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
馬克思為現代政治樹立起崇高的理想,將現代政治上升至對最好制度與最美人性創造與理解的層面。根植于這樣的政治哲學理解,馬克思主義學說是一種政治美學。馬克思主義賦予群眾這一主體先進性、革命性的特質,奠定了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并堅信群眾是創造新世界的力量。自毛澤東同志以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中將馬克思主義群眾理論上升為一種路線,逐漸形成了群眾路線理論體系,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群眾理論的重大貢獻。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黨的群眾路線彰顯出鮮明的時代特征與強大動力。
群眾路線的政治美學透視
群眾路線錘煉純潔的黨性。保持黨的純潔性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群眾路線堅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了群眾,切中肯綮地保持共產黨人信仰最根本的純潔。群眾路線警示黨員領導干部只有深刻認識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力,才能真誠代表最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不至于走向人民群眾的對立面,這體現出馬克思主義信仰所蘊含的根本屬性,即群眾性。群眾路線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和監督,保持黨的肌體純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從嚴治黨必須依靠人民?!币虼吮3贮h的肌體純潔,必須傾聽群眾的心聲,真誠接受群眾的監督,真情感激群眾的支持。群眾路線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保持價值觀徹底純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共產黨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價值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眻猿秩罕姷睦娓哂谝磺校邱R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最直觀的反映,是深刻認識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最直接的體現。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黨的根本宗旨,在具體工作中始終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想問題以人民群眾期盼為重點,作決策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標準,辦事情以人民群眾得實惠為指向,均是黨性純潔的集中體現。
群眾路線是優化政治制度的根本要求。毛澤東同志具體闡述了群眾路線的含義,形成了完整的群眾路線框架,標志著群眾路線具備了成熟的理論形態。毛澤東同志將群眾路線上升到認識論的高度加以論述,分析了干部與群眾的關系,認為黨的正確意見只能從群眾中匯集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即:“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做宣傳解釋……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泵珴蓶|同志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群眾路線的政治參與機制。通過群眾路線反復檢驗政治實踐,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政治弊端,達到政治的理想狀態?!皵狄郧О偃f計的群眾——哪里有千百萬人,哪里才是政治的起點;哪里有千百萬人,而不是幾千人,哪里才是真正的政治的起點?!绷袑幐切蜗蟮乇硎龀鋈罕娫谡伟l展中的基礎作用與核心作用??v觀中國政治現代化和民主化的過程,就是廣大群眾回歸政治生活主體地位的過程。歷史實踐也證明,群眾路線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為政府治理提供現代價值依歸、動力源泉、路徑保障等不可替代的功能,有效優化政治制度。
群眾路線的新時代特征
黨的群眾路線自始至終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始終堅持和發展群眾路線,因為所處的時代背景,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大環境,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采用的路徑方法等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會形成鮮明的時代特質。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具有鮮明的屬性特征,并彰顯強大的動力。
新時代群眾路線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群眾掌握,也會變成物質力量?!边@從根本上闡明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刻要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進一步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堅持群眾路線,就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碑斍懊芮新撓等罕娮钪匾木褪秦瀼貓绦行聲r代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從嚴治黨,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痹谛碌男蝿菹拢暯娇倳浘蛣撔曼h的群眾工作提出了新思路,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讓人民群眾更多地從權力、利益和價值追求上感受到主體地位的尊嚴歸屬。
新時代群眾路線與務實清廉緊密統一,以治黨實際成效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八娘L”和腐敗問題是脫離群眾的重大政治問題,因此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始終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著眼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與人民群眾同感情、同甘苦是其重要內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所要求的:“認真組織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員干部保持清廉本色是現階段贏得群眾信任和擁護的首要條件。因此新時代的群眾路線是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的“廉政路線”,這既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群眾路線理論的鮮明特點,也是他與時俱進對黨的群眾路線的發展。
全面從嚴治黨是新形勢下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群眾路線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命線,是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的“廉政路線”。堅持黨的性質宗旨,緊密團結群眾,將群眾路線引向深入,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追求最美政治制度,全面從嚴治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從嚴治黨堅定理想信念,嚴明黨的紀律,凈化政治生態,從根本上固化黨的群眾路線方針,形成密切聯系群眾的長效動力機制。
全面從嚴治黨強化初心情懷,從根本上建構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全面從嚴治黨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通過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強化初心情懷,明確宗旨意識,高度凝練了黨的群眾路線的內涵空間,拓展了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境界,強烈釋放了黨的群眾路線的思想光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一個永恒課題,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必須經常抓、長期抓,特別是要建立健全促進黨員、干部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比鎻膰乐吸h通過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問題,著眼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體現出鍥而不舍、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通過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對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果斷查處,并使之常態化,切切實實把群眾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從根本上建構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長效機制。
全面從嚴治黨凈化政治生態,清除政治霧霾,真誠回應群眾的政治審美,增強群眾全方位“獲得感”。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通過全面從嚴治黨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成為指引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態建設的新理念新遵循,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追夢路上的新期待新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治生態不斷凈化,群眾的政治“獲得感”不斷增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反腐敗力度不減、尺度不松、節奏不變,開展“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正風反腐,社會綜合經濟環境不斷優化,群眾的物質“獲得感”不斷增強。凈化政治生態根植于人民群眾最基本的心理訴求,嚴懲腐敗分子是黨心民心所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來自人民,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黨就會失去根基,因此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偉業。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依靠群眾創造未來,群眾的精神“獲得感”不斷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層層推進,重抓權力監督體系建構,健全和完善監督權力的系統架構,讓人民群眾能夠感受到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捍衛社會的公平正義,使群眾的社會“獲得感”不斷增強。
全面從嚴治黨嚴明黨的政治紀律與政治規矩,以鐵的紀律將群眾路線堅固化。政治紀律建設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在黨的歷史上首次將紀律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強調加強紀律建設的重點是強化政治紀律與組織紀律,全面從嚴治黨鮮明突出的特色是以“守紀律講規矩”為主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提到“規矩”:“自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自覺按原則、按規矩辦事”“堅持原則、恪守規矩”“嚴格按照黨的原則和規矩辦事”“使大家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規矩,懂得民主集中制的方法”“黨內規矩是當地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規則”“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各級黨組織要把嚴守紀律、嚴明規矩放到重要位置來抓”。全黨上下形成了一種“越過紅線必追責”的政治共識,無視政治紀律,違反政治規矩,無論是誰都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牢記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作為重要主題,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各項部署中,全面貫徹了“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思想。通過全面從嚴治黨的強烈震懾,群眾路線以政治紀律與政治規矩的黨內嚴格遵循為原則,并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實踐之中,成為新時代貫穿始終的根本宗旨。
〔本文系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美學特征分析”(2018SJA0968)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徐州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張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