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鵬
摘要:在劇本創作過程中,不管是戲劇表演還是電影、電視,對于劇中人物的塑造以及掌握一直都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一定能夠使讀者或者觀眾們能夠銘記住那個令人刻骨銘心、真實存在的人物角色。這些在舞臺中、電影中和電視中等等塑造成功的人物角色,都已經被作品賦予了鮮明的人物特質以及靈魂,能夠在觀眾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關鍵詞:劇本創作;人物塑造;重要性
一、前言
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大家對于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高,文藝以及文化產業自古有之,不是一種新興的產業,文化創意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作品的附加價值,可以受到觀眾們的喜愛,能夠從影視或者文化作品之中深刻感受到一些體會。在文化以及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人物塑造是所有類型文藝或者影視作品的關鍵,劇本的創作過程主要就是對人物的塑造過程,人物的塑造在整個的敘事類藝術作品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整個藝術作品的重要呈現。所以,探究怎么對劇本創作中的人物進行塑造,更加充分的體現藝術作品的價值以及感染力,是所有文化工作者所需要面臨的難題。
二、塑造人物之前應做足工作
塑造人物之前應當做足工作,對人物下足功夫。著名編劇六六在書寫電視劇《心術》以前,曾經到醫院體驗了將近一年的生活,親身感受醫院之中的千姿百態,醫生患者之間的人物關系,人物所體現的人生百味。作者陳忠實在創作《白鹿原》以前,在農村生活了將近五十年。假如從作品人物的角度來說,作者已經從“生活感受”升華到了“生命的感受”那種高度。當然,也不是所有作品都一定要升華到生命感受的那種程度才能夠成為一部優秀的作品,可是倉促塑造人物,沒有對人物的生活環境、故事的歷史階段、所處的地區、人物的職業職責等等細節展開深入了解,最后塑造出來的人物一定會是假的并且感動不到觀眾。想要寫出鮮明的人物性格。一定要充分展現人物的性格。在生活之中,大家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階級地位,所從事的工作等等都不是一模一樣。因為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出身、經歷、教養、人際交流以及生活質量等等,這會養成大家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思維方式以及個性。在生活之中我們時常會發現,有些人個性呈現得非常充分,有些人所呈現的個性卻需要我們深入挖掘。大家在編劇創作過程中,就是要在生活的基礎上,書寫出千奇百怪、活靈活現、個性有所差異的人物來。戲劇作品之中只要是優秀的藝術形象,都是擁有十分鮮明的個人特點,能夠給觀眾們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我們之中有許多人都喜歡看京劇,大家都對一些人物有著深刻的印象,就好比諸葛亮、曹操、魯智深、吳用這些在舞臺上的人物,他們的氣質個性、談吐舉止都具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完全相似的一個人。大家都不會將足智多謀的吳用與城府深似海的曹操混為一談,即便是諸葛亮與周瑜都有同樣的才智過人的特點,他們的個人特點也是十分不同——一個謹慎大度,一個驍勇狹隘。這些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夠如此真實動人,就是因為劇本生動的描繪了他們獨屬自己的特點。馬克思主義藝術觀非常著重個性化的含義,認為它是描繪經典人物不可或缺的因素。我們在創作過程中假如忽略了對人物塑造個性的了解,就會出現主觀認為他是這樣的,會出現公式化、主觀化,導致人物無法體現出它對于觀眾的藝術感染力[1]。
三、人物呈現出多種不同的性格表現
人物的塑造應當是多面性的,立體且復雜化的。一個角色人物的性格特點應當呈現出多種不同的性格表現,就好比一個人非常堅持自己的觀念以及想法,這不但能夠使的他們在有些時候表現出十分果斷勇敢,也能夠使得他們在一些時候變現出非常固執的感覺。有些時候人物塑造的扁平化、單一化,其實就是沒有掌握到作品之中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最后被人物前后一致性以及矛盾性的關系所限制住。什么是人物的“一致性”?有些時候被作者限制在一個完全相同的特點之中,進而出現固化。人物首先是“一個人”,都會在人物的性格之中存在優點或者缺陷。我們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假如能夠使得人物性格特點同時擁有優點以及缺點的表現之后,這個人物一定是非常豐滿的。基本上所有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角色都會存在一些特別的地方,這些令人感到驚訝,看著就像矛盾的細節描述能夠使得人物變得更加獨特。例如《巴頓將軍》之中的巴頓將軍,《大宅門》之中的白景琦等等人物,都是十分優秀的參考對象。就好比好萊塢著名編劇顧問琳達-西格的想法觀點,她認為創造人物一定要“通過觀察和感受,得到一個想法之后。對人物展開粗線刻畫。”找尋人物的關鍵,來創造人物的合理性。找尋人物所存在的矛盾之處,從而創造人物的復雜性。添加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進而充實人物。添加細節促使人物更加與眾不同且鮮活[2]。
四、人物的變化程度和人物關系的襯托
人物的變化程度以及人物關系的襯托。是被作品的長度以及人物數量等等因故所限制的,劇本之中一個人物塑造的在精彩也不能夠支持一部作品的整個構架。大多數作品之中,需要人物與人物之間進行交流以及互動,人物關系構建好之后,人物的塑造自然而然就會有跡可循,它猶如塑化劑一般,對于人物的活動改變帶來足夠強力的支撐,甚至能夠給整個作品帶來無與倫比的張力。例如經典電影之中《雨人》《殺手不太冷》等等之中,劇本之中組合的人物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性,可是在影片結尾過程中,人物大多會有所改變,真正意義上被另一個人物所吸引,進而達到劇情的高潮之處。例如《雨人》這部經典電影之中,哥哥雷蒙德與弟弟查理這對人物關系的構建,就會出現很強烈的差異性。哥哥性格內向、固執的像驢,弟弟性格圓滑、冷漠,在一起度過七天的生活之后,兩個人物都因為對方的存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變,這部電影因此成了電影史中一部經典電影。人,是一定屬于社會生活的,在生活之中,人與人之間能夠出現無法完全形容的關系,人的社會屬性也是通過交往活動來呈現的。人的社會屬性并非都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人的人生旅程之中逐漸表現出來。這主要是因為,任何一個人所處的社會階層都會有所不同,任何一個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樣、任何一個人的社會經歷與人生體會也同樣是不一致的,大家通常會通過自己的社會經歷給一些特定的人物打上某種屬性或者性質標簽。大多情況下,大家的認知之中商人是精打細算、官員處事滴水不漏等等都是從他所存在的社會屬性來進行,綜合考量了一個人的接受教育水平,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從事的職業等等進而做出的社會屬性評價。所以,在進行劇本創作的過程中,當需要對人物的社會屬性進行塑造的過程中,是需要全面的考量各種對人物的影響,才能夠有助于我們更加完美地對人物進行塑造。大多情況下,劇本創作過程中,通過對人物與其他人的交往活動所出現的言行舉止,來描繪人物的社會屬性,才能夠促使人物變得鮮明,立體感十足[3]。
五、結語
總的來說,掌握以上劇本人物創作的主要方式,就能夠有效的做到對劇中人物的創作。當然,在深入發掘塑造藝術作品以及創作藝術人物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許多缺點需要完善。這就需要有關藝術工作人員不斷地深入探究優化,為我國的文化產業添磚加瓦,滿足大家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佳淇.淺談《北京人》中江泰的角色語言與人物塑造[J].青年文學家,2018(21):170.
[2]徐源廷.淺析歌劇《黨的女兒》中馬家輝的舞臺形象塑造與演唱處理——以《馬家輝我樂悠悠》為例[J].大眾文藝,2018(1):145-146.
[3]林欣榮.淺析音樂在體育舞蹈創作中的重要性[J].拳擊與格斗,201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