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霖
喜歡一個人去影院,買最中間的座位,捧著一人份的爆米花,絲毫不會因為周遭都是出雙入對的人而尷尬。我來,就只是想完全投入地看一場電影,喜劇也好,鬧劇也罷,除此之外,別無其他。電影的情節總是繁雜多舛,俗套得能讓人猜出結局,但我就是愿意坐在那里,哭著笑著,歡呼著沉默著。那一刻沒有瑣碎的現實,只有光影與聲音交織出來的別樣夢境。幕落,我把爆米花紙桶扔入垃圾桶,從容地融入喧鬧的人群,把剛剛經歷的另一種人生留在身后。
喜歡在南方春天淅瀝的小雨中收起傘,穿舊舊的臟球鞋,一個水洼接一個水洼地踩,偶爾興起就踢起了一方春天。最好不過的無非是此時看見雨中蔥郁的一抹油綠或是幾星斑斕,告訴世界這是美好的春天。或者不外出,懶散地縮進陽臺的藤椅,泡一壺茶選一本書抱一只貓,聽雨喝茶讀書逗貓,面朝滿世界的桃紅柳綠,傾聽全身心的春暖花開。
喜歡坐那種老舊的長途大巴,戴上耳機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盯著窗外,顛簸了一站又一站,似乎旅途漫長得好像沒有終點。耳機里循環播放的是早已記得爛熟的歌,簡單又溫暖,可以跟著輕輕哼唱很久很久。窗外一成不變的綠樹藍天在輕柔的調子里顯得格外清澈明朗,色調與此刻的心情搭配得剛剛好。要是鄰座恰好有個可愛的小孩子,那就朝他眨眨眼,他也學我眨眨眼,我一笑,他就害羞地往媽媽身上一撲,逗得窗外的陽光也忍不住擠進來瞧瞧發生了什么。音樂、孩子、陽光,最舒適的旅途不過如此。
喜歡養貓養狗養金魚,還要在陽臺上、房間里、茶幾邊養各式各樣的小花,出門要有阿黃和阿黑“喵喵咪咪”地依依不舍,回家也得貓叫狗吠金魚吐泡泡地隆重歡迎。忙了一天再怎么累,回家的第一件事都是找出狗糧貓糧、魚食、花卉營養液喂飽我那些“高冷祖宗”。心甘情愿在它們飽餐一頓后吆喝它們出來遛遛,然后一路做個忙碌不停的“鏟屎官”。我愿意精心打理這些貓貓狗狗花花草草,只為了在每個清晨,能在花香里,在貓兒慵懶的叫聲里,被狗狗扯掉被子,然后一臉幸福地醒來。
喜歡漫無邊際地想一個人,想到心鈍鈍的疼,想到希望他立刻無時差地出現在我眼前。先是他的模樣。從頭發到眼睛,從手指到腳踝,從喝水的樣子到走路的姿勢,從眼角的笑紋到臉頰的酒窩,清清楚楚明明朗朗的一個人。再是他的性情。總歸是溫暖又愛笑的,說話時的聲音也因為笑意更加好聽。看起來外向歡騰的人說起心事來最讓人心疼,讓人想起小鎮的連綿細雨,讓人想好好安慰卻不知從何說起。喜歡冷到發抖時他手掌毛毯般溫暖的感覺,喜歡每走一個地方都看得到他影子的感覺。或許我就是這樣上癮的,想念一個人,然后不斷地循環。
喜歡在睡覺的時候想象自己未來的樣子:穿舒適的棉布衣服,留不長不短有些微卷的頭發,光腳穿球鞋。可能是個自由職業者,可能是個旅行家,還可能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業余作家。有一所小房子,被自己精心裝飾過,要擺滿從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小物件,臥室在有樓梯的小夾層上;廚房不大,卻總嘟咕嘟咕地煮著粥或熱湯,香氣飄出來,充滿整個房間。會很溫柔地愛一個人,也剛好被那個人溫柔地愛著,陽光暖融融的時候,我們會在花園的吊椅上依偎著度過一個下午。
因為有這樣的喜歡,我才發現世界原來也是一副柔情蜜意的模樣。
(指導老師:陳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