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增愛
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的開展是為了讓廣大農機駕駛員接受系統性的理論與實踐學習,從而掌握更為實用且先進的農機駕駛技術與基礎的維修保養知識。可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離不開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更是促進農村地區富余勞動力轉型就業、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縱觀當前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實際情況來看,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培訓工作效率并不高,筆者對此展開分析,并對如何提高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效率的途徑予以探尋。
一、當前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培訓內容較為單一
當前許多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中所設置的內容與現代形勢不相符,主要體現培訓內容過于單一,整體來看更多是以拖拉機、聯合收割機以及農機維修為主要內容,而這些內容并不能完全滿足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需求。此外,培訓所用教材資料也過于單一,除了紙質教材之外,很少會為駕駛員學員提供音像、網絡等方面的材料信息。同時,也有很多農機學員表示培訓內容理論性太強而實踐內容缺失,倘若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操作融合,培訓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
2、培訓形式太過死板
農機培訓大部分在培訓學校中展開,而在培訓中缺少真實情境中的操作演示,這種枯燥的教學難以激發學員的學習主動性。針對農機具體操作以及故障檢測維修知識,更多是將理論羅列在黑板上進行講述,部分理解能力偏差的學員難以理解。雖然現在很多培訓學校啟用了多媒體教學,但由于課件資源的缺少,沒能發揮其真正實效。
3、師資力量過于薄弱
目前農機駕駛員培訓學校的師資力量存在明顯不足,與快速發展的農業機械化形成鮮明對比,由于缺乏發展后勁與競爭力,很多農機教師在動手實踐能力方面表現不足,同時并未主動跟上農機技術的發展更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機培訓質量。
二、提高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效率的途徑
1、增強領導的關注與重視
農機駕駛員的培訓工作具有顯著的高技術含量,并且所面對的培訓對象在受教育程度、社會層次等方面均存在差異,為了保證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效率提高,一定要重視行政手段的推動,增強領導的關注與重視,其中相應經費需要加大支出,予以培訓人員更多的福利待遇,才能夠保證培訓隊伍的穩定。還需要對農機培訓機構的組織制度予以完善,明確責任分布,以地區為單位去建設農機系統管理干部隊伍,努力營造出農機培訓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讓更多農民對農機培訓感興趣,也能讓培訓人員主動去拓展更為廣泛的培訓領域,從而逐步提高當地的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效率。
2、嚴格把控農機培訓質量
(1)要對農業部出臺的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規范與管理辦法踐行到位,制定針對性的規章制度,在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的開展中實行規范化管理。
(2)要做好教學管理工作:對于培訓所用的教學設備逐步完善,結合地區經濟條件與農業發展特點去優化培訓辦學條件,按照培訓項目與重難點去合理配備教學設備,并且要對實訓場地環境進行完善,尤其要重視農業部所頒發的對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提出的教學大綱與教材,把握其指導性作用。
(3)要保證培訓記錄的完整性:建立起培訓學員的檔案,對培訓過程中的資料進行全程記錄,同時要配備專業人員對學員檔案進行管理,保證記錄的完整性。針對已經完成所有規定課程并且通過考試的學員,要頒發結業合格證書。
(4)農機駕駛員培訓學校應當與當地的農機服務站密切配合,相互監督且提供支持,發揮各自的優勢去保證培訓工作效率。
3、合理設置農機培訓內容
面對當前市場經濟逐步發展,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內容如果僅是農業生產技術的培訓,勢必會與技術需求多樣化的發展特點不相符,為了讓農機培訓內容能夠與現代農民需求更加契合,提高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效率,要針對不同層次駕駛員結合所在農機地區經濟發展需求,去因地制宜地展開針對性農機培訓,進而助力當地農業經濟更好發展。在設置農機培訓內容時需要強化農機與農技之間的融合。在對農機駕駛員進行培訓的過程中,還需要展開農業技術培訓,這一內容不僅適用于新學員,對于經驗豐富的農機手而言也同樣適用。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農業機械化的良性促進,倘若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沒有得到推廣應用,那么農業機械化也毫無意義可言;反之,唯有農業機械化基礎牢固,更多先進的農業技術才能發揮實效。比如,秸稈還田技術能夠有效改善農田土壤中的水分、營養、空氣狀況,不僅可保墑調溫,也能抑制雜草生長,為農作物的優質高產與農田環境的優化奠定基礎。秸稈還田技術實效的發揮一定要利用農業機械才可完成。
4、全面創新農機培訓模式
農機培訓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實用性以及生產階段性等特征,所以針對農機駕駛員的培訓模式不可能固定不變,而需要緊隨經濟社會的發展去進行創新。當然,對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的創新需要長期堅持且逐步考證,具體來講可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1)培訓單位應當充分融合合作社、企業以及農場等機構的資源,將培訓與合作進行融合,展開以現代農機技術為核心的實踐性教學,保證理論與操作能夠通過,提高培訓工作效率。
(2)培訓手段應當充分結合信息化技術,以遠程教學、3D實景操作教學、微課程教學等為主,去改變過去培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也能滿足不同駕駛員的受訓需求。
(3)培訓方式可結合培訓內容的不同分為全日制、半脫產、脫產、函授、境外學習交流等,同樣以農機駕駛員的培養需求為主。
綜上,隨著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持續推進,農機駕駛員數量也有了明顯提升,隨之而來的便是農機違章情況也不斷增多,所以給農機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需要做好農機駕駛員的培訓工作,從根本上提高農機駕駛員的思想認識與技術水平。盡管目前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中還存在諸多因素導致培訓工作效率不高,但需要通過更加徹底的改革與進一步的完善去探尋提高培訓工作效率的途徑,力求培養出更多綜合素質更高的新型農民。
(作者單位:234300安徽省宿州市泗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