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發兵 張皓 田曉豐 韓峰
小麥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同時也是人們食用的重要原材料。因此,小麥的產量和種植質量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影響。小麥在種植過程當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病蟲害,雖然我國農業部門的技術人員已經研制出了小麥的病蟲害防治綜合防治措施。但是我國農民在小麥種植的過程當中還在防治時間、灌溉以及藥劑的使用方面存在著誤區,這導致防治措施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只有使農民充分了解這些防治誤區,探究正確的綜合防治技術才能提高小麥的種植質量和產量。
1、小麥病蟲害的防治誤區
①防治時間誤區
很多小麥種植人員對于病蟲害的防治時間很難做到準確把握,只是按照以往的種植經驗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同時對于病蟲害的種類缺乏專業性和系統化的了解,對于病蟲害發生的時間規律也難以掌握。這很容易錯過小麥病蟲害的最佳防治時間,使得病蟲害的防治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小麥的紋枯病通常會發生在每年的四月份,因此為了防治紋枯病的發病,種植人員需要在三月份開始防治。但是很多種植人員并不重視對于病蟲害的提前防治,只是在出現病蟲害的時候才采取措施進行防治。這會導致防治成本較高,但是效果不佳。
②小麥灌溉誤區
除了在雨雪天氣小麥吸收自然水分之外,種植人員還需要通過引水灌溉來促進小麥的生長。灌溉與病蟲害的防治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只有合理的灌溉才能使防治的效果得到更好的發揮。但是在實際當中,很多小麥種植人員并沒有意識到合理灌溉的重要性。如果灌溉水量過多的話,麥田當中會長期有積水,這對小麥的生長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也會使病蟲害防治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灌溉水量不足的話,也會對病蟲害的防治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小麥生長的不同階段,種植人員需要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并合理運用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③藥劑使用誤區
小麥在生長的過程當中會因為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發生病蟲害,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是由于病蟲害的種類比較多,不同類型的病蟲害需要不同種類的藥劑和防治方法,因此在小麥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做到對癥下藥。而實際上,部分種植人員由于缺乏對不同病蟲害的認識以及對缺乏防治方法的了解,在面對病蟲害的時候通常只是采取單一、簡單的手段進行防治。還有部分種植人員對于藥劑的使用不了解,因此在噴灑的過程中往往會過量使用,這會導致小麥的內部結構遭到破壞,在殺死害蟲的同時使小麥植株枯死。
2、小麥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
①播種前的防治技術
首先,在種植小麥之前要對前期的麥茬進行徹底的清除,同時要將麥田當中的雜草和多余的麥苗一起清除。這樣可以降低麥田當中細菌的數量,為小麥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第二,種植人員在種植小麥之前,還需要對麥田進行考察,根據麥田土壤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小麥品種,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小麥的質量。比如對于容易感染病蟲害的土地要種植抗病性比較強的小麥品種,這樣可以使小麥病蟲害的防治體系的到優化。第三是種植人員需要合理選擇小麥的種植時間和各種病蟲害的防治時間。可以對病蟲害多發的土地提前進行藥物的噴灑,這樣可以降低小麥病蟲害的發病率。最后,種植人員還要對種植的數量進行合理控制,使小麥的播種密度符合要求,這樣才能使小麥在生長過程中吸收充足的陽光和水分。
②播種期間的防治技術
在播種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很多的地下蟲,它們會對小麥種子造成之間的損害。因此在播種的過程當中,種植人員要做好預防工作。比如可以在小麥種子當中添加化學藥劑,使地下蟲自動遠離種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合理選擇化學藥劑,根據田地當中地下蟲的種類而針對性地用藥。與此同時,在小麥種子發芽的階段,金針蟲等容易對小麥造成危害,這個階段種植人員可以選擇甲基異卵磷乳油等來完成防治工作。
③小麥返青期間的防治技術
在小麥返青的時候,枯萎病和紅蜘蛛是比較常見的病蟲害。返青階段的小麥植株抵抗性較差,因此很容易出現病蟲害,影響后期的生長,從而對經濟效益產生影響。因此,在小麥返青階段,種植人員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治枯萎病和紅蜘蛛。對于這兩種病蟲害最常用的措施就是使用藥物,但是要根據危害的程度合理控制藥劑的使用量。
④小麥灌溉期間的防治技術
小麥病蟲害的防治與灌溉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小麥的生長期當中,會有一段時間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因此除了自然降水之外,種植人員還需要人工灌溉來滿足小麥對于水分的需求。這個階段就是灌溉階段,灌溉階段同時也要配合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這個階段,白粉病與白穗銹病是最常見的病蟲害,因此種植人員可以使用噴霧器來噴灑藥物,從而完成對病蟲害的防治。與此同時,也可以利用灌溉水的便利,直接在水中加入預防藥物來完成防治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種植人員在這個階段需要科學選擇灌溉的時間,合理控制藥物的用量。
⑤小麥抽穗期間的防治技術
在小麥抽穗的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對于小麥的產量具有重要影響。在這個階段,種植人員要重視小麥蚜蟲與赤霉病的防治工作,堅持低毒高效的防治原則,注意盡量采用無毒或者低毒的藥物,比如粉銹寧可濕粉劑或者禾果利等進行防治,這是為了降低對抽穗期小麥的不良影響。
總的來說,小麥種植人員需要充分認識到在防治時間、灌溉以及藥劑使用這三個方面存在的誤區,在小麥種植的各個階段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病蟲害的防治。為了進一步提升防治效果,種植人員還需要合理控制藥劑的使用量,采取綜合防治的方法。
(作者單位:741020中央儲備糧天水直屬庫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