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秀
摘要:隨著全球資源緊缺問題的出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不斷被強化。林業資源對自然生態環境和人類生產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然而,青海省在林業資源上存在一些問題,無法達到可持續發展,文章首先分析林業資源對于青海省的意義。然后通過分析影響青海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4個方面因素,4個因素分別為青海林業資源自身因素、政府因素、企業因素和社會因素。最后針對性的提出實現青海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旨在為實現青海省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作出一點貢獻。
關鍵詞: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922(2019)08-0059-04
l 林業資源的意義
林業資源可以保護環境,其森林資源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可以凈化空氣,而且林業資源對水源可以達到涵養的作用[1]。縱觀古今,國內外為了求經濟發展而已犧牲環境為代價的事例比比皆是,如今,環境被破壞,空氣被污染,水資源變污濁,因環境問題造成的災害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加強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可以對這種現象進行改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的[2]。
林業對自然環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還可以緩解資源短缺現象。我們的生活中會需要很多的木質用具,林業可以為我們創造出這些日常的生活用具,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幸福,還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林業中還有一類寶貴資源,那就是醫用藥材,林業中可以為我們提供豐富的中藥材,這些藥材對我們的身體具有重要的作用[3]。現如今,世界資源都比較緊缺,發展林業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的資源,讓我們短缺的資源得以緩解,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
提高林業資源的發展,還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我國方針政策指出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觀,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林業資源的快速發展可以有效的發展這一方針政策。所以說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企業,有利于人民,更有利于青海地區的發展。
由于青海地區的地理位置不佳,其處于一個高原高寒的生態系統,造成氣候環境不好,林業資源就可以對這樣一個特殊的生態環境起到保護和改善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森林資源,可以維持青海地區的生態平衡,還能夠防風固沙、減少水土流失的作用。青海地區的特殊環境造就其必須依靠林業資源,林業資源就是青海地區的保護傘。
2 青海林業資源的現狀與問題
2.1 青海林業資源的現狀分析
青海省江河湖泊較多,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三江源”。全省的總面積排名全國第四,其總面積達72.12萬km2。雖然現代青海省的林業資源不夠發達,但是在遠古時期,青海有著豐富的林業資源,主要是由于青海位于青藏高原,隨著時間的不斷變遷,青藏高原不斷抬升,原本屬于亞熱帶的氣候變成了暖溫帶和溫帶,導致青海地區的降水減少,又由于為了求發展人為的破壞了林業資源,使其達不到可持續發展,所以慢慢的青海省的林業資源變少了。
林業資源很重要,但是目前來看,青海省的林業資源的總特點是,林業資源總量較少,分布不均勻,主要分布在江河源頭的高山峽谷地帶,資源結構不合理,資源利用率較低。從這一點上看,青海省林業資源并不樂觀,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青海省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森林覆蓋率為5.82%,提高0.19%。森林面積420萬hm2,增加13萬hm2;森林蓄積4864萬m3,增加533萬m3。森林面積中,天然林面積401萬hm2,人工林面積19萬hm2,其中天然喬木林面積35萬hm2,人工喬木林面積7萬hm2;森林蓄積中,天然林蓄積4289萬m3,人工林蓄積575萬m3,相對于之前,青海的森林資源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相對來說,森林資源還是比較少的[4]。而且,為了保護青海的現有森林資源,青海省自1999年實施了天保工程,除了“四旁樹”外其他全部地方禁止砍伐,所以青海省的老年樹木較多。青海省的森林資源還是存在結構偏差問題,大木材較多,中幼木材較少,再加上種植的樹木品種過于單一,這樣就會導致樹木質量不高,容易受到災害。
2.2 青海林業資源的問題分析
2.2.1 林業資源本身問題
就青海林業資源本身問題而言,即林業資源的數量過少,而且青海的林業資源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江河源頭的高山峽谷地帶,這里林業資源較為豐厚,存在很多的森林樹木,但是青海其他位置的林業資源很少,不利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導致青海的林業資源兩極分化問題[5]。青海林業資源中種植的樹木種類配置不合理,林業資源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保護環境,但是青海地區森林資源的樹木年齡較老,大部分都是成熟林,中幼林較少,且郁閉度小。而且樹種單一,大部分屬于灌木林,而喬木林很少。這種配置樹木不合理會造成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變弱,林業資源容易受到負面影響,更加不利于青海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2.2 林業企業造成的青海林業資源問題
青海林業資源存在問題,與林業企業是息息相關的,如果青海企業經營不當,使用資源不合理就會造成林業資源的不可持續發展。因為林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很長的時間,由林業資源的生長周期所決定,一般情況下,一棵樹木的成長最快也得半年才能投入使用,所以企業剛開始的投入也會比較多。這樣周期長投入大的企業,如若發展不好就會造成林業資源的浪費。
在我國林業企業的財產權屬于國家支配,相當于林業企業是屬于國有獨資企業,就會造成林業的投資主體過于單一化,不能讓資產增值。林業資源的投入就會受到限制,投入不足現象和產業結構調整緩慢現象就會拉低青海林業企業的發展。長期以來,青海林業企業比較重視砍伐森林用于生產,卻對種植樹木比較疏忽,對種植樹木上的資金和科技都比較忽視。當企業固有的林業資產用完后,開發新的種植樹木就很難一下投入到使用,對于現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來說,青海林業企業就會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從而達不到合理的收益效果,就會造成林業產業發展滯后,青海的林業資源也會變得更加緊缺,青海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更加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