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以2006年冬奧會以及短道速滑世錦賽研究方向,去分析我國與韓國女子分別在500m、1000m的比賽狀況、對于比賽的整體部署、還有兩國選手的實力分析,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我國的短道速滑人才培養上提供發現,為了我國這一事業發展做出努力。。
關鍵詞:中韓兩國? 女子短道速滑選手技戰術? 特點的對比剖析
中圖分類號:G862.9?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a)-0213-02
在2006年的都靈冬奧會中,我國短道代表隊在賽場上努力發揮出個人最好的成績,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獲得1金1銀3銅一共五枚金牌的好成績,在總排名中居于第二;韓國則以6金3銀2銅共計11枚獎牌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再往前回顧上一屆比賽,當時賽況的格局是金牌總數中國、韓國、加拿大并列第一,獎牌總數我國高居第一位。但是在2006年卻出現韓國一枝獨秀的現象,這一現象需要我們深思。為了我國短道速滑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分析韓國選手技戰術是十分必要的。
1? 探究的對象與方式
1.1 探究的對象
主要對2006年的都靈冬奧會和2006年的美國明尼阿波利斯世界短道錦標賽女子500m以及1000m單項比賽的中韓人員作為探究的對象。
1.2 探究的方法
通過去觀察在比賽中的錄像帶,反反復復對記錄進行研究,與我國短道速滑選手進行對比、分析,對比兩者之間的技能、技巧以及團隊之間的差異。通過搜集韓國短道速滑選手的資料文獻進行研究。
2? 得出結論并進行分析
短道速滑是近些年來剛剛興起的競技項目,他的比賽規則是這樣的:首先進行小組賽,比賽前兩名者可以進入下一輪,一直到最后分出名次。這里要補充說明一下,此項目在冬季奧運會中單項是有比賽男女各三項,在世錦賽中有男生女生分別四項,而本文僅僅是探究兩個大賽的500m、1000m單項賽事,以他們為例子進行分析、研究。
2.1 重新分析2006年冬奧會與世錦賽的比賽狀況以及獲獎情況
從整理的資料中,可以看出我國選手王蒙在兩大賽中的500m競賽中,她是十分具有技能能力的,在兩個世界級的大賽中都獲得冠軍,說明實力不容小覷,在觀察中我們發現她的起跑能力很強。剛開始的速度極快,而且爆發力也十分突出,技術上也十分穩定。在這個比賽項目上我國選手付天宇的能力也不錯[1]。
在1000m的比賽中,韓國的陳善在后一段的爆發力也十分驚人,技巧上的運用也十分成熟,可以從外道超過在他前面的許多選手,并摘得雙冠王。并且韓國還有幾位選手同樣具有這樣的能力,比如說像崔恩景、卞千思一樣十分厲害。從上面的兩個比賽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500m中我國選手發揮的可以,技能運用上也十分熟練,可以說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在1000m的長距離項目上,韓國選手實力非常強大,優勢也十分明顯,中國、韓國選手各占領半壁江山,但是在某些滑跑的小細節上還有動作的組織上兩個國家的運動員各有特色。
2.2 中、韓選手技戰術特點
根據以上兩大賽事,經過我們的反復推敲、研究觀察中發現,我國的女性運動員大多數還是使用傳統滑跑技術,在技術的使用上十分熟練,在彎道技術上還是采用直道快速蹬冰,使用這種方法去提高加速度,并且采用速度的慣性去完成彎道的支撐滑行,在這里要注意的是彎道行走的軌道以及線路每一次都差不多,彎道滑行的速度直道滑行的速度相比要低一些,最重要的是十分的浪費場地空間。
韓國的女選手在比賽時對于技巧的使用上十分靈敏活躍,在國家中進行這一項目的運動員身體呈現半蹲著的角度,略微傾斜的角度會更加的合理、有效。在以上這些關鍵點的有利保證下,會順利完成彎道的溜冰和支持向前滑行。這樣的效果將大大增加加速度和滑跑的速度。韓國的運動員會充分利用滑跑的技能,快速增加啟動的速度,并且充分利用體能的優勢,并且與中國運動員相比,韓國的運動員會大大的提高場地的利用空間,而且為超越對手提供了充分的可能,這也是韓國女選手能取得如此優越成績的制勝法寶。
我國的女選手如果單看每一個選手的個人成績,每一個都是不錯的,每一個人對于個人戰術的使用上也都非常的靈活敏銳,對于戰機的時間掌握上也是十分準確,比如說與水平相近的選手進行一對一比賽時,我國的選手戰術技能也是十分突出,并且很容易進入下一輪比賽。但是我國女選手在團隊的配合上并不是十分融洽,尤其是在距離相對較長的比賽中,團隊技術的配合更是與韓國選手相差明顯,默契的配合上明顯不高,容易出現可以讓對手有機會取勝的死角,這里我們也作了分析,我們覺得可能是我國的女選手處于一個相互交換的時期,處于一個新老隊員交換的狀態,所以說隊員們的水平可能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有的隊員水平高,有的隊員水平稍微低一點,這就導致了團隊之間配合不默契,從而影響比賽的成績[2]。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韓國的女選手在團隊合作時比賽中,常會采用讓水平十分相似的選手為一組,也會采用跟隨的戰術,這樣能夠有效的節省體能的消耗,這樣在后面的比賽中優勢會十分明顯,能有效地打亂對手的比賽節奏。比如說在2006年的冬奧會上,長距離比賽1000m比賽當中,韓國的優秀的新運動員陳善有在比賽的后面的階段努力趕超對手,并以9s的優秀成績超過我國的兩位選手,并一舉取得冠軍;并且在2006年的世錦賽1000m的比賽中,陳善有最后一圈再一次以驚人的速度超過我國選手,并且再一次奪取冠軍。兩次世界級的大賽情況十分相似,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韓國女選手短道速滑比賽的作戰部署是十分有科學依據的。
2.3 將我國主力選手與韓國進行對比
在這兩個世界級的短道大型比賽中,我女隊是一支老選手帶起新選手以及新老輪流上場的隊伍進行參加比賽,所以在進行比賽時我國全體成員的平均年齡遠遠高于韓國選手,我國的平均年齡在24歲左右,而韓國成員的平均年齡僅僅在18歲左右,兩國5歲的年齡差,韓國選手的低齡化、年輕化又是它們取得勝利的關鍵。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我國的主力選手擅長短距離滑行,而且個人能力十分強,在比賽的技巧上還是要進行改進、提高;但是韓國的主力選手是擅長長距離滑行,尤其在比賽的后一段過程趕超其他選手的本領十分強,個人技能也十分強悍,所以總體來說還是韓國的主力選手陳善有技能比王濛要稍微強一些。再來說說我國選手楊揚在年齡上不占有優勢,稍微有點大,雖然技能掌握松弛有度,但是體能上肯定比年齡小的要差一些,也就是說屬于他的頂尖時代已經過去;但是韓國還有頂尖選手崔恩景各個方面也是十分優秀,明顯也要強于楊揚。
再分析一下我國隊員和韓國隊員的后備力量,我國選手有程曉磊,朱明樂,但是和韓國選手不論是在戰術上,還是在競技上,或者是在年齡上都還是不如韓國的后備力量。郭有許多新的優秀短還。韓國有許多新的優秀的短道速滑選手,比如說江水美就是其中一位。所以說我國無論是在后備潛力部隊,還是在主力領軍選手上,韓國人才輩出,而我國與之比起來相差很大,出于落后狀態[3]。
3? 結語
通過調查顯示,我們兩個國家的對抗已經確定,我國優勢不足,韓國選手整體實力要高于中國,所以我們要好好培養后備力量,爭取早日實現突破。
參考文獻
[1] 朱佳濱,黃忠國,董欣.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比賽制勝規律的研究[J].冰雪運動,2013(5):5-9.
[2] 李強,張守忠.中韓女子短道速滑在國際大賽中成績的統計與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5):38-40.
[3] 朱紅.中國、韓國女子短道速滑選手技戰術特點的對比剖析[J].冰雪運動,2006(3):15-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