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偉
隨著地下水資源的超范圍開采,部分水稻種植區因缺水導致不能種植水稻,因此在這些地區推廣旱作水稻能很好解決以上問題。
與水稻相比,種植旱稻具有以下優勢:一是改水整地為旱整地,節約了大量的整地用水,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二是拓寬了種稻范圍,灌水量減少,能夠在有灌溉條件的旱地上種稻,使稻作生產面積大大增加;三是改水層管理為無水層管理,灌溉主要以滿足稻子的生理需水為主,使水的利用率明顯提高,同時因旱稻是無水層管理,耕層土壤處于有氧化態,從根本上解除了水稻田因長期淹水而造成的厭氧條件;四是由于旱稻種植不用保持水層,只實行濕潤管理,減輕了土壤鹽堿化的威脅,減輕了水稻田化肥、農藥隨耕層滲漏而對地下水和江河湖泊的污染。
1、品種選擇
根據本地區積溫情況選擇合適的水稻品種,如龍粳31、46等11葉品種。
2、種子處理
①包衣
采用先正達-亮盾進行拌種,100毫升兌水3斤進行拌種,陰干48小時裝袋。
②浸種
用25%施保克2500倍液浸種6天,水溫保持16-18℃之間。
③破胸催芽
在30-32℃溫度下進行破胸,22-25℃均勻催芽,芽長2毫米以內為準。
④晾芽
3、培育壯苗
①苗床標準
首先進行苗床的壓實工作,使苗床達到平、實的效果,設計按照秧盤標準及數量計算磚道鋪設的距離,要保證磚道的平直,達到放置秧盤的標準。
②配制床土
配制標準:將篩好的細土與壯秧劑混勻,嚴格按照壯秧劑說明書使用,拌土均勻。
擺盤、裝土:將434穴/盤的秧盤,按照設計的標準擺放在壓實的苗床上,秧盤與秧盤之間要靠嚴實,不要有縫隙。進行裝土作業,用覆土機進行裝土,將穴盤裝滿,使苗床秧盤土整體一平,用吊噴設備澆水,達到飽和狀態后等待播種。
③播種
當氣溫穩定通過5℃時即可播種,播種前,用30%瑞苗清+五谷盈兌水進行苗床噴霧消毒。播種采用機械播種,嚴格控制播種量,每穴播2-3粒,播種后覆土0.7厘米。覆蓋保溫膜。
④苗床管理
出苗80%及時揭膜,在水稻1葉1心,大棚溫度控制在25℃,發現溫度高于28℃要及時通風煉苗,防止徒長,也能促使根部多發根。此時不宜多交水,因為此時需水量不大。
稻苗2葉期,進行二次壯秧劑的施用,二次壯秧劑要選用:調酸和殺菌效果的配合有機肥及細沙攪拌,均勻施用在苗床上,隨后澆水。二次壯秧劑的施用量是第一次壯秧劑使用的1/3。
加強通風煉苗,2葉期床溫控制在22℃以下,3葉期控制在20℃左右,最高床溫不宜超過25℃以上(嚴防2.5葉期棚溫超過25℃)。澆水仍按“三看”澆水,每次要澆透,禁止忽干忽濕。
苗期也要注意防治稗草與闊葉雜草,在稗草2-3葉期,每100平方米苗床用10%千金10毫升兌水1.5公斤噴霧。排草丹100-150毫升/畝,兌水15公斤噴霧。千金與排草丹不可混用,二者產生拮抗對千金效果減輕。
移栽前3-4天,要控水蹲苗,床溫不超過20℃,盡量大通風,如果夜間溫度低,應進落下通風口。
苗床“三帶”,即:帶肥,磷酸二銨125克/平方米,帶藥,30%瑞苗青+植物生長調節劑兌水噴霧,在撒肥后澆水,水要澆透,使肥料附著在秧盤土壤上。
4、移栽前準備
①整地
在秋翻秋耙基礎上,春天平整土地,達到地面平坦,表土細碎、松軟,地表無雜物。
②施肥
覆膜前用撒肥機械進行撒施基肥,撒施后進行淺旋10厘米,施肥量尿素0.5公斤/畝、磷酸二銨12公斤/畝、硫酸鉀10公斤/畝。
③封閉除草
覆膜前用機械噴霧進行封閉化學除草,坰用量:馬歇特(丁草胺)500毫升/瓶,用3瓶、農思它(惡草酮)500毫升/瓶,5瓶,兌水噴霧,均勻噴于土壤表面,進行封閉除草。
④鋪設滴管帶、覆膜、打孔
滴灌帶采用厚壁單翼迷宮式滴灌帶,額定流量1.8L/h左右。地膜采用1.5米寬,0.012毫米厚的地膜。擺栽前采用直播播種機鋪設滴灌帶、覆膜、打孔一次完成。
⑤滴灌
由于工程進展、管網設計問題及水壓問題,并未達到土壤正常插秧標準,造成干的地方無水,澇的地方成河。一邊插秧一邊澆水。
5、機械插秧
①擺栽時間
日常氣溫穩定通過12℃即可開始擺栽,5月12日開始-5月27日結束,期間有幾天連雨天未進行作業。
②插秧規格
覆膜后膜寬1.3米,膜與膜之間0.4米,膜上6行進行擺栽,不得空穴,每畝保苗2萬株以上。
6、本田管理
①分蘗期
滴灌使膜下土壤達到飽和,保證膜內土壤含水量達到70%以上。提高地溫,促進水稻分蘗。
②生育轉換期
為控制無效分蘗,提高分蘗成穗率,適當控制澆水量。
③孕穗、抽穗、開花、結實期
這一時期,光合作用強,生理代謝旺盛,氣溫高,蒸發量大,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大的時候。此時缺水,會使幼穗發育收到影響,造成空癟率增大,影響產量。
④灌漿期、蠟熟期
保證土壤水分,在節氣白露后停止澆水。
(作者單位:158419黑龍江省八五八農場農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