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乳(曲拉)交易中心碰到記者,牧民拉馬加可能還不知道,做了這么多年曲拉,自己竟和雀巢、卡夫等知名企業“關系密切”。
“曲拉”源自藏語譯音,說的是新鮮牦牛奶提取酥油后剩下來的副產品,即奶渣。
過去,和大多數牧民一樣,拉馬加要么倒掉奶渣,要么把奶渣曬干做成曲拉。曲拉就成了牧民日常食用品或牲畜初春補充的飼料。
拉馬加家住甘南州碌曲縣尕海鎮加倉村。這里是我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一部分。
“吃不完,賣不掉。”多年前,曲拉過剩,一度困擾著拉馬加和牧民們。直到遇到了甘南華羚乳品集團,拉馬加的“煩心事”變成了“甜心事”。
實際上,曲拉富含的牦牛乳酪蛋白是生產干酪素的重要原料,而干酪素具有良好的黏合、成膜和光亮等功能,被廣泛應用于工業、食品和醫藥等行業,國內外市場需求非常大。雀巢、卡夫等知名企業就是華羚乳品集團的重要合作伙伴。
這家地處甘南州合作市的企業借助科技創新,建立了技術研發團隊,聯合中國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開展技術研發合作,不斷提高曲拉附加值,開發曲拉“高端”線路。不只是簡單的買與賣,該企業還打造了曲拉交易中心,并在鄉村設立收購點,聘請牧民作為企業員工,統一收購曲拉。

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那吾鎮多河村一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擠奶工正在勞作
現在,拉馬加干勁十足,因為“自己現賣現結,企業從不賒欠”。
華羚乳品集團董事長敏文祥介紹,經過多年發展,企業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牧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與農牧民建立了穩定的產業帶動長效機制。尤其是曲拉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其價格由最初每公斤1.2元上漲到最高時的每公斤53元,增長了44倍。
敏文祥表示,該企業累計投放牧區的原料收購資金達到86億元,帶動甘肅、青海、四川等五省藏區牧民10.6萬戶53萬余人發展養殖業。其中,帶動了2.95萬戶甘南州牧民。
依托藏區豐富的原料市場,該企業規模越做越大,帶動效益日益明顯。
作為企業指定的收購工,甘南州夏河縣博拉鄉村民周加布幾乎每天都要到收購點收鮮奶。“在家門口就能把奶賣了,人很多,常常需要排隊等候。”
除了做好收購工,周加布還會賣牦牛奶和曲拉,一年下來,掙的錢多了起來,日子也好過了起來。
當前,合作市970戶558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于企業帶動,穩定增收。牦牛乳、曲拉產業對牧民群眾戶均年純收入的貢獻率達45%。
甘南州委副秘書長郭路表示,曲拉的“變身”幫助著越來越多農牧民脫貧致富。“世界稀缺、中國特有的牦牛渾身是寶,深受國內外市場歡迎,政府、企業和牧民可以做的文章還有很多。”
目前,拉馬加長年給企業供應曲拉,生產多少就能賣多少。對他而言,“奶渣渣”真的變成了“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