方面,還制訂了倡議書,讓學生干部從最開始就明白自己的重要性回報,更好地為同學和老師服務,也享受自己所應該獲得的回報。
二、現階段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存在的問題
現在各大高校對人才的培養比較重視,學校為社會輸送了很多的專業性人才,這些人才具備優良的品德,他們的能力也格外出眾。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對高校學生干部的一系列培養工作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
(一)培養機制不健全
我們通過對校內學生干部以及老師的談話中發現,有很多任課老師、輔導員、團學指導老師等由于自身的知識儲備和工作能力匱乏,思想和理念的落后等內外因素的制約,限制了學校管理和人才的培養水平,應用到實際的能力稍有不足,甚至出現自顧不暇的情況,這就導致老師對學生的培養不到位,不能有效、系統地進行學生干部的選拔,至于接下來的培養、激勵、考核等環節更是令人擔心。學生干部日常工作中,如果對出現的問題不能夠及時解決的話,對學生的心理會造成一定的壓力和不良影響,甚至會打擊他們接下來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二)“工具式”培養,養用失衡
目前,許多學生認為高校學生干部是一種榮譽,還不能真正地認識到其作用和意義所在,學生干部對高校來說并沒有當作主體來看待,而是將學生干部作為輔助教學和管理的“工具”,學生干部自身的綜合素質在各個活動中很難得到體現,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能力需求也很容易被忽視。對高校來說,如果想要健康持續發展就需要將學生的就業放在關鍵位置,這個時候如果學生干部僅僅有在校期間積累的知識、能力和個人素質等,是不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還需要道德品質、領導能力、寫作能力等方面的協調發展才能夠適應時代的要求,所以說學校的“工具式”人才培養需要進行改進。
(三)學生干部“用工荒”
這一批大學生幾乎都是“95后”和“00后”,生活在高速發展的網絡信息時代,依賴現代化的社交APP等通訊軟件,一部分大學生對事物的辨識能力減弱,主觀意識不強,個人主義強烈并且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很多大學生不愿意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組織上,奉獻精神薄弱、服務意識較差,因此很多高校出現學生干部“用工荒”的現象,這也是主要的一個問題。
(四)形式與內容相對單一
目前對學生干部的培訓形式只有兩種,一是校級;一是院級。除此之外,每次培訓只是利用閑暇的時間,如晚自習、課間休息等,不能讓學生干部體會到培訓的重要性。對學生干部的培養不能夠一蹴而就,也不能要求對其培養的效果很快就呈現出來,因此平時潛移默化的影響十分重要。
(五)目標清晰,團隊協作能力較差
在校內日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學生干部為了高效完成任務而獨自一人埋頭苦干的現象,導致的結果就是一部分學生干部奔波忙碌,另一部分學生沒有事做甚至是掛職。我們能夠分析出目前學生干部的兩個方向,一是具有特別清晰的目標,清楚地知道應該做什么、怎么做;二是團隊意識較弱,集體意識和協作能力不強。
(六)個性鮮明,創新精神凸顯
由于目前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方式都是以孩子自身為主的,所以高校學生干部存在自我意識較強的特點。很多人能夠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并且有勇氣對權威提出異議,表達自己的方式也是越來越多。
三、以就業為目標探析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模式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方向
學生干部是校內比較突出的學生,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結合所學專業的基本發展方向對學生干部進行就業指導,讓他們明確就業方向,定期進行職業規劃以及短時期內的目標制定,指導老師可以起輔助作用幫助學生推薦適合的崗位,主要以就業為導向,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學生干部的帶頭作用,讓學生干部更積極地參與社會工作。
(二)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不論是教學還是工作,都要將學生和學生干部放在首位,以他們的思想、需求等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結束,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對不同的學生要制定適合其發展的培養模式,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思想狀態的學生干部開展適合的培訓,一些小組或團體活動能夠增強他們的合作能力;定期舉行志愿者服務活動,讓學生干部潛移默化地培養服務和奉獻精神。
(三)培養學生干部的工作實踐能力
很多高校的學生干部都清楚的認識到在校期間熟練掌握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在步入社會之后能夠更好地投入工作。學校通過和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系能夠把優秀的學生干部直接輸送到企業內進行實習和正式工作,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早一點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企業還能夠減少用人成本。通過加強校企、黨團結對共建,為雙方提供了有效保障的同時更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四)建立學生干部導師小組制
學生干部小組制就是指以指導老師為根本,組內成員由指導老師、校內優秀老師或黨政干部組成,針對該專業或是熟悉的學生干部進行思想品德、專業學習、科研實踐、身體心理素質等多個方面進行詳細了解,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強調學生干部的科研實踐能力,使學生干部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共同發展,為以后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統籌規劃三級培養模式
想要讓給學生干部更好地為學校服務,學校需要先讓學生受到良好的培養教育。學生干部的培養直接關乎到未來走入社會的人才質量,學校應該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在課堂設置、第二課堂、能力提升等多個方面進行規劃,這樣有利于學校對各個層次的學生干部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既然已經成為干部,就說明相對于其他學生來說多了一些主動性,學校可以給學生干部提供平臺,讓他們能夠在活動中創造并發現自己的優缺點。二級學院下的各個班級可以開展活動,爭取做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提升,這樣的培養體系能夠很好地保證學生干部培養的特色和統一。
總之,學生干部在校期間應該不斷提升自我價值,以就業為目標,站在新時代高校就業的前端,積極開闊視野。培養優秀的學生干部對學校的文化建設有很重要的意義,希望學生干部能夠為社會主義建設真正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辛立章,周國橋.基于“青馬工程”的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模式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4).
[2]朱春花.高校學生干部“四級”培養模式的開發與實施:以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才智,2017(6):104,106.
[3]孫玲.按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下院系學生黨支部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6(9):45-47.
[4]楊康平.“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模式創新淺議[J].求知導刊,2017(24):55-55.
[5]李光富,李姍姍.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模式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31(6):26-27.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