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廣播電臺(RNZ)10月11日文章,原題:過去5年來市長們訪問中國達幾十次來自新西蘭地方及市議會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新西蘭有32位市長對中國進行了總計73次訪問。大多數訪問與兩國城市和地區建立友好關系有關,或者是為在中國的博覽會和會議上宣傳新西蘭。
總體來看,這些市長自2014年以來訪問中國的次數平均為2次。在這當中,即將離任的達尼丁市市長戴夫·卡爾幾乎每年訪問中國2次,過去5年里總計出訪中國9次。這些訪問大多是參加會議,包括新西蘭—中國市長論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北京峰會和全球健康城市論壇等。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達尼丁市與上海市一直保持著“姐妹城市”關系。卡爾表示,兩座城市之間的合作不能僅用“城市的經濟利益”來衡量,“因為各個行業都能因此受益,也許是一位電影導演在上海獲得了獎學金,然后獲得了一些拍攝權,另一個電影攝制組來到了這里,在這里的取景點花費了數千新元。這種關系只會不斷地積累加深。”
馬爾堡大區政府的訪問開支最多,3次訪問花費了36710.99新元。馬爾堡大區區長約翰·萊格特3次訪問中國都到了寧夏——馬爾堡的“姐妹地區”,同時也是中國第三大葡萄酒產區。雙方的關系始于2013年,當時馬爾堡的釀酒師戴夫·泰涅在寧夏葡萄酒協會組織的釀酒比賽上獲獎,從那時起,馬爾堡的釀酒師每年都到寧夏協助他們釀酒。2018年,有9名馬爾堡釀酒師在寧夏釀酒廠協助釀酒。據馬爾堡大區議會估計,該地區通過與中國的合作獲得的總收入在110萬至120萬新元之間。
萊格特表示,中國是首選目的地,因為它提供了經濟機遇。“寧夏正在發展葡萄酒產業,這里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對于我們馬爾堡這樣一個擁有(釀酒)專業技術和知識的地區來說,這是一個好機會。”
新西蘭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杰森·楊說,新西蘭市長們在中國受到高度重視,“當新西蘭小鎮或小地方的市長訪問中國的大城市時,他們會受到非常好的接待。中國地方政府為中國企業提供了與新西蘭企業見面的機會。所以對新西蘭的企業來說,這的確是一種可以獲得兩國政府某種認可的途徑。”▲
(作者凱蒂·斯科奇爾,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