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書玲
新蔡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隸屬駐馬店市,全縣總占地面積1453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148萬畝,擁有總人口107萬。目前新蔡縣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縣、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全國優質大豆生產基地縣。目前全縣年產糧食達到7.4億公斤,其中大豆為主力生產糧食農作物之一。
1、新蔡縣大豆種植政策思路
目前新蔡縣已經將發展大豆生產作為是調整全縣農業經濟產業結構的重要項目,為有效發展高校農業,振興地方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全縣目前擁有大豆種植面積超過20萬畝,已經成為全國優質大豆生產基地縣。從整體層面來看,新蔡縣主要從壓縮種植面積、主攻單產、提高質量、搞活流通等多方面切入,做到多方并舉,全面推動縣大豆生產與流通健康發展策略,建立大豆種植示范點,推廣應用新技術。在多年的大豆生產工作中,新蔡縣也積累了大量的大豆種植經驗,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大豆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體系。
2、新蔡縣大豆種植技術應用分析
①大豆的整地技術管理應用
為了有效擴大當地大豆產量,努力完成優質大豆生產基地縣的年度目標,新蔡縣農戶也在不斷研究學習大豆種植新技術,并理論結合實際廣泛應用于生產實踐當中。
新蔡縣當地的大豆栽培管理技術主要圍繞大豆植株健康生長,產量提高展開,基本做到了科學種植、因地制宜。以下就新蔡縣當地的大豆栽培技術管理用用主要談兩點。
②大豆品種選擇
新蔡縣當地可選大豆品種多,但根據縣內春旱風大、降水量偏小于蒸發量的基本特征,當地主要選擇了抗春旱、抗病蟲能力較強的大豆品種,例如鄭1307,該品種大豆綜合性狀表現優良,具有早熟、抗倒伏、結莢集中、落葉好等等有點,且它的百粒重大約為20g,籽粒大小適中,非常適合于當地采用大面積機械化種植。目前鄭1307已經在縣內被提上訂單生產名單,頗受歡迎。
新品種選擇在酸性土壤中種植,確保每1kg種子表面噴施1.05~1.77g的鉬氨酸,配合溶液拌種,等待種子完全陰干后再進行栽培種植。
③大豆翻耕整地
當地非常重視大豆翻耕整地,為有效降低病蟲害威脅,當地在深耕整地過程中會首先清除耕地表面雜草,對土壤實施熟化、蓄水保墑處理,充分考量大豆作物作為直根系農作物的基本特征,將它的根系與根瘤埋在土壤結構中,且呈現上虛下實的栽培種植狀態,保證土壤含水量大約在20%~25%左右,同時要求土壤容質量在1.20g/cm3以內,確保其在相對良好的狀態下生長發育。最后就是結合耕地茬口技術進行整地,深翻基礎地塊,配合撿凈茬子的人工方法保證其耕地靶深能達到15cm以上,同時做到翻靶結合。在此基礎上,再深翻大約20cm左右,確保農田中絕對沒有任何大土塊或暗坷。當地的土壤深松深度每年都保證在50~70cm左右,翻耕整地到位。
④大豆種植技術管理應用
新蔡縣大豆種植技術應用豐富,首先當地采用了窄行密植技術,該技術主要被應用于植株高度較矮的大豆品種,鄭1307植株偏矮小且適應性較強,所以當地采用該技術配合深播,促進大豆植株健康快速生長。再配合肥料科學合理配置,可保證大豆增產增收。
另外當地還采用到了三壟種植技術,它通過分壟分層落實技術應用,確保壟中所有大豆生長都能滿足施肥需求。
再者就是等距穴播技術,該技術通過不斷加大耕地穴間距離進行大豆良性播種栽培,該技術不但能夠提高大豆的整體播種質量,也能提高當地大豆在春夏兩季的播種效率。新蔡縣主要利用該方法播種大豆,根據當地統計該方法相比于傳統大豆播種方法成功率高出35%以上,且它也能有效延長大豆的田間封壟時間,對大豆生長環境的通風率與光能利用率提高都有好處。該技術也被認為是當地大豆單位產量增加的重要前提條件。
當地大豆采用先施底肥的方法,施肥內容主要為磷銨肥,施肥用量大約控制在0.019kg/m3,同時再配置灰渣肥,施肥用量為1.500kg/m3,其中會將灰渣肥直接替換為普通草木灰,按照肥水比1:50的比例進行攪拌拌種。大約到大豆結莢后再追加大約0.020kg/m3的尿素,做好葉面施肥工作。
3、新蔡縣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分析
新蔡縣大豆的主要病蟲害就包括了蚜蟲、食心蟲、紅蜘蛛、菌核病、灰斑病以及菌核病。下文主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大豆病蟲害的防治技術進行分析。
①對大豆蚜蟲的防治技術應用
大豆蚜蟲也是當地最為常見的蟲害之一,每年4~6月蚜蟲越冬后繁殖爆發,特別是在6月時當地溫度較高,環境干旱,蚜蟲的活躍度也達到最高。為了有效防治蚜蟲,當地首先選擇種子處理技術,利用大豆種衣劑進行包衣處理,如此可有效防治早期蚜蟲。配合早期防治方法,當地會在大豆育苗植株上噴施25%濃度的輝豐快客乳油配合25%濃度的快殺靈乳油,一般當地每畝用量為30~40mL左右。另外,當地專門在大豆結莢期(蚜蟲爆發期)進行病蟲害防治。考慮到蚜蟲繁殖效率高且傳播速度極快,所以每年5月中下旬當地會對大豆噴施40%濃度的樂果800倍液配合40%濃度的氧樂果1000倍液進行蚜蟲有效防治。
再一點,蚜蟲蟲期同時也是紅蜘蛛的爆發時期,當地會采用1.8%濃度的阿維菌素配合蟲螨克、愛福丁,保證每畝用量20mL左右,如此混用可兼治蚜蟲及紅蜘蛛。
②大豆霜霉病的防治技術應用
對大豆霜霉病防治在每年7~8月展開,其具體防治技術方法包括以下兩種:
第一種是選擇采用抗霜霉病能力較強的品種進行種植,同時配合輪作方式種植大豆,可有效增強大豆植株的抗逆性。
第二種方法是化學防治方法,采用40%濃度的乙磷鋁可濕性粉劑配合25%濃度的甲霜靈藥劑對大豆種子進行拌種處理,如此可實現對霜霉病的有效預防。而當當地大豆植株霜霉病已經爆發,則選擇噴施乙磷鋁藥劑350倍液。
新蔡縣作為河南省的大豆生產大縣,其在大豆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方面頗有心得且技術內容豐富,目前全縣已經基本達到了自身作為優質大豆生產基地縣的產量目標,且隨著新技術的加入與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當地大豆高產優產發展良好現狀還將繼續持續。
(作者單位:463500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黃樓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