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秀
豬鏈球菌病是一種危害畜牧養殖產業和人類公共安全衛生的細菌性傳染性疾病,該種疾病傳播速度較快,造成的死亡率很高,同時也是一種人畜共患病。臨床上由于鏈球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當中,豬鏈球菌病的傳播流行通常和養殖場的飼養管理有很大聯系。進入夏秋季節之后,由于豬舍溫度較高,濕度較大,一旦飼養管理不合理,不能夠做好排濕降溫工作,很容易造成豬群出現熱應激反應。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豬鏈球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診斷方法、治療措施,將具體研究內容介紹如下:
1、流行病學
任何年齡和品種的豬都可以受到鏈球菌的感染而發病,患病豬和病死動物是養殖場的主要傳染源。另外養殖場沒有任何臨床癥狀的隱性帶菌豬和恢復健康豬同樣能夠持續向外排菌。隨著豬日齡的下降,豬鏈球菌病的發病率和致死率呈現升高趨勢。由于鏈球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傳播途徑多種多樣,通常情況下主要經損傷的皮膚粘膜、呼吸道粘膜傳播感染。如果在斷臍過程中沒有進行嚴格的衛生消毒,也很容易引起鏈球菌病的傳播流行。近年來,生豬鏈球菌病的傳播流行出現了新的特點,呈現出全新的流行趨勢,常發生于每年的夏秋季節。一般情況下該種疾病的發生要在多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才能夠感染,如飼養管理不當,衛生環境較差,氣候炎熱,濕度較大等。
2、臨床癥狀
在豬鏈球菌病診斷過程中,根據不同日齡豬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和流行特征,可以將其劃分為4個種類:首先,急性敗血型。新疫區常呈現急性敗血型,表現為突然發病、突然死亡。急性患病豬常常不會表現出任何臨床癥狀,突然倒地死亡。患病時間較長的豬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到42度以上,眼結膜潮紅充血,從眼角分泌出大量膿性分泌物,采食欲望下降,直至停止采食,并伴隨有漿液性鼻液流出,呼吸極度困難,腰背部、四肢、耳尖存在出血性的紫斑,并出現跛行現象,患病時間通常在2~4天;其次,腦膜炎型。該種類型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到42度以上,停止采食并出現一系列的神經癥狀。患病豬磨牙運動失調,在圈舍內作轉圈運動,四肢呈游泳狀劃動,隨后后肢麻痹不能正常行走,最后倒地不起,關節腫大,化膿,病程通常在1~2天;再次,化膿性淋巴結炎型。該種類型主要表現在患病豬的下頜淋巴結、咽部淋巴結、頸部淋巴結化膿腫大,發病初期用手觸摸有熱感,患病豬疼痛難忍。腫大的淋巴結未破潰之前,體溫升高到41度以上,破潰之后體溫下降到正常范圍,個別患病豬皮膚嚴重壞死,并出現全身臨床癥狀;最后,關節炎型。患病主要表現為一側肢體或者對側肢體關節腫大,疼痛難忍,用手觸摸腫大關節有熱感。有關節腫大疼痛,患病豬不能站立。患病時間通常在2~3周。
3、病理學變化
對于敗血癥死亡的豬能夠看到頸部、腹部和四肢末端皮膚存在紫紅色的出血斑點。沒有任何臨床癥狀就死亡的豬,會從天然口中流出大量暗紅色的血液,血液不能正常凝固。將病死豬解剖之后,可以發現胸腔內蓄積有大量渾濁的黃色液體,仔細觀察內部還含有大量黃色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心包積液嚴重,心肌變得柔軟,顏色好像水煮一樣,心內外膜存在大量的出血斑點。心肌外膜和心包粘連不能正常剝離,脾臟腫大為原來2~3倍,外觀呈灰紅色或暗紅色,質地變軟,包膜下存在小的出血點,邊緣存在出血性梗死病灶,病變組織橫切之后,切面隆起結構變得模糊。肝臟邊緣鈍厚,質地變硬,切面結構模糊。膽囊嚴重水腫,膽囊壁增厚。腎臟腫大明顯,腎皮質和髓質不能正常分辨,并存在大量出血斑點。病死豬的全身淋巴結普遍存在充血出血現象。腦膜炎病死的豬還可以看見腦脊髓液顯著增加。個別病死豬的腦膜下普遍存在水腫出血現象,將水腫的腦組織橫切之后,可以發現白質和灰質表面存在大量出血點。患有關節炎死亡的病死豬主要表現為關節內存在大量纖維素性滲出物。化膿性淋巴炎型可以發現關節囊膜表面充血出血粗糙,關節液渾濁,并含有大量黃白色的奶酪狀物質。
4、實驗室診斷
將病料染色鏡檢之后,能夠發現革蘭氏陽性染色的球菌,呈短鏈或成長鏈排列。將采集到的病料劃線接種到血液瓊脂平板和肉湯當中,放置在生化培養箱內,溫度控制在37度,持續培養24小時,在血液瓊脂平板和肉湯中均能夠正常生產。在血液瓊脂平板表面生長出了圓形、光滑、濕潤存在粘性的小菌落,菌落周圍存在溶血現象。致病菌能夠使肉湯均勻混濁,底部存在少量沉淀物,表面存在菌膜。將分離得到的致病菌常規生化檢測,發現該軸致病菌能夠發酵水楊苷、蔗糖、甘露醇、麥芽糖、葡萄糖、乳糖,產酸產氣,不發酵山梨醇、木糖、衛矛醇,不能夠利用枸櫞酸鹽,不產生硫化氫。結合實驗室診斷結果可以判定致病原為鏈球菌。藥敏實驗發現對頭孢噻肟、慶大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高敏。
5、防治
臨床上由于鏈球菌很容易產生耐藥性,在確診之后應該選擇兩種抗生素進行對癥治療,保證生豬體內有較高濃度的抗生素水平提高治療效果。患病豬一側肌肉注射頭孢噻肟注射液,按照25kg肌肉注射2mL的量注射,每天兩次,連續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同時配合使用安痛定每頭豬肌肉注射10mL。在另一側注射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按照25kg肌肉注射100mg的量注射,每天兩次,連續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同時,在全群豬的飼料當中添加20%的氟苯尼考粉劑,每噸飼料添加2.5kg,連續使用一周。通過采用上述手段治療之后,除了個別患病出治療無效死亡之外,剩余患病豬全部恢復健康,養殖場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沒有繼續出現發病情況。由于鏈球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如果單一的依靠藥物防范鏈球菌病難度較大,為此在養殖過程中需要做好綜合防控工作。一定要注重改善養殖環境,做好養殖場的衛生消毒。尤其是要密切觀察豬群體表損傷情況,在進行注射、閹割、仔豬斷臍過程中一定要嚴格衛生消毒。另外還應該注重做好飼養工具、豬舍、地面、工作服裝的衛生消毒降低養殖場內的各種致病因子,減少疾病的發病率。在疾病流行高發期可以肌肉或皮下注射豬鏈球菌氫氧化鋁菌苗,不論豬大小,每頭注射5mL,在注射21天之后即可產生免疫力。另外在生豬養殖過程中應該密切觀察豬群的生長情況、采食情況、排便情況,一旦出現異常發病情況,應該單獨隔離養殖并將病情上報,交由專業獸醫進行針對性的診治,確診致病源之后,采取對癥措施進行治療,提高治療效果,防止疾病傳播蔓延。
(作者單位:116300遼寧省瓦房店市動物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