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濤武,鄭雪,楊洋,林夏妃,吳振宇,朱昭瓊
(1.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麻醉科,遵義 563000;2.貴州省遵義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遵義 563000;3.遵義醫科大學,遵義 563000)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接受手術治療的患兒日漸增多,而患兒家屬比較關注全身麻醉后是否會影響患兒的學習記憶能力。認知功能障礙以意識受損和思維模式紊亂為特征,發生后可導致患者學習能力的下降、記憶受損、人格改變等,甚至影響到患者術后的康復,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1]。研究發現七氟烷可能會引起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2-3]。筆者在本研究對幼年大鼠進行七氟烷麻醉處理,觀察其認知功能所受到的影響及可能的發生機制,為七氟烷的臨床使用提供實驗依據。
1.1實驗動物 健康雄性SD幼年大鼠30只,8周齡,體質量220~250 g,由重慶第三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號:SCXK(渝)2012-0005。
1.2試藥 七氟烷(山東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批號:65170507);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p85(α)抗體(武漢proteintech公司)、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抗體(武漢proteintech公司)、羊抗鼠IgG(H+L)抗體、β-action(1:1000)、BCA蛋白定量試劑盒均由北京綠澤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3儀器 化學發光成像系統(美國BioRad公司)。Morris 水迷宮測試儀(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DragerFabius麻醉機,Vamos氣體監護儀(Drager公司,德國);自制吸入麻醉箱。
1.4動物分組及給藥方法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空白對照組(K組),模型對照組(C組)和實驗組。實驗組分為4個亞組,分別為吸入2%七氟烷30 min后蘇醒2 h(Sev-2 h組)、12 h(Sev-12 h組)、24 h(Sev-24 h組)、72 h(Sev-72 h組),每組5只。K組大鼠不做任何處理,C組大鼠于自制麻醉箱中吸入純氧30 min,Sev-2 h、Sev-12 h、Sev-24 h、Sev-72 h組大鼠分別吸入七氟烷30 min。自制密閉吸入麻醉箱內鋪墊厚鈉石灰,通過控制揮發罐刻度使大鼠吸入七氟烷濃度始終維持在2.0%。K組、C組及Sev-2 h、Sev-12 h、Sev-24 h、Sev-72 h組分別吸入空氣、氧氣、七氟烷30 min后完全蘇醒2,12,24,72 h后再次進行定位航行實驗和空間搜索實驗,所有記錄數據同麻醉前。
1.5Morris水迷宮實驗 適應性訓練1 d:以適應環境,剔除不會游泳的大鼠。連續5 d的定位航行實驗:標記四個象限,平臺距離水面2 cm。將大鼠面向池壁依次由4個象限中點入水,限定大鼠在120 s內找到并爬上平臺休息10 s,若120 s內未找到,則指引其找到并置于平臺上休息10 s,記錄逃避潛伏期和游泳總路程??臻g探索實驗:定位航行實驗結束后次日撤去平臺,將所有大鼠從同一平臺象限入水,游泳120 s,記錄有效區域運動時間、有效區域運動距離和有效區域進入次數。Sev-2 h、Sev-12 h、Sev-24 h、Sev-72 h組再次行Morris水迷宮實驗并取材,K組、C組與Sev-2 h組于同一時間處理。
1.6血漿PI3K/AKT蛋白表達的檢測 Morris水迷宮實驗結束當天,各組5只大鼠分別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鈉30 mg·kg-1,麻醉生效后取腹主動脈血5 mL,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漿,-40 ℃保存待測。取出保存血漿標本常溫解凍,用BCA蛋白試劑盒測定總蛋白量。電泳:配制12%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濃縮膠為80 V,30 min,分離膠為120 V,75 min。轉膜:電泳結束后,在4 ℃冰水混合物下將蛋白轉至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300 mA ,90 min)。封閉:PVDF膜轉移至塑料平皿中,5%脫脂牛奶封閉120 min,TBST洗膜,加入PI3K p85(α)一抗(1:4000)或AKT一抗(1:4000),4 ℃孵育過夜,第2天,TBST洗膜3次,每次15 min,孵二抗(1:8000),于37 ℃溫箱孵育50 min,TBST清洗3次,每次15 min,電化學發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液曝光,經化學發光成像系統采集,以條帶灰度反映PI3K和AKT的表達。

2.1Morris水迷宮實驗結果 所有幼年大鼠麻醉前進行水迷宮訓練,逃避潛伏期與總路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縮短,第3天后形成穩定的空間學習記憶能力。見表1。
與K組、C組比較,Sev-2 h組逃避潛伏期、游泳總路程明顯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Sev-2 h組比較,Sev-24 h組、Sev-72 h組逃避潛伏期、游泳總路程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與C組比較,Sev-2 h組麻醉后有效區域運動時間、有效區域運動距離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Sev-2 h組比較,Sev-24 h、Sev-72 h組有效區域運動時間、有效區域運動距離明顯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有效區域進入次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水迷宮訓練逃避潛伏期與總路程

表2 6組大鼠逃避潛伏期與總路程
2.2PI3K、AKT表達結果 與K組、C組比較,Sev-2 h組PI3K、AKT表達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Sev-2 h組比較,Sev-24 h組、Sev-72 h組PI3K、AKT表達上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圖1。
七氟烷作為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吸入麻醉或復合麻醉的常用藥物,具有血氣分配系數低、麻醉誘導和蘇醒迅速、呼吸道刺激小、芳香味和不易燃等優點,尤其在小兒全麻誘導和維持中的優勢顯著[4]。近年來,有研究報道,嚙齒類動物在七氟烷麻醉后可能會造成短期學習、記憶功能下降,許多臨床觀察發現兒童暴露在七氟烷麻醉會造成認知功能損傷,且多發生于術后1~3 d,其具體機制至今仍不明確[5-6]。2%七氟烷是臨床麻醉常用濃度,為與臨床相結合,同時參考文獻[7],本研究選擇2%七氟烷作為麻醉處理的濃度。

表3 6組大鼠空間探索實驗結果

與K組比較,*1P<0.05;與C組比較,*2P<0.05;與Sev-2 h組比較,*3P<0.05。
Morris水迷宮是用于評價嚙齒類動物的空間學習和記憶能力的經典實驗,在神經認知障礙的相關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否適用于測量動物的長時記憶還存在爭議[8]。因此,本研究以2%七氟烷麻醉幼年大鼠,并選擇Morris水迷宮實驗檢測幼年大鼠短期內不同時間段的空間回憶探究能力。行為學結果顯示,Sev-2 h組逃避潛伏期、游泳總路程明顯較K組、C組延長。與C組比較,Sev-2 h組麻醉后有效區域運動時間、有效區域運動距離明顯縮短,表明幼年大鼠吸入2%七氟烷后2h出現明顯的學習記憶能力下降,而在12 h后幼年大鼠的空間學習記憶能力逐漸恢復。
PI3K/Akt信號通路作為一種重要的信號轉導通路,參與細胞凋亡、存活和增殖等多種細胞過程。PI3K是一種胞內磷脂酰肌醇激酶,由催化亞基(p110)和調節亞基(p85)組成。Akt是絲氨酸/蘇氨酸激酶,是PI3K信號轉導通路的主要下游靶點。AKT是促進細胞損傷后存活的關鍵成員。多項研究表明,通路及其下游激酶可促進細胞增殖,抑制細胞凋亡,AKT可激活多種蛋白激酶,AKT的活化可誘導蛋白磷酸化,促進細胞增殖,抑制細胞凋亡[9]。PI3K/AKT信號通路在神經系統中廣泛存在,通路的激活可抑制神經細胞凋亡、改善神經形態、增強突觸可塑性、減輕神經損傷、減少炎癥細胞死亡[10-11]。本研究血漿Western blotting結果顯示,與K組、C組比較,Sev-2 h組PI3K、AKT蛋白表達明顯下降,12 h后蛋白表達量逐漸恢復,這與行為學的結果吻合,提示七氟烷麻醉后引起的幼年大鼠認知功能障礙可能與血漿PI3K、AKT蛋白的表達下調有關。這與本課題組前期實驗幼年大鼠吸入2%七氟烷麻醉后海馬中PI3K mRNA、AKT mRNA的表達結果一致[12]。本次研究未對幼年大鼠的海馬進行PI3K、AKT蛋白檢測對比為不足之處,課題組后期將會做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幼年大鼠在吸入2%七氟烷麻醉后發生短暫的認知功能障礙,而其機制可能與PI3K/Akt信號通路被抑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