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坤 蔣彩虹 王斌 倪永清 史學偉 周紅
[摘 ? ? ? ? ? 要]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強調學生的主導作用,教學活動應該為培養學生特定能力做貢獻。分析OBE模式下對食品微生物學教學提出的要求,提出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所要進行的改革與探索的一些合理化建議,為培養能勝任有關食品微生物領域工作的學生奠定基礎。
[關 ? ?鍵 ? 詞] ?OBE;食品微生物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034-02
OBE教育理念又稱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或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最早出現于美國和澳大利亞20世紀80年代的基礎教育改革,提出后很快得到了人們的重視與認可,并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它代表了專業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清晰地聚焦和組織了教育中的每個環節,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預期的結果。[1]1994年美國學者Spady W.D.撰寫的《基于產出的教育模式:爭議與答案》一文中對該模式進行了探討[2],把OBE定義為“清晰地聚焦和組織教育系統,使之圍繞確保學生獲得在未來生活中獲得實質性成功的經驗。”西澳大利亞教育部門把OBE定義為基于實現學生特定學習產出的教育過程,并指出教育結構和課程被視為手段而非目的。學生產出驅動著教育系統運行,如果教育無法為培養學生特定能力做出貢獻,它們就需要被重建[3]。
《華盛頓協議》各成員國(或地區)大多數采用OBE的認證標準,將學生表現作為教學成果的評量依據,并以促進專業持續完善作為認證的最終目標。各會員國認證規范追求其實質相當的(Substantially equivalent)內涵。[4]中國于2016年6月2日正式成為《華盛頓協議》成員國。依照“國際實質等效性”原則,在全國不斷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證制度,有利于我國構建工程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培養工程教育人才、保障我國工程教育國際互認、提升國際競爭力。我國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198所高校的846個專業通過認證,分布于機械、化工與制藥等21個工科專業類,計劃2020年實現所有專業大類全覆蓋。
一、食品微生物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內容滯后,缺少對專業研究前沿領域的了解學習
食品微生物學涉及病毒、細菌、真菌多種微生物,除研究這些微生物的一般生物學特性外,還探討它們與食品有關的特性。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微生物的研究手段層出不窮,組學技術、殺菌技術、微生物發酵技術等與食品微生物相關的技術都在不斷向更高水平發展,然而課本知識更新速度總是落后于專業發展速度,有些教材的內容與最新研究結論存在矛盾;教材中引用的參考數據年份太早,遠不能反應目前的現狀;教材中缺少對微生物研究相關儀器設備的介紹,加上微生物學是一個仍在不斷更新發展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需要高校教師緊跟研究前沿來減輕教學內容的滯后情況。
(二)教學方法單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主動性不強
目前,高校基本普及了多媒體教學,但是多媒體課件基本以幻燈片為主,在版式上又以文字搭配簡單配圖為主,教授知識按照書本目錄逐條講解,教師單方面的教授,缺乏課堂上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學生在課堂上把注意力放在記憶教師提到的知識點上,缺少主動思考,加上缺乏結合視頻、文字、圖片結合的生動教學方式,學生面對課本眾多的原理、定義和知識點,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教學效率低,最終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能力不高
食品微生物學這門專業課程要求學生系統掌握食品微生物學的基本原理,學習食品相關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生長繁殖規律、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微生物分類、生態和遺傳變異等理論。同時還要求具備應用微生物學的原理指導相關食品生產的能力。可以說要求掌握的知識點是比較多的,單一地依靠課堂教學并不能面面俱到,教師需要把大量時間用來介紹基本的原理與最常見的微生物技術手段等基礎知識,這就導致了沒有時間對最新的研究成果進行介紹,比如,課本中常見的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基因突變和誘變育種、基因重組和雜交育種等相對技術手段比較新的內容大多在教學中都只能淺嘗輒止,而這些弊端的出現應該依靠學生在課前的自主學習來解決,但是目前高校學生存在自主學習能力不高的問題。
(四)實驗教學環節薄弱
微生物學的發展經過了經驗階段、形態學階段、生理學階段、生物化學階段和分子生物學階段,其整個發展過程就是在實驗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中得到推動,可以說微生物學是一門依托各種實驗技術為基礎的科學。食品微生物學在實驗教學上要求學生掌握食品微生物分析的一般方法,具備控制引起食品腐敗、導致食源性食物中毒的有害微生物的專業素養,要求學生掌握實驗室常用儀器設備和藥品試劑的正確使用方法,掌握當前可用的食品微生物檢驗標準的查詢與使用,需要學生掌握食品微生物檢驗中代表性指標(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霉菌)檢測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并能獨立完成食品微生物檢驗綜合性實驗與實訓。然而受限于實驗室物質及經濟條件,實驗的安全性和課程時間安排等原因,在實驗教學中學生并不能熟練掌握整個實驗流程,許多課本中介紹的實驗技術無法實施,實驗是一個把課本知識從理性認識上升到感性認識的過程,但是學生在實驗中容易忽略對實驗細節的把握與主動思考,操作不規范,動手操作能力較差導致實驗失敗比較常見,試驗后對失敗原因的查找分析也常被忽視,同時企業工廠需要的微生物發酵技術能力和嚴格按照國標要求對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的實驗檢測能力的培養也在實驗教學往往處于比較薄弱的地位。OBE教育理念強調教學活動應該為培養學生特定能力做出貢獻,切實提高學生的微生物實驗能力將是食品微生物實驗教學成敗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