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琴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政治決策,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改革,旨在構建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國家監督體系。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監察體制改革先行于地方試點,通過北京、浙江、山西試點探索為全國推開奠定基礎。伴隨監察法的出臺及相關黨紀法規的“立改廢”,監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相繼組建了國家、省、市、縣四級監察委員會,同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改革后的紀檢監察機關充分發揮新體制的治理效能,不敢腐的震懾充分顯現,標本兼治綜合效應更加凸顯,監察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新的起點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政治任務,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落實好中央關于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全面提升監察體制改革效能,不斷消除權力監督的真空地帶,壓縮權力行使的任性空間,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一、全面提升監察體制改革效能,
必須牢牢把握改革的目標方向
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目標方向,要通過對國家權力監督體系的重構和權力結構的調整,推動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兩個體系同向發力、有機統一。
遵從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提升監察體制改革效能,必須遵從黨的全面領導,自覺落實“兩個維護”根本政治任務,認真履行對黨委全面從嚴治黨的協助職責,強化對下級黨組織的監督,使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貫通協同、形成合力。要始終把紀檢監察工作放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謀劃、部署、推進,嚴格按照政治標準去監督、以政治紀律為尺子去衡量,以實際行動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確保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堅如磐石。落實雙重領導體制,自覺接受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領導,堅持做到重大問題重點環節及時請示,重要工作重大案件及時報告,既報告結果又報告過程,確保黨對紀檢監察工作的絕對領導。
彰顯改革的政治效果。紀檢監察機關是行使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職能的政治機關,是黨進行自我革命、推動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政治屬性、彰顯政治效果,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協助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要把講政治放在首位,深入實踐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全面把握“樹木”和“森林”的關系,緊緊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開展審查調查,充分發揮辦案的政治效果。把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落到實處,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審查對象深刻認識自己背離理想信念宗旨、背離黨和人民所犯的錯誤,洗刷心靈、糾錯改錯,實現黨的自我凈化、自我糾偏,增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實現監督的有效覆蓋。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必須始終把增強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的監督全覆蓋、有效性作為著力點,創新監督方式方法,加強對公職人員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以及道德操守等情況的監督,實現對公職人員和公權力有效監督的全覆蓋。要深化縣級監委向鄉鎮(街道)綜合派出監察員辦公室制度,探索對基層公職人員有效監督的途徑,發揮監察員辦公室在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積極作用。深入推動監察體制改革向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延伸,優化派駐機構領導體制,完善派駐監督工作機制,提高派駐監督全覆蓋質量,實現監察監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全面提升監察體制改革效能,
必須始終堅持把監督挺在前面
在反腐敗斗爭由治標為主轉向標本兼治的背景下,監察體制改革要實現從“事后懲治”向“事前防范”的轉變,必須強化監督基本職責、第一職責,切實把監督挺在前面,將定位向監督聚焦、責任向監督壓實、力量向監督傾斜,使監督更加聚焦、更加精準、更加有力。
注重監督的針對性。監督全覆蓋并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要聚焦重點,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不斷提高監督的針對性。要加強對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和關鍵崗位黨員、干部的監督,督促他們做理想信念的堅定信仰者、遵紀守法的自覺踐行者、政德建設的示范引領者,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頭雁效應”。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部門和行業的監督,盯住財務支出、工程建設、資產管理等關鍵事項,健全完善及時發現問題的防范機制和精準糾偏的矯正機制,嚴肅查處教育、工程建設、醫療衛生、扶貧拆遷等重點行業領域案件。加強對選人用人的監督,緊盯干部選拔、任用、調配環節,堅決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行為。
注重監督的協同性。統籌運用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四個監督,健全權責清晰、銜接順暢、協同高效的監督機制,實現集成聚合的監督效果。完善黨委統一領導下的統籌協調機制,注重整合巡察、審計、派駐紀檢監察組、縣級紀委監委以及監察員辦公室的資源和力量,優化完善黨風政風監督部門牽頭、監督檢查部門配合的“1+4+N”監督工作構架,形成“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監督工作大格局。探索開展協調工作指導、聯合監督檢查、協作審查調查等工作,推動監督檢查部門與被監督地區和部門的日常聯系,定期研判形勢,加強協作配合。建立業務信息收集、傳遞、共享、應用的工作流程,打破監督“信息孤島”,實現信息資源的交流互享,形成優勢互補、貫通協同的監督新局面。
注重監督的有效性。探索創新監督方式方法,依托信息技術加強對公權力運行各個環節的監督制約,開展“嵌入式”監督、“蹲點式”調研,不斷強化常態化、近距離、可視化的日常監督,防止黨員干部在錯誤的軌道上越滑越遠。針對監督發現問題的性質及情節,分別倒查上級分管領導、單位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根據責任履行情況,分別追究分管領導的“一崗雙責”責任、黨委的主體責任、紀委的監督責任和當事人直接責任,以“四責同問”倒逼責任落實。對問題突出的進行綜合剖析,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環節,綜合運用紀律檢查建議或監察建議等方式,推動責任主體履行責任,切實加強制度機制建設,從源頭監督規范權力運行。
三、全面提升監察體制改革效能,
必須實現紀法貫通、法法銜接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是有機統一的。面對紀法銜接、執紀執法貫通的新要求,紀檢監察干部要精準運用紀律和法律兩把尺子,提高日常監督、執紀審查、依法調查本領,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懲治腐敗,提升監督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水平。
在實體法上暢通協調。明確執紀和執法的職責邊界,防止紀法相互混淆或彼此代替,既防止以紀律處分代替法律制裁,又要防止以刑事處罰代替黨紀處分,確保讓違紀者受到黨紀處分,使違法者受到法律制裁。要把監察執法活動放在刑事訴訟的司法范疇中予以考量,在審查調查中嚴格貫徹“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要求,按照刑法關于職務犯罪的構成要件標準開展調查取證。依據刑事訴訟法及相關解釋確立的證據標準收集、固定、甄別和運用證據,嚴格按照監察法要求運用各項監察調查措施,嚴禁侵害被調查人及其他涉案人員合法權益問題發生,對調查中獲取的非法證據,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前要主動排除并予補證,確保證明案件事實所需要的證據都已收集在案,證據之間的合理懷疑得到排除,并且能夠形成相互印證的證據鏈。
在程序法上暢通協調。建立統一決策、一體運行的執紀執法權力運行機制,實現執紀審查和依法調查有序對接、相互貫通。落實監察法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要求,堅持集體研究、集體決策,嚴格審批權限,確保各項審查調查措施不被濫用。加強監察法與刑事法律的一體協同運作,圍繞調查措施變更為強制措施、案件移送交接和信息溝通、補充偵查等方面,建立結構合理和機制順暢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延伸和拓展法法銜接成效,借助公安機關全國統一的網上辦公平臺,將紀檢監察機關、行政執法部門、司法審判機關、組織人社部門納入其中,通過個人違法記錄、住宿、車輛軌跡等信息的自動關聯,使違法犯罪的黨員干部在紀律面前“現身”,真正做到紀在法前。
四、全面提升監察體制改革效能,
必須打造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
在新的起點上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必然會遇到很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帶頭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覺悟、政治能力,建設讓黨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打造一支忠誠堅定、擔當盡責、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的紀檢監察鐵軍,當好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政治過硬。始終把講政治、守規矩作為紀檢監察干部的基本底色,帶頭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弘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在反腐敗斗爭一線學真本領、練真功夫。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全面執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認真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等制度,確保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要加強機關黨建工作,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活動等制度,把基層黨支部、審查調查組、巡視巡察組臨時黨支部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本領高強。紀檢監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專業性都很強,要通過專題培訓、輪崗交流和實踐鍛煉等方式,提高干部履職能力,解決好“本領恐慌”問題。組織實施“監督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采取“理論教學+實戰模擬”“業務培訓+黨性教育”“自主培訓+委托辦班”“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四+”培訓模式,切實增強紀檢監察隊伍專業化素養。實施年輕干部全員跟班鍛煉計劃,深化青年導師帶教工作,著力提升貫徹實施監察法等法律法規的能力水平。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調研,增強紀法思維、辯證思維,提升學習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推進紀檢監察業務平臺建設,不斷完善紀檢監察智慧系統功能,大力推行信息化合成辦案工作機制,為紀檢監察工作深入開展提供信息化支撐。
干凈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紀檢監察干部處在正風肅紀反腐第一線,時刻面臨著腐蝕和反腐蝕的考驗,很容易被“圍獵”。因此必須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政治要求,在行使權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約束上嚴之又嚴。扎實抓好《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的貫徹落實,嚴格落實全省紀檢監察系統“一套規程、五項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確保依規依紀依法履行職責。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對紀檢監察干部執紀違紀、執法違法的,嚴肅查處問責,堅決防止“燈下黑”。一事一時帶好頭不難,難的是事事時時做表率。要帶頭弘揚拼搏奮斗、求真務實和改革創新精神,持之以恒改進作風,敢于直面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迎接新挑戰,在應對復雜環境考驗中彰顯政治擔當,展現為民本色。
(作者系中共宿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察委員會主任)
責任編輯: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