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彥
摘? 要:在高中體育專業學生的教學過程中,校方往往只重視其體育成績和文化課成績的提升,卻經常忽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然而這種長期忽視的情況也導致高中體育專業學生在心理層面產生了系列問題。本文聚焦于高中體育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具體分析相關問題及其成因,并針對性的提出系列解決措施,為高中體育生培養健康的心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專業? 學生?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8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a)-0128-02
1? 高中體育專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不良成因
在高中體育生學習和培養的過程中,伴隨著體育專業課和高考文化課的壓力與日俱增,其自然也會產生許多心理問題,特別是高中生尚處在心智由發育轉向成熟的階段,這種心理健康的問題更值得學校和教師層面進行關注,總結起來,高中體育生心理健康問題大致如下。
1.1 學習沖突增大其心理壓力
所謂學習沖突問題是每一個高中體育生都會面臨的問題,一方面在體育成績的取得上,隨著學生整體身體素質的提高,能否達到體育考核的標準,能否在此基礎上取得優異成績,成為了許多體育生在通過體育特長進行選拔時所回避不了的話題,因此許多學生會更加努力的訓練體能,為專業成績的提高而刻苦努力,但另一方面伴隨著體能訓練的加強,學生自然會忽視文化課的學習,這也就產生了專業課與文化課的極大沖突。如何協調二者的學習鍛煉,如何才能解決這種沖突,自然就成了許多高中體育生面臨的第一大難題。長此以往,會有部分學生陷入體育成績無法明顯提升,而文化課又怠于學習、難以精進的困境,這無不給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巨大影響,這種重壓如果不能有效協調,也必將會深刻影響著體育生兩方面成績的提高。
1.2 消極性格成為其心理障礙
體育生在日常鍛煉和迎接考核的過程中,除了自身要掌握一些體育應試技巧,更要具備一定的體能涵養,才能使自己不被落下,因此教師往往會加強其體能訓練,但筆者發現,在這種高強度的日常體育訓練過程中,體育生的性格養成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高中體育生同時面臨著文化課成績和體育成績雙過線的要求,并且大部分同學的文化課并不是足夠優秀,此外他們還將面臨著特殊的社會就業壓力等等,這些種種因素都會影響著體育生的心理健康,更多時候會讓其在性格養成方面缺乏自信心,重壓之下缺少對自己意志品質的磨練,在體育訓練過程中,面對一些技術要求較高的環節也會產生害怕和恐懼的心理,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導致部分高中體育生的性格養成有有所偏差,特別是在這種青春期的成長過程中,性格養成也是影響他們心理健康的另一原因。
1.3 家校氛圍加重其心理負擔
通過筆者的實踐調查發現,體育特長生的生活氛圍也是影響其心理健康的另一原因,這種生活氛圍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分別是師生關系問題、同學關系問題和與父母的關系問題。然而造成這種生活氛圍緊張的原因,大多和自身的體育成績或文化課成績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有關,因為成績下滑或落后,加之老師和父母的急切心理催化,如果此時老師父母使用的教育方式不當,那么極易在師生或家庭之間形成一種緊張的關系,在表面上可能會演變為對抗性沖突,但是在這些學生身上則會變成其內在的心理壓力,嚴重者還有可能對其產生心理扭曲。此外由于日常交往又是高中生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當這些體育生在面臨學業與專業的雙重壓力時,在與師生、同學或者父母相處中又不能得到有效的排解與寬慰,如果持續下去,這種帶有緊張情緒的生活氛圍往往也會給高中體育生的心理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2? 高中體育專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措施
正因為高中體育專業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著較多問題,因此對這類群體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著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所以教師,特別是專業訓練教師要重視對高中體育生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不斷探尋這種教育措施,以期學生在心理層面達到健康狀態。
2.1 開展相關專題講座和課程教育
作為對高中體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在學校教師這個層面要注重資源的利用,盡量多地為體育專業學生開設一些與心理健康相關的講座或主題班會,必要時可以增設一節相關課程教育。要為他們分析當面臨專業課與文化課沖突時該如何解決,譬如在加強專業訓練時,可以在閑暇時適當背誦一些文化課知識,或者背背英語單詞,形成文化課積累。在日常,還可以請一些優秀的學長學姐進行現身說法,幫助這些學生解疑答惑,合理的化解文化課和專業課的沖突。同時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卸下沉重的思想包袱,先不要去考慮雙通過的困難程度,并給予必要的激勵,幫助他們一步一步堅實的迎接雙考試的挑戰。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助這些高中體育生在心理層面有所寬慰,通過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為他們舒緩壓力。
2.2 在教育層面注重其性格培養
通過實踐教學發現,在這些體育生中會有部分學生存在著消極性格的趨向,雖然這并不普遍,但是教師在對他們進行教育,特別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也要注意對他們的性格培養。雖然體育生在訓練過程中必然會受到挫折,教師應該堅持“鼓勵為主、批評為輔”的方針,在確??梢赃_到教育效果之余,多對同學進行鼓勵激勵,他們尚處在高中階段,心智仍在一步步發育的過程中,因此教師的言傳身教會對這些體育生產生著極大的影響。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時,要多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盡量在合理范圍內進行放大,幫助學生,特別是為那些存在著消極情緒的同學增添信心,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更好地去迎接未來的挑戰,真正把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完善。
2.3 加強家校聯動,形成有效溝通
在推進高中體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家校聯動,形成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有效溝通,通過家校之間的積極配合,才能夠更好的幫助這些體育生緩解壓力,為其營造一種和諧氛圍,幫助他們培育健康的心理。具體來說,教師與家長之間要形成一種常態化的溝通機制,這里的教師既要包括體育專業指導教師,又要包含體育生的班主任。三方可以通過微信聊天或者不定期面談等方式加強溝通,同時在溝通之余,教師應適當寬慰家長,不要給孩子這么大的壓力,讓家長在高中教學的關鍵時期更多地為學生進行分壓。只有這樣,才真正能實現對高中體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貫通,既加強了學校教育,又加強家庭教育,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覆蓋。
因此,在對高中體育生的教育培養過程中,除了要提高他們的體育成績和文化課成績,更應當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只有當這些學生在心理層面卸去負擔、健康成長,才能夠更好的作用于體育成績的提高和文化課的學習,真正為學生日后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學深.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7):70,72.
[2] 楊兆恒.高中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J].體育師友,2018,41(5):60-61.
[3] 陳慶偉.淺談普通高中體育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4):246.
[4] 黃上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增進學生心理健康之我見[A].教育理論研究(第六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