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生活并植根于生活的課程。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小學數學教學要讓數學課堂富有生活情趣,使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認識數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引導學生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需要,發現“數學就在我身邊,數學能幫我解決很多問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性,不斷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此,以“乘法分配律”的課堂教學為例加以說明。
一、兩種課堂引入方法的效果比較
1.計算形式的引入效果不佳
為了讓學生充分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并發現乘法分配律,筆者曾嘗試以計算競賽作為引入:先給學生兩組數據,讓他們找出得數相同的兩個算式,用線連一連,再將這些算式進行整理,寫成等式。試教之后發現,由于數據較多,這一環節花費的時間太長,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2.生活情境的引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再次試教時,在引入環節,教師創設了讓學生去書店買書的生活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情境讓學生獲得乘法分配律的表征,使學生更容易通過實用功能而理解其意義。在買書情境中,學生通過三種不同的選擇得出了不同的算式,又從情境中發現了等式的意義,最后運用數量關系表達乘法分配律,契合了學生的學習特點。通過試教和磨課的過程,筆者認識到在情境中學習更有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他們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使數學回歸生活,展現數學魅力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不僅要求教材必須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而且要求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為此,教師要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發現數學的魅力。那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如何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數學問題回歸生活呢?
1.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
一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問題入手,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前面的例子中,教師創設了學生感興趣的買書情境,使學生聯想到自己平時喜愛的書,要算一算這些書花多少錢,這樣比以計算數學題引入更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是通過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讓學生經歷和感受概念、定理、法則等形成、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在買書付賬的情境中,學生采用了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一種是先將兩本書的單價相加,再乘以購買的數量,得出一共要付的錢數;另一種是分別算出每本書各買兩本的價格,再將兩部分加起來,得到的也是一共需要付的錢。所以這樣的兩個算式是相等的。這樣,學生就在情境中經歷了概念的形成、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初步建構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2.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
一是用數學概念解釋生活問題。例如,在引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達式后,教師再回到實際問題中,通過總價相等、總面積相等、工作總量相等的三個數量關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環境。可以讓學生通過舉例子來解釋乘法分配律,鍛煉學生用數學語言解釋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從數學角度觀察和認識生活的習慣,讓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物,用數學的思想去分析身邊的實際問題。
三是用生活經驗理解數學知識。在引入階段,教師讓學生把左右兩邊相等的算式用線連接起來,是脫離生活情境的簡單練習,是不合時宜的;在練習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情境去重新解釋這些算式,學生頭腦中生動的生活情境將使他們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更透徹、記憶更深刻,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掌握了數學知識。
3.形成“讓數學回歸生活”的共識
一是從生活實例中抽象出數學概念,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使學生能夠擁有一雙“慧眼”,能夠觀察并讀懂這個世界的數學,教師要善于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從生活中采擷數學實例,在生活中提煉數學知識,為課堂教學服務。還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素材,讓學生認識到生活經驗積累的重要性,發現日常生活中那些與數學密切相關之處,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資源,從生活實例中抽象出數學概念。
二是從生活實例中體會數學思想和方法,體現數學寓于生活。教材中設計的案例大多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教學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模擬一些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生活環境,設計一些生活場景,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可讓學生用數學語言去概括生活經驗或生活過程,在現實生活背景中建構數學,將數學寓于生活。
三是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體現數學用于生活。生活是數學的寶庫,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數學問題等待開發,如何將生活問題數學化,也是數學教學的重要課題。因此,在教學中,筆者不再只注重純知識的傳授,而是把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巧妙地結合起來,根據所學數學知識,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解決現實問題。例如,努力把數學知識進行生活化的加工,在課堂上提供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情景,要求學生利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并體驗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凸顯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結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現實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教師應追求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引導學生把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把數學運用于生活實踐,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數學、做數學、用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提高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讓數學回歸于生活。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