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越
摘? 要:大學生身體健康是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也是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大學生必須有強健的體魄為學生生活和工作提供基礎條件。通過對在校大學生身體鍛煉和身體素質問題的研究,認為當前大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不高,缺少體育鍛煉意識而且體育鍛煉習慣不好。針對這些問題,必須從教育觀念、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以及習慣等多方面入手解決,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身體素質? 影響因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a)-0082-02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對于大學生來說必須有強健的體魄為學生生活和工作提供基礎條件。從當前大學生群體發展情況來看,身體素質卻是最薄弱的地方。在本文中,以1000名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方法的方式收集了相關資料,并分析了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情況以及影響因素,最后為解決大學生身體素質問題提出了對策。
1? 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調查分析
通過本次對1000名在校大學生的身體狀況調查發現,有將近70%的大學生并沒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對于身體素質情況沒有給予足夠重視。40%的學生認為在上大學以后,明顯感覺身體素質在下降,主要是因為缺乏體育鍛煉,比較懶散。僅有少部分學生表明自己在大學生期間能夠堅持鍛煉,一方面是為了保持身材,另一方面是為了提升身體素質,這部分學生主要以男生居多,經常會參加籃球運動、足球運動等。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才是學生主要“工作”,大多數時間都放在學習上,認為鍛煉身體應該在體育課上進行,但是體育課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能夠提供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身體素質水平整體不佳,甚至個別學生“體弱多病”。
2? 影響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因素
2.1 大學生缺少鍛煉意識,沉迷電子產品
數據研究顯示,大學生群體中有將一半比例的學生缺少鍛煉意識,或者有鍛煉意識,但并未付出于行動,加上很多大學生將時間都放在電子產品上。比如沉迷于游戲、刷微博、看視頻,甚至花費大量上課時間用于電子產品上,還有一些學生“挑燈夜戰”追劇、追星,體育鍛煉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同時,大學生剛從高考的壓力中走過來,大部分學生想在大學輕松一下,而且有學生片面的以為大學生學習會輕松很多,壓力少。在這種放松的心態下,“人手一機、手指操”就成為當代大學生普遍的現象,能夠認真坐在教室里看書、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屈指可數[1]。
2.2 客觀因素影響
通過對在校大學生的實地調查發現,個別高校中并沒有建設室內體育館,很難學生提供舉行大型體育活動的場所,局限性較大。一旦遇到雨雪天氣、霧霾天氣等學生無法進行體育運動。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本身缺少建設室內體育館的經費,另一方面是高校領導對于室內體育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這也是當前影響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原因,是高校需要重視解決的首要問題。
2.3 大學體育課缺少趣味性,教學模式單一
在大學生期間,體育課為學生提供了一些體育運行的時間,是激發學生運行興趣、學習體育知識的重要方式。為了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必然要求體育課有一定娛樂性與趣味性,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體育課并未達到預期的娛樂性與趣味性要求,比如在課堂教師仍然以跑步的方式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這也成為大學生身體素質逐漸下降,體育教學效果不樂觀的又一原因。
2.4 高校體育鍛煉資源匱乏
近年來,各大高校規模不斷壯大,招生數量也呈現迅速增長的趨勢。在這種情況,很顯然高校原有的體育設備、體育鍛煉場地、器材等很難滿足實際需求。同時部分高校并沒有做好體育經費預算,在體育教學方面投入的經費較少,不僅影響正常體育課教學,也很難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鍛煉器材和場地,極大的打消了大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2]。
3? 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對策
3.1 高校需要轉變教育觀念
從當前大學生身體素質現狀考慮,高校應該轉變教育觀念,以素質教育為指導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針對大學生身體素質不斷下降的現狀,高校和教師都應該意識到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將素質教育理念滲透到體育教學中,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加快教育觀念的改革[3]。
3.2 增強大學生健身意識,提升身體素質水平
當下,大學生身體素質不斷下降已經成為社會常態,是學校、教師和家長十分重視的問題。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與學生在高中時期體育鍛煉有著很大關系。在高中階段學生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很多教師也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剝奪了體育課的時間。長期以往也會讓學生形成一種體育課不重要、可以不上體育等的片面思想,導致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育鍛煉意識淺薄。而且在上大學以后,學生自認為沒有高考的壓力,就可以徹底放松身心,不僅體育課不按時上,甚至一些專業學科都不愿意參加。在長期惡性循環中,學生必然會養成不好的學習和鍛煉習慣,體育意識缺乏,從而影響身體素質。
3.3 優化體育課程內容設置
為了激發大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和形成體育鍛煉意識,高校應該重視在體育課程內容方面的優化,從學生角度考慮,充分利用大學生心理和興趣特點,創設有針對性和有趣味性的體育課程。比如近年來在高校中大力推行的太極拳、健美操、瑜伽、跆拳道等等體育項目,都是很容易吸引學生參加的項目,取得的效果也比較理想。同時,在很多高校中也開始組建學生俱樂部、社團,這些都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的,還有一些體育項目是選修的,學生可以選擇多種多樣的體育運動,從而鍛煉自己的身體。在這方面高校可以從經費和器材方面給予支持,促進俱樂部和社團等的有效發展。此外體育課時安排上,高校應該適當的增加一些體育課時,重視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還可以將體育課平時表現、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等作為體育課程教學評價,以此來不斷完善體育課。
3.4 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大學生必須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能夠自覺的安排好體育鍛煉時間,才能在提升身體素質方面起到實際效果。針對這一問題,首先要引導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及電子產品帶來的危害,只有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其未來發展和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才能使后期的教學活動開展以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打下基礎。尤其是大學生相對高中階段,空余時間比較多,玩手機就成為主要的“工作”,教師、輔導員以及學會生都應該發揮監督管理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積極和體育鍛煉的學習氛圍,才能強化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提升身體素質。
4? 結語
總之,當前大學生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提升身體素質,為國家的發展培養具有過硬的身體素質、過硬的專業實力以及綜合素養的優秀大學生,已然成為高校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程涵,夏高艷.大學生身體素質影響因素及對策[J].管理觀察,2018(15):128-129.
[2] 陳雪燕,孫海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對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J].體育科技,2017,38(3):122-123.
[3] 顏非非.影響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因素的調查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5,37(5):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