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紅
本文介紹了臨夏縣基本概況,闡述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臨夏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現狀和機遇,提出了發展思路。
一、臨夏縣基本概況
臨夏縣位居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西南部,全縣總土地面積1212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為37.65萬畝。全縣現轄25個鄉鎮,219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總農戶為8.53萬戶,農業從業人口達34.23萬人。主要大田農作物為玉米、小麥、馬鈴薯、蠶豆、油菜等,農業區域經濟作物為花椒、大紅蒜、厥菜、黨參、當歸、大黃等。蓮花山、太子山、大廟山等旅游景點和休閑農家樂等為臨夏縣農業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也帶動著臨夏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和機遇
1、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
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情況
臨夏縣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引導和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走健康發展路子。臨夏縣結合區域產業發展特點,依靠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林果業、農機等特色產業,積極組建成立了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055家,其中:種植業367家、養殖業323家、農機52家、其它89家、產業扶持合作社219家、聯合社6家。截止目前,全縣規范運作、運行良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國家級示范社5家;省級示范社:32家;州級示范社47家;縣級示范社100家。
②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輻射帶動作用
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村經濟,臨夏縣結合精準扶貧工作,在貧困村中成立了以扶貧為主要目的的合作社,不斷吸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從而帶動貧困戶發展適合自身的農業經濟,以提高貧困戶的經濟收入,早日擺脫貧困,最終達到小康生活。貧困村重點涉及的18個鄉鎮中,全縣116個貧困村已建合作社410家,使每個貧困村至少建立兩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了貧困村合作社全覆蓋工作任務。并進一步引導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規范化運作,截止目前,貧困村合作社規范化運作率達73.4%。并引導廣大貧困戶加入到合作社中,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增加收入,加快了貧困戶脫貧步伐。
2、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機遇
①“十三五”發展方向的要求
“十三五”發展方向是繼續深化改革、開拓創新、完善政策,推進農業現代化,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證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以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為主要任務,進一步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保持農業農村穩定發展好勢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基礎支撐和保障。這就指明了農業發展的方向,更指明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方向。
②農村扶貧開發加速
甘肅省“1+17”精準扶貧政策的提出和實施,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帶來了發展契機。精準扶貧政策的產業扶貧、智力扶貧、科技扶貧等各項扶貧措施,將產生和增強內生動力,必將導致和衍生眾多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在促進生產、擴大就業和助農增收等方面大有可為。
③臨夏縣農業科技園區建設
2015年,臨夏縣在獲批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的基礎上,積極向科技部申報了甘肅臨夏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臨夏綠色清真產業經濟開發區、臨夏縣北塬生態文明小康綜合改革示范區為核心建立的以清真食品為主導產業的高效生態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為臨夏縣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和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更為臨夏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帶來了機遇。
三、發展與思考
1、落實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①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在合作社的發展中,雖然財政部門對合作社進行了扶持和投入,但是,農業作為弱質產業,財政部門需要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將促進農民合作組織發展資金納入財政預算。
②支持合作社參與農業項目實施
合作社是獨立的法人,對發展良好的合作社,支持合作社作為申報實施主體參與扶貧、水土保持、產業基地、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化等項目建設。
③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在合作社的發展中,稅務登記、免稅申報、發票領用等環節,為農民合作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
④保障用地需求
進一步完善合作社工商登記政策,加強金融支持力度;同時,要保障合作社用地需求,支持農村土地向農民合作社流轉,促進臨夏縣土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力度。
2、提升合作社加工銷售能力
①加強農產品認證
農業部門支持和引導農民合作社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和注冊商標,全面大響臨夏縣農產品“品牌”。
②推進合作社產業鏈
大力開展“農社對接”、“農批對接”、“農超對接”、“農企對接”和“農校對接”,促進合作社應對市場經濟的能力;同時,合作社進行農副產品冷鏈系統和加工能力建設,積極推進合作社產業鏈。
③合作社信息網絡化建設
積極推進合作社信息化建設,利用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技術培訓、財務社務管理等,大力推進電子商務應用,促進合作社農產品網上銷售?
3、加強合作社人才隊伍建設
①強化合作社培訓
在堅持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相結合的同時,要加強農民合作社人才隊伍建設?農業部門要組織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培訓,重點圍繞合作社帶頭人、經營管理人員、種養能手素質提升,著力培養一批合作社領軍人才。
②合作社人才培育
在合作社的人才培育上,要積極鼓勵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創辦合作社;鼓勵和支持基層農技員、退休農村干部領辦、創辦合作社;鼓勵和支持大學生村官領辦、創辦合作社;引進和培育一批合作社職業經理人,支持他們經營合作社。
4、加強服務指導
①建立輔導員隊伍
農業部門加強對農民合作社的指導和服務,面對農業部門從業人員老化、而合作社管理及農業農技等專業人才短缺的現狀,多方吸納合作社及農業農技專業人才,逐步建立健全省、市、縣、鄉四級合作社輔導員隊伍。
②幫助農民合作社建立各項制度
幫助合作社制定章程、財務管理、成員賬戶、“三會”管理等各項制度,指導農民合作社規范運行。
(作者單位:731800甘肅省臨夏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