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
[摘 ? ? ? ? ? 要] ?教育是立國之本,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教育與國民生存發展息息相關。在我國當前教育階段劃分中,學前教育階段的重要性正在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幼兒教育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重要而特殊的階段,更是學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教學標準的制定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以及幼兒保育和教育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方法,增強本專業學生在社會上的就業競爭力。
[關 ? ?鍵 ? 詞] ?幼兒教育;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教學標準
[中圖分類號] ?G610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094-02
隨著中國國力的迅速發展,人們愈來愈深刻地意識到,教育是立國之本,是民族興旺的標記。其中,幼兒教育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前面與0~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后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階段,更是學前教育的重中之重。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幼兒教育能夠為基礎教育打下堅實基礎,為學生今后在學校中的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甚至是終生教育奠定基礎。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旨在培養兒童身心健康及教育發展領域的工作者和專業人員,該專業的發展指對保持和促進幼兒健康發展,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求而進行的系統性教育活動,對促進幼兒的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功能和價值。因此,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發展愈發得到人們的關注。
一、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教學標準的基本要素
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教學標準是指導和管理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筆者認為,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教學質量的重點和核心在于課堂教學與實踐,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本專業的教師如何把教學標準落實到實際教學中。一個完整的“教學標準”必須具備三大基本構成要素: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其專業精神。教師是落實國家教學標準最可依靠的關鍵力量,而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具有其專業的特殊性:在課堂中,他們是本專業的學生;而在實踐中,他們是教師,二者身份存在一定程度的轉換性。幼兒教師既要重視在課堂上培養本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又要在實踐中培養其實際操作的專業能力,并在日常的教學與實踐培訓中不斷塑造其職業道德和專業精神。
(一)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
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包括核心課程、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系統設計、實訓課程三大模塊。在教學標準的制定中應注意將專業課的系統學習與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系統結合起來。
應設置各具特色的模塊式課程。幼兒教師教育課程結構由模塊化的形式建構,內容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營養學、運動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每個課程模塊由若干學習單元組成,如核心課程包含幼兒教育理論與實務、幼兒心理發展、幼兒英語口語、嬰幼兒衛生與保健等。這些課程模塊共同組成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的課程方案。這些課程的系統學習,使本專業的學生能夠全面而系統地了解本專業的學習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二)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與專業精神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苯處熓墙逃ぷ鞯闹袌粤α浚變喊l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在培養學生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相關理論知識,更多的是要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在對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學生的教學標準制定過程中,我們更加需要重視師德的培訓和專業精神的培養。
所謂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的學生就業途徑廣,無論是從事幼兒教育、幼兒營養健康研究和管理工作,還是在幼兒健康管理機構、幼兒教育機構、早教育嬰機構等部門、公司等從事相關工作,都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幼兒來說,他們不僅僅是保健員,更是教師,因此師德是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的學生最基本、最重要的職業準則和規范。對本專業的學生來說,師德對其在幼兒保健和教育工作中具有激勵、指導和約束作用,能夠促進生活安排、游戲與教育活動、保育和班級管理等活動更加規范和良好地開展。因此,在對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師德的培訓工作應該放在首位。
同時,專業精神的培養對本專業的教學來說意義重大。不少人對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的認識度不夠高,甚至認為其只是培養高級保姆,因此致力于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與培養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精神迫在眉睫。培養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精神重點在于培育其在從事幼兒保健相關工作時具備的特定的思想信念與道德品質,以及職業特性、職業作風和職業態度。在對幼兒健康與管理專業學生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注意讓其知道并理解專業理論知識,更要注意培養其在實踐中所必需的專業能力、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個性心理品質方面的專業精神。
二、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教學標準建設的基本理念
(一)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教學的標準是一種綜合性、整體性的標準
幼兒教師的專業標準是其知識、能力、品德、人格等的綜合標準,是各方面素質的綜合體現。對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一個方面符合標準,不能表示其整體符合標準;一個方面表現優異,不能代表其綜合質量高。因此,本專業教學標準的制定要充分考慮幼兒教師質量標準具有綜合性和整體性的特點。在制定相應的課程設置過程中也應遵循該原則,促進本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提高。
(二)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教學標準是一種動態性的標準
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始終處于不斷成長、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中。在制定本專業的教學標準過程中要始終意識到該專業學生的成長過程是由學生成長為新教師,由新教師到比較有經驗的教師,再到經驗很豐富的專家型教師,是一個動態的成長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新教師經由職前培養、終身專業訓練,不斷習得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逐步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過程,是從一名新手逐漸成長為具備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的成熟教師并實現可持續專業發展的過程。因此不僅要關注本專業學生現有能力的強弱,更應該關注其在未來的幼教職業生涯中職業能力的持續發展。
(三)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教學標準是一個文化性的標準
幼兒教育與發展具有特殊性,幼兒教師必須具備能夠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和素質,能夠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幫助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等基本要求。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教學標準的制定要充分考慮本專業的教育文化,同時也兼顧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科研創新精神與意識,與培養合乎社會要求的幼兒教師的需求相吻合。
三、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教學發展的不足及建議
(一)課程設置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脫節,實用性不高
本研究調查中發現,部分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課程知識內容頗有改進和上升的空間,不少學生反映很多書本上關于概念性和理念性的知識內容較為陳舊,且教師在講授這部分的內容時多采用講授法,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在學習此類專業知識類課程的積極性不高,這樣會導致本專業學生很難將書本上的知識掌握和理解,并且不利于其在幼兒保育和幼兒教育工作、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在本專業的核心課程幼兒教育理論與實務中,應該更加注重學習內容的實用性,幫助學生掌握教育和幼兒教育的基本理論和規律,樹立正確的教育,能夠指導幼兒教育機構和家庭進行科學的幼兒教育實踐活動,并且能夠對早期兒童的教育活動和發展水平進行較全面和科學的評價。做好充分的理論學習基礎工作,為學生在實踐中的學習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在幼兒心理發展課程中要更加注意課程設置的實用性,幫助本專業的學生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充分注重幼兒心理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展的趨勢,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盡可能地安排學生去幼兒園、早教機構實地進行實踐,以培養其解決幼兒教育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教育創新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不靈活
筆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不少幼兒健康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反映理論課教學方式比較死板,加之理論課的內容枯燥,學生真正理解的內容不多,課堂上的理論教學收益性較小。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有其特有的獨特性,本專業的實踐性更強,這就要求幼兒健康發展與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僅需要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更要有能夠將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的能力。所以,本專業的教師在教授專業理論知識時,無論是在教育內容還是教學方法上都要根據本專業的特點,采用講授法、模擬訓練多媒體課件教學法、錄像教學法、一體化教學法等方法進行教學,通過討論、答疑、案例分析等活動,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教育和幼兒教育的相關內容。理論教育與學生實踐相輔相成,學生去幼兒園、早教機構實地觀察和記錄幼兒的心理和行為特點,熟悉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提高對幼兒和幼兒教育的興趣和情感;幫助學生掌握運用心理學知識觀察和分析幼兒行為的能力、解決幼兒教育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教育創新的能力,為將來從事相關的早期兒童教育工作以及學習其他專業課程奠定基礎。
(三)重視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
幼兒健康與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不僅是大學生發展素質教育的迫切需求,更是促進本專業學生就業的客觀要求。幼兒保健教育與市場接軌,當下大環境,各幼兒園及培訓機構已經向本專業培養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嚴格的要求。因此本專業的課程設置除了相關理論與實務等課程外,還要注意開展相關的美術、舞蹈、聲樂類課程,培養學生藝術教育的能力;開展幼兒園班級管理課程,培養學生幼兒園管理的能力;開展幼兒國學啟蒙課程、幼兒游戲與指導課程以及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等課程,培養本專業學生幼兒教育科研能力、國學啟蒙教學能力、幼兒園教育活動與設計等能力。促進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學習和習得并實現可持續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張愛玲.聯合家園社區促進幼兒健康發展探研[J].成才之路,2018(6).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