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送錄
黨校姓黨是黨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是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縣委黨校教師必須堅持黨校姓黨原則,就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章和黨紀黨規的學習教育,立足本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信仰、恪盡職守,努力完成工作任務,爭做合格黨校教師。
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是我們黨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這就決定了黨校必須姓黨。黨校不姓黨,或者不能很好姓黨,就不能完成黨所賦予的莊嚴使命。”“黨校因黨而立,黨校姓黨是天經地義的要求。黨校姓黨,是黨校工作的根本原則,也是做好黨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歸根到底取決于能不能堅持好黨校姓黨、能不能把黨校姓黨貫穿黨校工作始終。”這些指示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的黨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如何貫徹落實?是廣大黨校人必須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1、黨校教師為什么必須始終堅持黨校姓黨原則?
(1)黨校的性質和使命決定了黨校教師必須堅持黨校姓黨原則
黨校是因為黨的工作需要而成立。黨校是黨教育和培訓黨員和領導干部的主渠道,是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也是黨員領導干部黨性鍛煉的大熔爐,更是管黨、治黨的大平臺,各級黨校是同級黨委的重要部門。黨校具有特殊性質和地位,決定了不能把黨校等同于一般的國民教育學校,更不能和其他社會上的培訓機構混為一潭,黨校在教育培訓提高廣大黨員素質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學習深化黨的理論,加強黨性教育和從嚴治黨管理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堅持黨校姓黨原則是黨校存在的前提和條件,是黨校的立校初心、使命擔當和存在的價值,是做好黨校一切工作根本指導原則。無論何時、哪一級黨校,都必須始終堅持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縣委黨校也不例外。
(2)堅持黨校姓黨原則是黨的建設和黨校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黨校因黨而興、因黨而強。黨歷來高度重視黨校工作,堅持黨校姓黨原則,這是黨的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和黨校事業發展必然要求。從黨校發展的歷史不看,不論黨的事業發展,還是黨的和許多國家重大事件,重要決策都與黨校緊密相連、息息相關,黨校始終貫穿著黨校姓黨這條紅線。
黨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視黨校工作,重視傳播馬列主義理論和培養干部的工作,充分認識黨員教育的重要性,多次就創辦黨校工作作出決定。在1924年5月上海召開的第一次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上作出的《黨內組織及宣傳教育問題決議案》中指出:“黨內教育的問題非常重要,而且要急于設立黨校養成指導人才。”根據決議,1924年12月我黨創辦的第一所黨校中共安源地委黨校成立,這是全國最早的地方黨校。在1925年1月召開的黨的四大中再次提出:“黨中教育機關除支部具其一部分作用,另外于可能時更有設立黨校有系統地教育黨員……增進黨員相互間對主義的深切認識之必要。”同年10月,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執委會擴大會議上的《宣傳問題決議案》中明確指出“開辦各地黨校確是一種重要的工作”。并對黨校的類型、學制、學員對象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月,李大釗、趙世炎等同志在北京西城區蔣養房胡同秘密開辦了中共北方區委黨校(北京黨校)。在1926年2月黨中央召開的特別會議上,通過了《開辦最高黨校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在北京及廣州各辦一長期黨校”。在1927年召開黨的五大同意在武漢創立中共中央黨校,后因汪精衛叛變沒有成功。直到1933年3月13日,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在江西瑞金開辦,中共中央黨校正式建立,到1934年10月紅軍長征時停辦。黨校從創辦之始,就擔負起學習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培養革命干部的重任,黨校聽從黨的指揮,隨黨轉戰南北,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骨干人才,為黨的建設和根據地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延安時期是黨校發展的重要階段。當時的中央黨校,在黨校發展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中央黨校于1935年10月在延安復校,從此,黨中央有計劃、分批次從全國各地抽調縣團級以上黨政軍群領導干部到延安進行培訓,中央黨校真正成了教育培養我黨高中級干部的主陣地,成為培養革命骨干的大熔煉。毛澤東于1943年3月親自兼任中央黨校校長并為中央黨校制定了校訓,黨校辦學方針和任務進一步明確,形成了“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作風,為以后黨校各個時期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這時期,黨校一方面緊緊圍繞奪取抗日和解放戰爭勝利,迅速擴大干部教育培訓規模。另一方面,積極推動黨的思想理論和作風建設,充分發揮了黨校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的先鋒引領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黨校迎來了全面發展。建國后,面對中心工作的歷史性轉變,黨更加重視發揮黨校的作用,推動各級黨委普遍建立黨校,逐步確立了覆蓋全國的黨校教育體系。與當時黨和國家的形勢任務相適應,各級黨校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教學體系建設,確立了“學習理論、聯系實際、提高認識,增強黨性”的教學方針,教研機構進一步健全,學科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各級黨校加強了各級各類干部隊伍的培訓工作,為提高全黨干部的理論素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是黨校恢復發展時期。當時在鄧小平的領導和支持下,在胡耀邦的主持下,復校后的中央黨校立即著手整頓和恢復辦學秩序,同時積極擔當起思想解放的先鋒。1978年5月10日,經胡耀邦審定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在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首先發表,引發的全國的大討論,推動全黨的思想大解放,中央黨校推動的著名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為重新確立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實現全黨工作重點的轉移發揮了重大作用,成為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歷史轉折的思想先導。
改革開放時期,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和實現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需要,黨進一步加大了對黨校的指導,逐步確定了黨校“三個陣地、一個熔爐”的職能定位,確立了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各級黨校堅持黨校姓黨、從嚴治黨,加強學風校風建設,加強各級各類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黨校也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期。
進入新時代,黨校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黨校人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黨校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各級黨校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各級黨校教師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要把黨校姓黨原則貫穿黨校工作始終,做到一切教學、科研、辦學活動都堅持黨性原則、政治路線,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四個意識”,在思想上行動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黨校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2、縣委黨校教師怎樣堅持黨校姓黨原則?
黨校姓黨原則是黨校教師的立身之本,更是責任和使命擔當。對縣委黨校來說,就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黨的基本理論和黨性黨風教育作為主課、主業,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章和黨紀黨規的學習教育。對黨校教師而言,就是立足本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信仰、恪盡職守,努力完成工作任務,做一名優秀的黨校教師。
(1)要加強政治修養,錘煉堅強的黨性
黨校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堅強的黨性是堅持黨校姓黨的根本要求,是縣委黨校教師的首要的政治品格和應對任何風浪考驗的壓艙石。俗話說“打鐵還須自身硬”,黨校教師沒有堅強黨性的“金剛鉆”,就搞不好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瓷器活”。黨校教師,不僅要在業務工作上過的硬,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要靠的住。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聽黨話,跟黨走,忠誠于馬列主義,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持黨性原則和黨的政治路線,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公信力,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熱愛黨校教育事業,愛崗敬業,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做得出奉獻,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忠誠傳播者。三要加強黨性修養,嚴格遵守黨章和黨紀國法,堅決抵制和批判錯誤思想言論,做得到正心修身育人,提升政治思想素養,煉就堅強黨性。
(2)要為人師表,修煉高尚的品德情操
黨校教師的言行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堅持黨校姓黨原則,就是要求縣委黨校教師要為人師表,修煉高尚的品德情操,這不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為師之道的根本要求,更是黨校教師的立身之本和必然要求。人們把教師稱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哪黨校教師就是黨員領導干部政治靈魂的工程師。黨校教育培養的對象是黨員領導干部,是我黨的執政骨干和精英,這些人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國家民族的前途未來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福祉,這就要求黨校教師必須具有更高的道德素養和品德情操,才能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黨校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把做高尚的人生與做濟世學問,修煉高尚道德與修煉經世才華結合起來,講政治、重品行、作表率,教學相長,做為人師表,為官師表的典范。
(3)要勤學善思,打造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淵博的知識儲備
黨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淵博的知識儲備是黨校教師必須備具的本領之一。堅持黨校姓黨原則,要求縣委黨校教師必須要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煉就深厚的政治理論功底和淵博的知識。一要認真學習馬列原著,廣泛閱讀理論經典,打牢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二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踐,向實踐學、向學員學,深入思考和研究理論和現實問題,做到教學相長,引起思考和共鳴,啟發別人增長知識和才干;三要勤奮學習,博覽群書,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黨校教師不光要有深厚和理論水平,也要有淵博的知識,豐富的人生,才能更好地服務學員,有效地教育幫助學員,收到最好的教育培訓效果,四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決國際、國內和黨的發展的新變化、新問題,將教學內容和研究的成果,轉化為各級干部謀劃工作的思路、推進工作的動力和破解難題的能力,才能教學相長,真正提高培訓效果,充分發揮黨校教育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干部素質服務、為干部成長服務的“三個服務”作用。
(4)要恪盡職守,努力完成工作任務
黨校教師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堅持黨校姓黨原則,就要求縣委黨校教師必須要立足本職、恪盡職守,完成工作任務。一方面,要在學習、生活、教育、科研的各個方面和環節都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堅持黨校姓黨、黨校人姓黨,始終保持思想上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決不允許有違背黨校姓黨原則的不當言論、觀點和雜音出現。另一方面,要明確職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甘于寂寞、樂于奉獻,努力完成工作任務,給黨交一份滿意的工作答卷,不辜負黨組織的期望和信任。
(作者單位:746400中共文縣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