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琪

摘要:該論文將總結出不同的方法,使能在發現問題音色的第一時間就做出正確的判斷,找出處理方法。提高整音技術不僅會增強客戶對音樂的認知,還會提高調律師的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制造商鋼琴生產的質量。
關鍵詞:鋼琴;音色;整音;方法
一、整音的方法
整音是鋼琴修整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通過整音可以讓鋼琴整個音域內的音色均勻,使鋼琴發出的音有所改善。通過對鋼琴弦槌的處理,使鋼琴的音色最終達到制造者所期望的效果。整音,其實就是對鋼琴音質進行調整,使鋼琴達到最佳的演奏狀態。它可以使鋼琴各音區的發音均衡,音與音之間的連接自然,發音清晰,富有層次。鋼琴音色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過亮或過悶,針對這些最常見的問題,一般會采用的整音方法分為針刺法、打磨法等。[1]
(一)針刺法
針刺法是整音常見的基本方法,針刺法一般用于鋼琴聲音過亮或者刺耳,需要通過針刺的方法將弦槌表面刺軟。第一遍治理要用排針扎最強音區,要盡可能地把排針扎到芯部,此操作基本不會破壞弦槌張力,反而會把張力移到強音區。用排針深深扎入強音區,毛氈會形成一個柔軟的區域。它能使其他區域富有彈性。如果這個區域柔軟程度不夠,弦槌芯就不能經受住強有力的最強音考驗,聲音也不會變成豐滿的、快速的、有穿透力和清脆的。第二遍治理仍然使用排針扎強音區,但這次不能扎的太深,應在距離木芯3mm出停止,否則就會破壞最強音區的張力。這時弱音區的彈性會有所變好。朝弦槌木芯方向扎強音區,弦槌得到張力,特強音會消失,第三遍治理要從低音區到高音區逐個聽辨,修整效果不好的音。[2]
(二)打磨法
打磨法是通過打磨弦槌表面來改變弦槌擊弦的狀態,打磨法也會用于聲音過亮的弦槌,與針刺不同的是,打磨多是用于擊弦點已經磨出溝痕的弦槌,要將其打磨成原形。打磨時需要注意不要將毛氈磨去太多,因為這會破壞弦槌的彈性。觀察弦槌狀況在弦槌出現溝痕時不能急于打磨弦槌的溝痕,這樣做聲音不僅得不到改善,而且呢氈的結構也會被破壞。這是因為在針刺的過程中會導致呢氈纖維被破壞,當針刺槌冠后,呢氈纖維會斷裂,那么弦槌與琴弦再次接觸時音色便無法得到改變。如果弦槌本身的質量不好,靠整音可能不會調整到最佳,但是良好的弦槌很容易通過過分地打磨造成不可逆的損壞。
二、問題音色的處理
鋼琴音色除了常見的發悶、過亮等問題,還有許多基本方法無法處理的狀況。鋼琴在彈奏過程中會出現樂音之外的問題音色,由于弦槌的不良狀況造成琴弦的不規則震動,這會造成鋼琴其余部件的共振產生噪音,由于分音在聲譜中所在區域過高,而且琴弦鋼絲本身的非諧合性使高分音失調刺耳出現雜音。本文通過實踐,借鑒施坦威的整音技術總結了具體的方法進行整音。[3]
(一)噪音
鋼琴彈奏時出現噪音分為很多種情況,在排除由外界造成的噪音后,最常見為弦枕區域的噪音——這在第一弦枕區域最明顯。在此部分彈奏一個音,接著在彈奏時止住前雙重共鳴區。如果此時噪音消失,就需要深度針刺肩上部。不要長期地止住前雙重共鳴區,因為這會導致大量音量損失。深度針刺,從10:30開始,不要高于11:30,從1:30開始不要高于12:30,針刺全部寬度。確保針瞄準木芯邊的兩點,保證槌冠下的三角形區域不針刺。在針刺過程中一次一針,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針刺,因為在此區域過度針刺會減弱力量。
第一,延音。在鋼琴演奏時出現延音,首先考慮制音器回位問題,修整彈簧,制音器位置等,在排除擊弦機零件的問題后,若仍有延音便只能從弦槌入手了,延音也是在第一弦枕區域最明顯,在彈奏鋼琴時出現的延音如果消失過快,首先檢查槌面、弦面接觸狀況。用止音器止住琴弦防止其共振并撥弦,仔細傾聽,確保不僅是每根琴弦被制住,而且每根弦被撥動的時候,聲響完全一樣。做額外的弦面水平處理是必要的。如果聲音仍舊消失過快,沿著邊棱淺淺針刺弦槌朝鍵盤的一面會有所幫助。當擊弦機在琴內時,用筷子針整音比較容易操作。沿弦槌邊棱整音,彈奏一個音,使其槌尾與托木相接。用手指壓住琴鍵,同時將筷子針放到弦槌肩下部,那里額外的戳捅沒有效果,只是下推弦槌落實托木。弦槌被持住之后,可以沿弦槌左右邊緣9:00—12:00針刺。如果聲音依舊消失過快,淺刺10:30—11:30位置可能有幫助。
第二,起奏聲。如果起奏聲過于明亮,非常輕地針刺槌冠或槌冠將將下部,會使敲擊面變柔軟,減弱起奏聲。如果起奏聲過于晦暗,必須使敲擊面硬起來。首先可以用熨斗熨槌冠,看看敲擊面是否足夠硬,起奏聲是否足夠明亮。或者在幾個弦槌上嘗試稍稍多打磨掉些氈層,保持原始形狀,使弦槌表面更加密硬。打磨之后,必須再次測試確保槌面、弦面接觸狀況如初。打磨之后,可以再次熨燙,使弦槌表面的更加堅硬,而且可以保持在長時間的彈奏中不變形。
第三,金屬音。除了上述由于弦槌狀態以外的噪音,還會出現由琴弦本身產生的金屬音。眾所周知,鋼琴的琴弦由鋼絲構成,弦槌敲擊琴弦發聲時除了發出樂音也會發出金屬本來的聲音,金屬音是鋼琴整音中無法避免的問題音色,因為琴弦材質的原因是無法消除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弦槌的軟硬度來提高樂音減弱金屬音,如果聽到金屬音,查看聲音來自哪個音,用筷子針淺刺對應弦槌的槌冠,或者通過打磨弦槌的角度來改變弦槌的擊弦點,避開琴弦上之前被磨損的擊弦點,還可以對琴弦做一些保養除銹。若做完相應的處理后仍有金屬音,那么便只能通過更換琴弦來達到消除金屬音的目的。
(二)雜音
雜音是由高分音(第10-第12以上的分音)形成的聲調包絡,它不是因為鋼琴零件的某些問題發出的噪音,而是鋼琴整體發出音色時的非協和性音,是由于這些分音在聲譜中所在區域過高,而且琴弦鋼絲本身的非諧合性使高分音失調刺耳,這些分音并無樂音關聯性。另一方面,這些高分音通常會出現“虛擬響度”的現象。鋼琴弦槌的“角雜音”聽起來可能會讓人感覺聲音過響,但實際上并沒有,甚至在輕彈時也只是聽上去響。“角雜音”是不能通過改變弦槌的軟硬度來處理的,這與鋼琴聲音過于響亮是不同的,不能進行針刺來削弱彈奏出響度的能力,而是恢復強奏-弱奏中的弱奏功能。要去除“角雜音”,只需將整音針扎入擊弦印記端部下方約一針粗的地方,刺透弦槌,并在另一面重復該過程。若弦槌上的凹痕明顯,則需注意,凹痕有可能比弦槌外側邊緣以下一針粗還深。從中音區開始,不一定非要一直進行到高音區。“用針調音”即指這一概念在低音區的應用。在小型琴中,同一根弦上較高的泛音與低分音失調嚴重,這些泛音與鋼琴中部區域的基音同時發聲,并且與該區域中的音嚴重失調,造成許多小型琴的典型問題:即經過調律,琴仍然不在音調上。這樣的狀況仍舊從針刺擊弦印記端部以下開始,隨著從低音區的最高音往下,可能有必要刺得離擊弦點中心更近,到單根的弦組時,不單要扎擊弦印記端部,還要直接針刺擊弦點以下。這樣可以創造出較長低音弦的聲音效果。曾有人在某會議上用一臺舊艾弗雷特中型立式鋼琴演示此法,聽到的人一致認為通過這種方法調整過的音要比實際調音調低、但未經整音處理比鄰音要低。[4]
(三)平衡音色
現如今鋼琴教育愈發普遍,學校用琴和家用琴會由于中音區使用頻繁出現音色不平衡的現象,當彈奏十六分音符半音階,我們的耳朵自然將每一組四個音中的第一個音聽作最響的。如果彈奏時,聽到除第一個音之外一個音最響,或者聽到第一個音好像被著重,那么必須對照鄰近音將此音的起奏聲調試。擊弦機在琴內時,用筷子針完成。以淺刺槌冠或槌冠下部開始,緩慢進行,防止過度處理會對弦槌造成不可逆的損壞。用中等力度上下行彈奏鍵盤,反復調試,使起奏音盡可能地均衡。彈奏鋼琴時,重要的是和弦中的每一個音適當平衡。任何突出的音都會破壞音樂的美。用此方法為和弦整音可以使音區之間適度平衡,可以用四音和弦做此測試。[5]
三、整音的意義
鋼琴音域寬廣,音色豐富,力度多變,具有其他樂器無法替代的強大表現力。然而鋼琴若不能及時進行整音,便不能將本身的優勢展現出來。現如今的眾多鋼琴用戶中便會忽略鋼琴音色的調整,這不僅是因為用戶自身對音樂感受的匱乏,也是因為大多數調律技師未曾向用戶提供甚至是介紹整音。作為客戶整音可以讓其獲得更好的音樂體驗,提高其對音色的認識與感受,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提出要求,整音也將會作為調律技師必修的能力之一,在整音過程中提高自身技術。整音在對各方都有了好的影響后,對生產廠家便形成了一種“倒逼機制”,越來越多的用戶都將明白何為好的音色,作為鋼琴音色的源頭,生產廠家在鋼琴的制作過程中也會自然而然提高鋼琴音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安東·克迪,吳源淵.關于鋼琴的整音問題[J].鋼琴藝術,2009(11).
[2]陳重生.鋼琴調律原理與應用[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1(03).
[3]陳重生.漫談鋼琴整音技術工藝[J].演藝科技,2013(09).
[4]戴進.鋼琴的弦槌與音色[J].樂器,1987(10).
[5]華天礽.鋼琴的整音[J].樂器,19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