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學飛
摘要:公共環境空間設計與雕塑設計、壁畫設計及園林景觀設計之間具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中的應用,有助于提升公共環境空間的藝術魅力。本文從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空間設計中的藝術價值入手,對地域文化元素應用于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措施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地域文化元素;公共環境空間設計;文化內涵;空間定位
公共空間主要指的是人們進行公共交往,開展各種活動的開放性場所。除山野、水系等自然空間以外,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公園廣場及公共建筑內部空間環境也可以納入到公共環境空間的范疇之中。城市公共環境空間設計具有集公共環境設計與文化元素設計于一體的特點。為了展示公共空間的公共屬性,城市公共環境空間的設計者可以將本地區的地域文化應用于設計之中。對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問題進行探究,有助于我國公共環境空間設計的創新發展。
一、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中的藝術價值
公共環境空間設計是藝術家自身的設計觀念融入建筑物與自然環境的過程。根據城市公共環境空間設計的實際情況,一些具有典型性和地域文化元素是藝術家在城市公共環境空間設計方面常用的元素。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可以讓地域文化的文化內涵得到充分展示[1]。以我國甘肅臨夏地區為例,當地是我國彩陶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彩陶文化與當地的人類歷史進程之間具有較為密切的聯系。通過對當地公共環境空間設計情況進行分析,與彩陶文化有關的文化元素被應用在了臨合高速服務區域隧道口等區域的設計之中,如隧道的出入口被設計成了與彩陶燒制場所相似的造型。彩陶文化在當地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領域的應用,可以讓人們加深對彩陶文化的了解。
二、地域元素應用于公共環境空間設計的措施
城市公共空間具有類型多樣的特點。廣場、街道和公園是城市中的常見公共空間。城市公共環境空間的建設初衷為展示城市形象,為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地域元素在城市公共環境空間中的應用,可以讓城市公共空間的人文色彩得到強化。城市公共空間定位、地域文化元素的外在特征、地域文化的文化內涵、本地區的自然氣候特點及人文因素是設計者在地域元素應用于城市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中所不能忽視的內容。
(一)根據城市公共環境空間定位運用地域文化元素
地域文化元素涉及到了某一地區的歷史文化、社會習俗、生產生活的方式及自然地理要素等多方面因素。根據城市公共空間定位,對地域文化元素進行合理運用,有助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間的藝術價值。以沈陽地區為例,當地的地域文化與東北地區的自然氣候之間具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如二人轉和大秧歌是東北地區較為常見的民俗活動。沈陽地區是女真人的發源地,當地也有著“一朝發源地,兩代帝王城”的美譽。根據當地公共環境空間設計情況,設計者可以從新時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需求入手,對當地的地域文化資源進行合理甄別,進而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應用于公共環境空間設計過程之中。如雪爬犁和大秧歌等元素可以作為符號元素應用于公共環境空間設計[2]。近代以來,沈陽地區也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歷程。如現今豎立在沈陽九一八紀念館的“918日歷碑”反映的是日本侵華的慘痛歷史。因此一些與本地區抗戰歷史有關的歷史文化資源也可以應用于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過程之中。
對于一些少數民族人口較為集中的城市,當地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方面可以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形象進行應用。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為例,當地為壯族聚居地區,壯族文化資源較為豐富。在城市公共空間特色表達方面,南寧地區可以堅持以壯族文化特色為主體的設計設計理念,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方面,設計者也可以對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進行合理應用。
(二)對地域文化元素的外在特征進行應用
地域文化元素的外在特征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方面的應用,也可以對本地區的地域文化進行直觀展示。以遼寧沈陽地區為例,舞秧歌者的藝術造型被應用于當地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過程之中,如沈陽大東區的群雕《秧歌神韻》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紅色為主色調,以群體姿態展示出了秧歌表演者的形象。這一設計作品可以烘托出一種喜慶氛圍,也可以引起人們的共鳴[3]。又如,長春地鐵二號線某地鐵站的墻體空間設計圖案為用各種汽車零件組成的汽車造型。汽車造型為第一汽車制造廠(今一汽集團)1956年生產的重型載重卡車。這一圖案意在表明長春地區是新中國第一輛汽車的產生地,在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史上具有著重要的作用。根據上述案例,在地域文化應用于城市公共空間涉及以后,設計者需要在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的基礎上,賦予其在公共環境空間領域的文化基因。
(三)注重地域文化的文化內涵的挖掘
地域文化元素內涵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方面的應用,可以讓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呈現出意蘊深遠的特點。以沈陽故宮為例,沈陽故宮是我國僅有的量大宮殿建筑群之意,清昭陵與清福陵也位于沈陽,可以說,沈陽地區具有古韻古味的城市特質,當地的地域文化與北京皇城古韻之間具有一脈相承的關系。在此類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可以將一些具有復古特點的建筑應用于設計過程,以便讓城市公共空間設計與城市性格之間具有相得益彰的關系。又如蘭州火車西站是蘭州發往新疆地區的高鐵列車的始發站點,是西北地區的重要鐵路交通樞紐,在蘭州火車西站公共空間設計方面,設計者對古西域地區的獨特地域文化進行了應用。如火車站大廳內部的核心景觀取材于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造型。敦煌壁畫在西域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佛教文化、儒家文化與道家文化的綜合影響下,敦煌壁畫也在我國線性藝術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敦煌飛天藝術造型反映了我國古代藝術家的天才創造,它可以帶給人一種美輪美奐的藝術形象。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用于追逐夢想與理想的奮斗精神的象征。敦煌飛天是不僅是中國人的精神文化遺產,也是全世界全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遺產。在城市公共環境空間設計方面對與之相關的藝術元素進行應用,可以讓敦煌飛天的象征意義得到廣泛傳播。
根據前文所述的內容,工業元素、歷史元素與民俗元素是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民俗文化元素而言,與少數民族文化有關的文化元素也可以應用于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領域。以南寧地區為例,干欄建筑是當地原始居民所采用的建筑形式。在干欄建筑中,第一層用于飼養家禽與牲畜,第二層供人類居住,第三層用于囤積食物。廣西地區的傳統干欄建筑是當地自然環境影響下的產物,此種建筑形式雖然難以應用于現代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但是設計者可以對干欄建筑所表現出來的設計理念進行應用,如在城市用地相對緊張的區域,城市公共空間設計者可以借助架空設計,節約公共活動空間。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為例,該建筑采用的是一層架空的設計方法,這種設計方式可以在對建筑與外環境的高差進行合理控制的基礎上,拓展公共空間。
(四)注重城市空間設計與當地自然環境的結合
環境因素也是設計者在城市空間設計方面所不可忽視的內容。以遼寧省為例,當地地處我國東北地區,當地全年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可達60℃。東北地區獨有的氣候類型對應用于城市空間設計的建筑材料具有較為嚴格的要求。如建筑材料難以適應當地氣候環境,城市空間景觀建造完成以后可能會出現變形及損壞等問題。在城市空間景觀設計工作中關注自然環境的影響,要求設計者在立足于本地區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選擇建筑材質,以便在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礎上,降低城市空間設計的設計成本。如在沈陽棋盤山風景區,很多景觀均可以與自然環境額融為一體,這種設計方式反映的是就地取材的設計理念,該景區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多為本地自產的樹木、石材,這種設計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建設成本。
城市空間是市民接觸自然親近自然的場所,為促進城市公共空間設計與本地區自然環境之間的融合,設計者也可以圍繞自然水系及自然山體完成公共空間設計[4]。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為例,當地可以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領域展示出亞熱帶城市的風貌。如在城市街道裝飾設計方面,當地設計者可以將大花紫薇、羊蹄甲、鳳凰木、扁桃、芒果、荔枝等觀花、觀果植物應用于設計過程。花果街道的設計可以展示出“瓜果飄香”的亞熱帶城市風貌。
(五)注重展示地域文化元素的人文色彩
地域文化元素的人文價值也是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領域不可忽視的內容。以南寧地區為例,當地可以將壯族文化元素應用于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壯族文化元素包含有銅鼓、繡球和壯錦等元素。其中,壯錦以五彩絲線和棉紗為主要原材料,具有圖案別致與色彩絢麗的特點。壯錦的圖案及幾何紋樣圖案為主,包含有各種動植物圖案,具有題材廣泛的特點。為了展示壯錦元素所具有的人文價值,南寧地區的藝術家已經將壯錦圖案所形成的柱面裝飾應用于地鐵站的設計之中,以壯錦圖案為主的站內吊頂形式的應用,可以再展示南寧地區的地域特色的基礎上,展示壯族民俗文化的藝術魅力。
三、結束語
在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時代背景下,公共環境空間設計會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特點。多元化發展趨勢是公共環境空間設計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注重區域內部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的合理應用的基礎上,注重資源保護,堅持以和諧發展為核心的發展理念,可以為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統一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房芳.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沈陽地區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8(03).
[2]馬仿明.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環境空間設計中運用[J].雕塑,2015(04).
[3]董潔.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鎮標識系統設計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3.
[4]洪子瀟.城市公共環境下的交互空間設計[J].智能城市,201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