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寶勇 劉軍
一、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補充
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場所,家庭教育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個體終身教育的奠基石。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內容上有交叉,二者的目標是相同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補充,故學校應注重對家庭教育資源的綜合利用。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和深化,廣大教育工作者越來越認識到“家校互動”在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對其越來越重視。但只有認清當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凝聚家校合力,打造和諧優質教育。
二、家校合作中出現的新課題
社會在不斷發展,區域教育改革實施情況、不同家庭經濟水平、家長素質等方面也存在差異,這些因素造成了當前家校關系的復雜性,家校合作也隨之出現了新的問題。
很多家長傾向于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發展家庭經濟,對家庭教育重視不足,忽視了對子女的陪伴。甚至有的家長對孩子不管不問,將孩子的教育問題完全推給了學校,認為只要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交上學費即可;有的家長不考慮實際情況,對學校教育橫加指責、大肆評論。這使學校責任被過度強化、萬能化和必須化。
在當今網絡信息化、智能化高度發展的社會,家長的文化水平不斷提高,能夠獲取的家庭教育資源日趨豐富,學生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渠道和方式也更加多樣,教師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的化身”。而隨著現代人思想觀念的變化,離異家庭日益增多,為家校互動帶來了新的挑戰。因家庭結構發生改變(如家庭結構不完整),學生的思想觀念會發生變化,部分學生甚至變得偏激、孤僻。這使家校聯系產生了新的問題。以下,將以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智源小學創新家校聯系方式、廣泛普及家教知識等方面的實踐,談談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家校聯系。
三、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家校聯系
1.構建一個模式,形成家校共育體系
如何讓家長主動參與學校管理,家長委員會應發揮重要作用。學校構建了 “三級管理,區域聯動”家校共同體模式,促進家校形成共育體系。“三級管理”是指家長委員會的三級組織機構,即學校家長委員會、班級家長委員會和片區互助小組。這形成了“以學校家委會為引領,班級家委會為核心,片區小組為主體”的三級管理網絡。“區域聯動”是指把班級家長委員會作為最基本、最核心的組織,同時每個班根據學生的家庭住址,按照“就近與自愿”的原則劃分為5至8個片區,形成片區聯誼小組,由片區組長負責組織開展片區教育活動。
2.以各種聯系方式為媒介,暢通家校教育渠道
一是定期發放致家長的公開信。在學期初,學校給家長發放《致全體家長的一封公開信》,以加強家校聯系,暢通家校教育渠道。
二是每周進行家校書面聯系。學校給每位學生準備了一本《家校聯系手冊》,內容包括學生及家長的基本情況、學生一周在學校和在家中的表現、科任教師和班主任的評語等。
三是定期舉行特色家長會。學校根據家長的工作情況和居住地點,把家長培訓會送到社區。針對學生每個時期的問題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有目的地召開“問題型”家長會。
四是及時做好家訪工作。學校要求全體班主任每學年的家訪比例都要達到100%,并將在家訪中受到的啟發、發現的問題和達成的共識記錄下來,編成《家庭問題手冊》,此后再通過開展班主任論壇,研究問題解決的辦法。
3.以校辦家教刊物為依托,全面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
學校通過創辦家長學校教育刊物和校本教材,向家長介紹成功的家庭教育經驗,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
一是主辦家校月報。學校家委會宣傳部主辦的《“豐之源”家校月報》主要包括校園要聞、家庭教育知識、家長論壇、現象剖析等欄目。通過該月報,既普及了家教知識,又能向家長及時反映學校近期的重要工作與活動,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
二是編寫《家教指南》。學校從自身需要、家長需要、學生需要出發,編寫了《家教指南》,用有代表性的“教育小故事”揭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開設“調查問卷、診斷檢測”小欄目,幫助家長們了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是舉辦家教知識講座。學校每月都要請當地知名教育專家或本校優秀教師為家長們作家教講座,通過微信邀請函、調查問卷、班主任電話家訪等形式,收集和發現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講座主要依據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利用一生動、鮮活的案例和寓意深刻的名人名言等警醒家長,幫助他們提高家教水平。
4.以各種主題活動為載體,提升教育效能
一是舉辦以感恩為主題的系列親情教育活動。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相親相愛一家人”的畫畫活動,通過微視頻“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的親情告白等,使家長們認識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事后,學校還會將優秀作品收入《“豐之源”家校月報》。
二是開展邀請家長進課堂活動。學校提出每天都是“教學開放日”的口號,邀請部分家長坐在教室聽課,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家長據此既能了解教師的工作,體會教師的努力和辛勤,又能近距離地觀察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以便為孩子提供適合的家庭教育。
三是邀請家長參與組織學校的藝術節。學校和活動策劃部的家長共同組織各種主題的藝術節活動,如以培養學生理財和家務勞動能力為主題的“美食一條街”活動,以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為主題的“書畫展”活動,以及“體育季”“科技季”等一系列活動。學校會邀請家長觀看或參與這些活動,讓他們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長處,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在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二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石,而學校教育又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只有抓住當前家校聯系之間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爭取家長對教育的支持,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