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玲
在我國農村開展審計工作目的主要是為了利用經濟在社會中的監督職能,使得農村在會計核算方面能夠進一步的規范化操作,讓農村集體經濟自身價值更高。雖然推進農村審計工作能夠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便利,但同樣在其中存在著不可忽略的問題。本文將從在我國實際農村審計工作中當前所面臨的問題作為出發點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并對已經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農村經濟穩步前進,當前我國農村發展的成就是可見一斑的,這與國家的重視和黨的領導密切相關。但是,從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審計工作方面來講,依然存在著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對于當前弄清審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當如何對其進行解決才能更有效呢。本文針對此進行闡述,希望給予相關工作人員以參考。
一、我國審計工作在農村中存在的必要性
農村審計工作,簡單來說就是進行審計的專業部門對于農村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監督的一項工作。農村審計工作的開展由專業部門進行負責,一般來說是由鎮審計所或鄉鎮自己設立的農村經營工作站進行審計。
在農村開展審計工作,是對村集體經濟組織正常穩定的開展日常的保障;是對農民實際財產獲有的保障;是有利于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保障。農村審計工作的開展,是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行助力的最好方式之一。
二、在農村進行審計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
1、沒有針對性較強的法律法規給予支撐
我國最早于1982年制定了有關法律對審計工作進行開發部署,截止到今天,我國在審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已經得到了較為全面的完善。但是對于農村審計工作而言,我國雖然在2015年施行了有關規定,但針對性較強的法律法規依舊沒有完善。對于已經出臺的法律,在實際工作中的認可度還處于比較尷尬的地位,農業部門與審計部門在溝通上容易出現問題,導致審計工作難以開展。不僅如此,由于不同部門使用的法律規定有所不同,繼而在執行上難免沒有一致的準確要求。所以審計工作在農村中由于沒有規范的法律制度,很難得以有效開展,即缺乏針對性較強的法律法規成為當前的一大難題。
2、在隊伍建設上專業力度不夠
農村審計工作,是對農村集體經濟的支持,是對農村集體所有制財產的監督,對于農村經濟活動的完善。因此農村審計工作尤為重要,要求工作人員有著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但是,從目前我國農村審計工作人員的水平來看,顯然達不到這個要求,大多數審計人員存在著兼職現象,審計是“副業”,村委村干部是“主業”。無法最大程度的集中精力對農村審計工作進行開展,也是違反了對于審計工作要求的獨立性原則。在隊伍建設上專業性較差,也是當前較為嚴重的一個問題。
3、在農村審計工作中實務操作難以開展
由于農村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不到位,導致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不僅審計處理面臨問題,審計取證也有困難。在這兩方面,由于影響因素較多,要求工作人員對于細枝末節的處理要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專業素養不夠的工作人員很容易忽略了一些小問題,導致大問題的出現,甚至造成了腐敗貪污現象的發生。
三、對于當前問題的解決對策
1、解決有關方面法律的制定
讓農村審計工作實現有法可依極為關鍵。從目前來看,我國對于農村審計工作的法律支持僅僅是農業部頒發的有關規定,這對于審計工作的真正實施在法律支持上是完全不夠的。因此,不僅要求中央及各級政府對農村審計工作進行重視、各部門各單位進行有效溝通,還要制定出符合當前農村審計發展的專業性較強的法律。以便農村審計工作人員更好的開展工作,讓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有較大的支撐。
2、讓農村審計工作隊伍專業化
如果想讓農村審計工作更好的助力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就必須讓專業人員更加的專業化。因此,對于農村審計工作人才隊伍的培養,有關部門必須重視起來,讓隊伍中出現專業素養高、職業操守嚴的專職工作人員。不僅如此,對于當前以及在工作崗位上的審計人員,也要加強對他們的培訓力度。特別注意要杜絕兼職現象,如果需要的話,可以由當地的會計師事務所協助進行農村審計工作的開展,確保工作人員“專業對口”。
3、提高農村審計工作的實際操作性
提高工作實操性,首先要求各級單位提高重視,對出現的問題嚴肅整改、違規人事堅決處理,杜絕徇私枉法。對于農村涉及工作人員,也要依據相關規定,走合法程序,依法處理有關事務。特別對于金額較大的工程、采購、補償上,一定要嚴格把關,杜絕腐敗現象的出現。
總而言之,對于農村審計工作給予重視,讓審計工作人員能夠進一步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是對開展工作的支持,是讓農村審計工作進一步規范的支撐。只有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才能更進一步,才能讓農民切實感受到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便利,讓社會實現更高程度的和諧和穩定。
(作者單位:725700陜西省旬陽縣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