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飛
中圖分類號:F244.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8-176-01
摘 要 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傳統媒體紛紛探索融合發展之路。而發展的關鍵在人才,如何在新形勢下,建設一套人才培養發展體系,已成為行業的重要課題。2015年開始嘉廣集團通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建立了行政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雙通道”發展體系,至今已經先后評選三批次,產生181人次各層級專技人才,其中首席專技人才11人次,高級專技人才37人次,專業技術帶頭人46人次,崗位能手87人次。幾年的培養,一批資深有影響力的專業學科帶頭人評上了首席、高級專技人才,還有一大批年輕的業務骨干人才脫穎而出。
關鍵詞 雙通道人才體系 人才晉升 考核培養
一、人才體系構建思路及框架設計
嘉廣集團一直推行“人才興臺”戰略, 2007年起就開展專業技術帶頭人評選,專業帶頭人在集團發展中起到了很好的核心骨干和“傳幫帶”作用。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原來單一的帶頭人評選已然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梯隊建設和激勵作用不夠明顯,同時由于管理崗位編制限制,很多優秀人才得不到更大發展空間,人才發展的瓶頸得不到有效突破。
經過一年多時間調研,2015年2 月集團正式出臺《關于建立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雙通道”職業發展體系的通知》和《嘉廣集團崗位能手、專業技術帶頭人、高級專技人才、首席專技人才評選辦法》等規定,同年3月起啟動第一批次的人才評選。
在框架設置上,“雙通道”人才體系在原來單一的行政管理晉升通道之外,拓展了一條新的專業人才晉升通道,設置崗位能手→專業技術帶頭人→高級專技人才→首席專技人才四個人才層級,分編輯記者、攝像、制作、播音主持、工程技術、營銷策劃六大專業,涵蓋了廣播電視主要專業技術性崗位。為有一技之長的專業人才拓展了晉升空間,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職業發展的方向目標。
二、我們的主要做法
(一)科學設置人才評價體系。根據廣電行業特殊性分層級、分專業設置評選條件。除了分層級設置條件外,首席、高級專技人才還分專業進行條件設置。首席人才設置首席記者(編輯)、首席播音(主持)、首席工程師、金牌營銷策劃等,高級專技人才設置主播、一級記者(編輯)、一級攝像、一級工程師、一級營銷策劃等高級崗位。區別設定具體條件,除在職稱、專業獲獎等硬件要求外,還作了定性要求,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如首席記者(編輯)須有較強的新聞敏感性,具備善于發現重大題材、判斷重大新聞價值、駕馭重大題材采訪制作的能力,具有組織策劃重大宣傳活動的能力,能力水平在同行業中首屈一指,在本專業領域起到標桿作用,在同行業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在崗位能手的評選條件設置上則更加側重崗位履職,發揮骨干作用,優質完成本崗位任務指標,淡化職稱、創優等硬性指標,致力于年輕后備骨干人才的發掘、儲配和培養。
(二)實行量化評分,部門員工充分參與。專門成立人才評審委員會,主要領導親自掛帥,行業資深專家擔任評委。在量化賦分上,分專業資歷、專業技術職稱、年度考核、工作業績、獲獎榮譽、崗位履職等項目進行細化量分,占總評分85%,評委會評審占15%。不同專業屬性設置不同的量分權重,體現員工創新創優成績的同時,又兼顧員工日常工作表現。在評委的量化核分環節,增加崗位履職情況測評,在各專業評審細則中分別設置部門負責人崗位履職打分和隊伍公信力測評,讓相關部門和廣大員工充分參與,有效提高專技人才評選的群眾滿意度和公信力,實現人才評選的公正、公開、公平原則。
(三)加強人才考核、培養,保障人才待遇。實行任期考核、動態管理、優勝劣汰。專業技術人才每兩年評選一次,專技人才不僅要出色完成本職崗位工作,帶頭創新創優,還要發揮傳幫帶作用。專技人才納入集團的內訓師隊伍,建立專家庫。對專技人才給予專項人才津貼,首席和高級專技人才,享受中層干部、后備干部相應待遇,優先享受集團的各種外派培訓。此外,集團還陸續在研究出臺人才體系配套措施,包括勞動用工、績效考核、公積金等福利方面的配套政策,充分突顯收入待遇向優秀骨干人才傾斜政策。
(四)深化人才應用體系,配套實施“領雁工程”、“青藍工程”。人才評選出來了,如何更好地管理這支團隊、發揮其專業特長,集團又配套實施了“領雁工程”和“青藍工程”?!邦I雁工程”是充分發揮專技人才的示范引領、銳意進取和攻堅克難作用;“青藍工程”是要充分發揮專技人才“傳幫帶”作用,由專技人才帶培新人,形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良好氛圍。對專業技術帶頭人任期內制定專技人才創新創優任務、專業論文和帶培任務,由人事部門對專技人才進行年度、任期兩次考核,考核結果公示,并作為下一批人才評選依據。
三、初步成效
(一)集團經營創收,精品創優,逆勢實現穩重有升。近年來,集團各項工作走在全省兄弟城市臺前列,穩居全省廣電系統第二集團(杭寧溫外)排頭兵位置。去年集團廣播電視經營總收入突破1.4億元,同比增長11.22%,今年上半年在精品創優上斬獲九個省一等獎,重返全省新聞創優的舞臺中央。經初步統計,這支隊伍的創優數量占到了整個集團的80%以上,是集團精品創優名副其實的主力軍。近年來,這支人才隊伍先后獲得金話筒提名、省青年崗位能手、省優秀播音主持人、市十大杰出青年、“南湖百杰”、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等榮譽稱號。
(二)管理人才、專技人才實現互通發展。在這支專業人才隊伍里,有一大批默默奮戰在各自專業領域里,扎根一線,潛心鉆研,還有一些通過多年的培養,成為中層管理干部。經過多年的培養,在這些專技人才中,先后有19人進入了中層干部隊伍,成為集團的中堅力量。通過培養,以后會有更多的專技人才進入集團中層管理隊伍中。
(三)人才體系建設日趨成熟。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雙通道”人才體系從體系設計、組織評選到后續的人才應用體系—“青藍”“領雁”工程、“領雁工作室”,集團的人才體系建設日趨成熟。管理、專技“雙通道”人才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是人才評價體系建立的重要標志,是全媒體形勢下廣電人才隊伍建設的積極性嘗試,為培養廣電骨干核心人才、現代傳媒融媒體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