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
隨著新農村發展年建設、土地制度變革與三農政策的出臺,農村發展建設速度明顯加快。不過,城市化發展腳步的快速推進,城市人口增加、土地與水資源緊缺的問題逐漸顯露,農田水利建設速度明顯放緩。對于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資金缺乏與管理機制不健全等眾多問題,需重視加強水田水利建設管理工作,基于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做出客觀正確的科學分析,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發展年建設加以不斷健全和完善,切實提升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水平,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假設。
1、重視水利基礎設施發展建設
資金充足的前提情況下,提高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發展建設整體力度,增強防控抗旱的功能作用。需對現存基礎設施做出合理的整改處理,通過對設備采取維修與除險加固等綜合治理措施,強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所具備的防洪抗旱以及蓄水供水的功能作用。與此同時,對河道加大全面合理的正確治理,對堤壩做出有效加固,排除安全隱患,為農田水利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并建設節水灌溉工程,對先進科學灌溉技術進行全面普及與推廣,重視大面積灌溉區域以及田間基礎設施的重點發展建設,確保農田水利工程對水資源加以科學綜合利用,提高利用效率。除此之外,還需重視農村飲用水,開展飲水解困工程,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飲用水,確保農村居民健康,防止出現病害情況。
2、健全投資機制,加強自身規劃
農田水利發展建設資金匱乏,成為約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務必對投資機制加以健全和完善,基于國家財政投入為基礎,拓展投資渠道。第一,對公共財政資金投入加以科學合理運用,對各級政府部門具體財政管理加以嚴格劃分,并在農田水利發展建設階段,構建部門彼此之間統籌規劃的多層次投資機制;第二,對融資方式做出優化與改變,宣傳推廣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源的資金投入,擴展投資渠道,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第三,對發展資金做出科學規劃,增加資金的整體使用高效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浪費情況。
3、提高農田水利管理
針對農田水利發展建設,需對建設與管理之間存在的關系加以科學正確處理,發展建設的同時應重視管理工作,促進可持續發展。制定科學合理的標準管理制度,確保管理工作能夠更加標準化、系統化與制度化。對管理體系作出不斷完善,構建各個流程的管理體系,并構建獎懲制度。構建管理責任追究制度,重視對破壞基礎設施的處理與重點打擊,對基礎設施做出全面有效保護。財政與鄉鎮以及稅務等部門需全面加強合作,對農田水利管理組織領導,構建全面規劃統籌機制,以此形成促進管理的工作合力,統籌規劃,同頻共振。
4、重視農田水利發展建設現代化發展
第一,對農業節水技術進行全面宣傳普及與推廣,水資源對于農田水利發展建設至關重要,科學使用,重視節約,不然發展建設會由于水資源緊缺,造成農田水利功能與作用無法發揮。因此,需對農業節水技術采取全面宣傳普及與推廣,對典型示范做出有效宣傳,使農民了解認識農業節水技術的優點,從而接受并認可;第二,重視科技研發,新農村農田水利發展建設階段,應重視對科技進行不斷研發,對項目實施做出完善與優化。各級政府部門應增加資金投入以及科技研發投入,同院校以及科研機構部門進行緊密合作,大力推進科技研發,將新技術運用到實踐之中;第三,重視民主管理,基于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田水利發展建設需重視對現代化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對新材料與新工藝加以有效運用,從而節約資源,促進農田水利發展建設。還需重視領導組織構建,為水利工程提供后盾保障。與此同時,重視民主管理,構建先進運行機制,運用完善機制與體系為水利發展建設注入全新動力。
5、科學合理運用資源
農田水利發展建設階段,資源成為十分關鍵的基礎保障,若可以對其進行科學合理運用,勢必對發展建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第一,科學合理運用水資源。農田發展建設階段,水資源較為緊缺,基于此,務必對水資源加以科學合理的高效運用。因此,需對水資源做出科學水利規劃,強化基礎設備工作,以此為水資源優化配置提供可靠保障。一方面,需對水資源整體使用情況做出全面仔細的分析調查,對水資源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與情況做出充分了解與掌握;另一方面,對于產生問題與情況,應制定科學合理的針對性處理對策,按照新農村發展建設的總體規劃,重點關注水資源開發問題,構建開發的整體計劃方案,根據計劃方案采取科學合理的開發,并提高水資源的整體使用效率。除此之外,對地下水進行合理保護,避免過度開發與污染等問題。
第二,重視資金保障工作。農田水利發展建設階段,常存在由于資金緊缺無法順利竣工的問題。因此,開發建設需要可靠的資金保障。一方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并節約資金;另一方面,拓展融資渠道,以國家財政與地方政府的資金投入為主,還需重視對社會資源力量的合理開發,從而為農田水利發展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6、提升農村參與熱情與積極性
新農村發展建設的前提背景下,農田水利發展建設,農村成為最終受益人,因此,水利工程發展建設應獲得農民群體的肯定與滿意,使其可以積極踴躍參與其中。水利工程建設階段,傳統模式已然無法充分滿足具體發展的標準,鼓勵農民群體參與具體建設與決策。提高宣傳普及與推廣力度,使農民對農田水利做出充分深入的認識與了解,使其可以積極參與,為管理與建設提供一定的幫助。同時,需對農民提出的建議與意見做出應有的尊重與考慮,組織農民進行投資以及投工投勞,不僅能夠推動農田水利發展建設,還能夠有效解決從村勞動力閑置的問題,增加經濟收益。
(作者單位:027300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西干溝鄉水利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