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哲 虎東霞 趙龍
[摘 ? ? ? ? ? 要] ?通過對新疆20余家企業就新疆道橋專業學生滿意度調查問卷分析,企業反饋現在的學生普遍吃苦耐勞和敬業精神不足。而通過對新疆高職院校的200多名學生調查問卷,結果發現現在的學生缺乏的就是“工匠精神”的品質,就如何將“工匠精神”與新疆道橋類專業教學相結合,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滲透工匠精神進行研究,采取專業課程考核評價辦法及學生素質測評的評價辦法對學生的工匠精神評價進行量化,通過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進而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培養適合新時代道橋方面的高科技人才,讓職業教育助力新疆交通發展。
[關 ? ?鍵 ? 詞] ?工匠精神;高職院校;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106-02
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提出:職業教育要為社會提供兩個公共產品,一個公共產品是在全社會通過職業教育弘揚工匠精神,一個公共產品是提供大量的大國工匠。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制造強國和交通強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過程中離不開工匠精神,在邁向交通強國過程中離不開道橋方面的高科技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新疆篇章。作為培養面向生產、管理第一線的高科技人才的新疆職業院校,為社會輸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科技技能人才,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中的一環,更是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舉措。
一、學生工匠精神現狀
目前,由于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人們普遍存在心浮氣躁的現象。尤其是當代大學生,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做好一件事情真的不太容易。而目前我們缺乏的就是這種認認真真做好一件小事,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
通過對新疆高職院校的200多名學生就工匠精神的認識問題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現在的學生普遍靜不下心來,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缺乏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精神,對職業缺乏認同感。主要原因是隨著科技進步和發展、科技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現在的學生更傾向于快餐式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普遍心浮氣躁,做事情缺乏耐心、恒心及鉆研精神,對職業的認同感低。
二、國內外工匠精神品質現狀
近年來,國內對工匠精神進行了一定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內涵及思想政治層面,在后續研究中要重視工匠精神在專業教學中的滲透、定量評價及工匠精神培育的實證研究。
在國外,有很多制造業強國在職業教育中非常注重塑造和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許多一流的職業院校,其聲譽絲毫不亞于綜合性大學。德國職業教育的基本職業精神是必須一絲不茍地照操作規程辦事,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嚴謹、負責的態度,為“德國制造”的高質量打下基礎。日本職業教育的對象廣泛,涵蓋學生和社會上的各類人員,其產學合作的模式將技術人才的培養細化到不同的層面和方向,國家在制度設計上給予充分的保障,不僅提高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更重要的是確保職業教育的整體質量。瑞士的職業教育主要采取“學徒制”的培養方式。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三、“工匠精神”的培養
“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對學生而言,主要培養學生認真做事、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職業的認同感。“工匠精神”的培養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全方位覆蓋,是一個逐步滲透、潛移默化的過程,是一個從認識層面到認同層面的過程。通過實踐,發現從素質教育入手,在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滲透教育,通過考核對工匠精神進行量化,取得了一定的培養效果。
(一)“工匠精神”課堂教學全方位覆蓋
“工匠精神”教學全方位覆蓋。貫穿于課前五分鐘素質教育、專業課教學活動及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搜集“工匠精神”故事集,利用課前5分鐘時間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對“工匠精神”進行滲透式培養。通過國內外工匠精神具體事例的講述,使工匠精神能夠逐漸入腦入心,進而影響學生的行為、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引入身邊故事、感人的專業案例,使學生認識到工匠精神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并不是紙上談兵,它就在我們身邊,它是一種精神,它是做人做事的行為規范,可以指導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讓大家意識到工匠精神不只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收獲。
在專業課程教育教學活動中引入“工匠精神”,通過專業相關案例,引導學生認識擁有工匠精神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企業,是一種“雙贏”的好事。對道橋專業的學生,其工作性質決定了需要具備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通過引入代表性專業案例,使學生在對自己專業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逐漸熱愛自己的專業。借助榜樣的力量,可以使學生樹立目標和信仰,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培養學生的職業身份認同。同時在專業課程綜合考核評價過程中將工匠精神列入素質考核分值,定量對工匠精神進行考核,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引入“工匠精神”,在理論上讓學生有所認識,在思想上有所提高,進而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及專注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及職業認同感。
(二)“工匠精神”課外教學全方位覆蓋
“工匠精神”貫穿學生的生產實習、技能競賽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成立生產實習培訓小組,從跟崗實習學生中挑選優秀學生,為下一屆學生做生產實習經驗交流報告,主要交流作為道橋人所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及個人親身經歷,由于同齡人溝通起來無障礙,彼此之間更容易取得信任,交流效果很好。經過經驗交流,確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和愛崗敬業精神。同時在學生生產實習中列入工匠精神(敬業精神)考核項,使其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在學生技能競賽中、考核評分標準中列入“工匠精神”的分值,更加注重考核學生實驗數據的精確性及實驗細節的掌握情況,效果較好。
(三)“工匠精神”貫穿于學生的文化活動
“工匠精神”貫穿學生的文化活動中。“工匠精神”的培養是一件急不來的事情,需要潛移默化,從身邊小事開始,尤其在學生的日常文化活動中更要時刻滲透工匠精神。組織學生開展“我身邊的工匠精神”演講故事大賽。通過學生對一個個貼近生活、身邊故事的講述,在鍛煉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同時,更加促進學生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及認識的深入,“工匠精神”離我們并不遠,就在我們身邊。組織學生觀看“大國工匠”視頻、“匠心”視頻,讓學生對工匠精神從認識層面逐步過渡到認可層面。組織學生參觀道橋學院“史展館”,使學生更加了解道橋學院的發展史,使大家認識到工匠精神成就了我們新疆交院的道橋,使大家意識到工匠精神是一種傳承,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底蘊的傳承。
四、結論
1.工匠精神的培養需要細致入微,應該從學生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入手。
2.工匠精神的培養課內課外全覆蓋,尤其對道橋專業的學生,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十分重要。
3.工匠精神不僅僅是國家、社會以及企業的需要,更是我們新疆道橋專業青年大學生的需要,是邁向交通強國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參考文獻:
[1]關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多維解讀[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53-62,190.
[2]楊萌.職業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研究現狀與反思[J].教育科學論壇,2017(12):25-29.
[3]傅貽忙,羅小玲.高職大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創新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市場,2017(34):213-215.
[4]江雪.對我國工匠精神缺失的思考[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2):51-53.
[5]郭彩芹.工匠精神之于設計教學的啟示[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6]薛薇.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助力高職學生成長[J].改革與開放,2018(3):131-133.
[7]劉暉.工匠精神培育和高職課程教學改革[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3):51-53.
[8]閆紅燕.重續工匠精神及其在新時代的弘揚與培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7(13):182-183.
[9]施玉梅.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內涵及培養路徑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8(1):10-15.
[10]尹小梅.“工匠精神”引領下的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5):259-260.
[11]湯艷,季愛琴.高等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3(1):142-148.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