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祥
安溪境內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國優良茶樹品牌的主要分布區域。烏龍茶鐵觀音種植管理與茶葉初制加工基本要求。
一、茶園的立地條件
1、氣象條件:茶樹普遍具有喜光怕曬、喜溫怕寒、喜濕怕澇的特點,而鐵觀音茶樹大致相同,具要有喜光,但相對不耐陰,日均氣溫10℃以上開始生長,最高臨界氣溫45℃,最低臨界氣溫為—10℃,新梢生長最適宜氣溫為20℃—25℃,年均氣溫不低于15℃;年有效積溫6000℃左右,茶樹最適宜的年降雨量為1500mm左右,年均降雨量為1700-1900mm,左右,適宜烏龍茶鐵觀音茶樹生長。向陽坡面較好。
2、土壤條件:適宜紅黃壤,尤其以帶有風化石的紅黃壤為佳,有機質含量2%以上,土壤PH值在4.5-6.0之間,土層厚變80cm以,地下水位在1.0M以下,茶園土壤礦物質營養元素豐富,特別是錳、鋅、含量較高,有利于烏龍茶鐵觀音品質的形成。
二、茶園種植
1、鐵觀音茶樹采用無性繁育技術,以保持優異的品種特性,可壓條繁殖,扦插繁殖。現在基本不采用種子繁殖。繁育大多采用短穗扦插繁殖,該技術由安溪茶農發明。第一年、第二年為茶樹生長期,第三年樹冠開張,枝條斜生,分枝部較密植。
2、樹冠管理:高度應在50cm以上,一般控制在60-80之間,冠幅60-80cm,應及時疏行通風,清除雞爪枝和枯枝,使茶樹才能健康生長。
三、老茶園改造技術
1、耕鋤法:培養茶園土壤的團粒結構,是讓土壤通氣,促進茶樹主根部的正常生長和側根的形成。增強茶樹的飲水吸肥能力。
2、增施有機肥料: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有效補充土壤中的礦物元素和微量元素。
四、茶樹病蟲害安全高效防治技術
1、及時清園:石硫合劑封園、采用物理,生物為主蟲害綜合防控措施,可以使用誘蟲燈、黃板紙、靜電噴霧器。
2、茶園鋤草,能減少雜草與茶樹競爭養分和水分,防止茶園。鋤草還可以使土壤松散,茶樹水分吸收快,通風,有利于茶葉優異品質的提升。
五、鮮葉采摘,儲放和運輸技術
1、烏龍茶鐵觀音鮮葉采摘標準以小葉開面到中葉開2-3葉量為理想。春茶自谷雨至立夏采制最佳。夏茶自夏至小暑、暑茶立秋至處暑,秋茶秋分至寒露前后五天。溫度偏高地區,可采冬片。
2、采摘后的鮮葉疏松的放在陰涼處攤涼。并防止日曬、雨淋、葉子因摩擦而造成損壞及時將鮮葉運送進廠房,保持裝運工具的清潔。最好用茶簍采放,簍筐運輸,放置鮮葉的貯藏青間要干燥、涼爽,才能使鮮葉保持新鮮。
六、曬青技術和搖青技術
1、大量曬青用青席,每平方米攤青葉1-1.5㎏,鐵觀音葉片肥厚,主脈粗壯,含水分較多,葉角層稍厚,水分散發較慢,因此,葉質柔軟,以手葉梢基部,頂葉下垂為度。曬后青氣減退,略有清香,減至率約7—-10%,曬青程度掌握字輕勿重,以防死青。曬青適度,將曬青兩藶并一藶,并輕翻散熱,將葉攤均后移入青間,曬青30-60min,待曬青葉冷卻后開始做青,以防熱間或紅度。夏末初秋,天氣炎熱干燥,鮮葉失水快,鮮葉進廠時已開始軟,可少曬或不曬,以防失水過度,對做青不利。
2、做青(搖青)技術:茶青鮮程度,同時葉內復雜的化學走化要求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烏龍茶鐵觀音做青一般在夜間進行,其優點是夜間具有氣溫較低,相對濕度較大的自然條件,有利于葉內物質進行緩慢的化學和有效成分的積累,鐵觀音做青一般分為四次進行:一搖勻、二搖活、三搖紅、四搖香。關健是看青做青,看天做青,眼看,手摸,鼻子嗅。一是保證茶青保持活性,通過搖青是部分氣孔關閉或縮小來減少消耗養分和水分。二是促進水分蒸發和物質轉化,搖至青氣濃烈。
3、氣味濃郁,也經黨是在做青葉氣味清沌,略帶花香或花果香時即殺青。
七、揉捻與倉揉技術
殺青方法得當可以為揉捻提供先決條件,適度揉捻,將茶汁部分擠出,滋味更濃厚,同時,利于果膠附著,利于造型。
八、清香型鐵觀音加工與特征流程
清香型鐵觀音是以毛茶為原料,經過揀梗、篩分、風選、文火烘干等特定工藝過程制成,其品質特征為。外形沉重,似蜻蜓頭,青蛙腿,身骨重實,色澤沙潤亮起霜,湯色橙明亮,香氣馥郁濃烈,勝似蘭花香。滋味濃厚,回味甘爽,韻味獨特,特稱“音韻”,品飲時入口微感濃苦,后繼回甘生津,歷久余香猶存。葉底肥厚,葉柄青綠,葉黃綠有紅點,俗稱“青帶綠腹蜻蜓頭”。安溪鐵觀音茶湯內含物質豐富,據測定內含物質,含量:水浸出物為8.55%-41.4%(對干物質,下同)咖啡堿2.43%-2.51%,品質優異,極耐沖泡,在國內外享有極高聲譽,備受推崇。
九、鐵觀音的觀音韻是怎么形成的
安溪鐵觀音茶樹生長在原產地,安溪縣的得天獨厚自然環境下,采用科學栽培方法和傳統精湛制作工藝,形成優良品種,地域、工藝三者有機融合的獨特優異品質,表現為香氣幽雅馥郁,滋味醇厚甘爽,回甘生津,齒郟留香,后精神抖擻,空谷幽蘭,雅興悠遠,詩意盎然,起入圣的意境,這種“天真味”和“圣妙香”稱之為音韻。
(作者單位:362400福建省安溪縣鑫琪鵬茶葉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