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情景化設計在現代空間展示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展示設計行業,情景化設計是一種“情景交融”、“身臨其境”與觀眾產生共鳴的表現手法。結合情景化設計主要特點:場景再現、參與性強、情景交融、虛擬現實技術等在實際展示的過程中,它們之間相互交融、相互滲透,從當前展示空間的實際應用類型上,以博物館、主題性展覽、商業展示以及公共環境的主要展示形式來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情感化設計在現代空間展示中能夠很好地激發觀眾參與,從而便捷和高效地傳遞給觀眾實用信息。
關鍵詞:情景化設計;特點;應用
中圖分類號:TU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922(2019)08-0092-03
商業展示自古以來就有,最早可以追索到唐朝時期,長安城內就出現了東市、西市兩條商業街,街道兩邊店鋪林立,而店鋪就是很好的商品展示形式。到了宋代,商業街的店鋪展示景象更加繁華,可以通過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反映出來。只是到了近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新材料廣泛應用,現代展示的形式不僅僅以商業展示形式存在,而是越來越專業化、多樣化,情景化設計作為一種設計表現手法也得到廣泛應用。
1 現代展示的情景化設計
在展示設計行業,情景是指人在特定時間內進行某些活動的周邊環境,它包括環境中的人物、時間、地點、事情和過程。基于現代展示來進一步理解,結合情景化來進行設計,則簡稱為“情景化設計”。這里的“情景交融”、“身臨其境”,首先需要構造出來一個生動環境主題,使觀眾能有“身臨其境”的體驗,最終達到情與景的相互融合,在展示空間中產生出審美互動;其次這是一個虛擬的情景,由于過去的真實場景不能復現,只能以虛擬形式,在了解歷史或者地域文化基礎上的高度復現,盡可能地傳遞出緊貼歷史或者地域文化相關信息,最終達到信息的概況性和完整性;最后,“情景化”是在人工的方式下營造出“情寄于景,景應情”的“情景再現”模式[1]。
2 情景化設計的空間展示特點
情景化設計要求設計者對現代展示對象的環境,進行情景化的空間塑造,它是一種造“景”設計,在塑造的表現上主要特點如下。
2.1“情景再現”
現代展示最大的難點是在有限的空間內,設計出的對象既要形象性,還要有文化內涵,這就給設計者帶來一定的空間想象和難度。因此在情景化設計的展示中,常常需要結合有限的空間進行“情景再現”,這也是情景化設計最大特點。“情景再現”需要尊重歷史文化、時代特征、地域性等因素,還需要進一步藝術化加工,避免形式單一、照搬照草、缺乏文化內涵等問題。例如:西安博物館內地下層展示的唐長安大明宮麟德殿復原圖,它是大明宮的國宴廳,由前、中、后三殿組合而成,左右兩邊分別為郁儀樓、結鄰樓,形象逼真。
2.2 注重觀眾的“參與性”
“參與性”為觀眾創造了體驗場所,觀眾是現代展示的接受者,同時也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和對展示傳播工作效果的檢驗者。在過去的傳統靜態圖文展示中,觀眾往往被動的參觀和學習,缺乏與被參觀的對象互動。現在,大多數展示區域為觀眾提供了互動體驗平臺,增強了展示的參與性。這種體驗式展示的效果與傳統的靜態圖文展示相比較,增強了觀眾的互動,能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通過參與互動,觀眾可以便捷、輕松地接受一些實用信息。例如:陜西歷史博物館青銅器展區,主要展示了青銅器時代的日常用品青銅器物,它們就是信息的傳播者,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觀眾則是信息的接受者,觀眾可以觀看文物、講解員講解、圖片說明等方式進而參與到對文物的認識中去。
2.3“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把主觀之情熔鑄到客觀景物之中,結合現代展示設計,主要體現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景到情”,也就是“觸景生情”,通過帶有主體性的場景設計,使得觀眾看到具有審美的意義場景感染到他們,從而產生“情”,從而達到思想上和場景產生共鳴,甚至產生豐富的聯想。另一方面是是“由情到景”,在現代展示設計的情景化設計中,可以先確定感情基調,再按照其感情基調進行系列化設計。這也是“寓情于景”或者“移情于景”的一種設計表現方法,從而達到由“情”到“景”,既利用移情手法又抒發了感情的目的。在現代展示設計中,不管是“由景到情”還是“由情到景”都是設計者的表現方法,二者在實踐過程中可以結合起來使用,即:“情景交融”。
2.4“多途徑化”“立體化”展示
現代空間展示需要“多途徑化…‘立體化”來進行形象展示,在表現形式上,可以通過沙盤、全景模型、蠟像等形式進行設計,也可以多種形式組合設計增強再現藝術表現;在空間表現上,需要借助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相結合的方式來體現,涉及到二維空間信息主要是圖片、顏色、文字等元素,可以利用重復、疊加、錯位等藝術表現方法強化展示空間,而涉及到三維空間則需要考慮功能分區、空間搭建、材料的運用等方面,這就需要二者相互結合,綜合考慮;在形象展示上,既有具象的場景塑造,也有抽象的的體驗感受,二者通過空間結合,營造出有效的信息傳遞。如北京798藝術區有著看得見的現代展示藝術館、工業化遺留下的火車頭、水塔、廠房等,還有無形的典型包豪斯風格以及藝術氛圍,讓觀者“立體化”的進行藝術體驗。
2.5 虛擬現實技術的運用
現代展示設計越來越重視虛擬現實技術,它不僅帶來了視覺效果上和藝術感覺上的革命,而且帶來全新的人機對話、人與場景對話的交互體驗。首先虛擬現實技術情景化的展示了要表現的對象,通過圖像、聲音、文字等形式,動靜相結合,給觀眾帶來新的享受,產生強烈的印象。其次虛擬現實技術更具有互動性,可以讓觀眾交互體驗,帶來科技感、趣味感和增強現實感。情景化設計中虛擬現實技術的主要應用形式為環幕投影、地面投影、3D全息投影,這種技術已經成為當前情景化設計中的全新理念,展示方式比較直接化、形象化。
3 情景化設計在現代展示中主要應用類型
3.1 博物館
進入21世紀,現代博物館被漸漸被人們看成一個體驗生活、歷史和文化的場所,人與人之間需要互動交流,博物館作為一種交往的平臺和宣傳媒介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博物館通常具有文物收藏、保護、展覽等多種功能,又有藝術博物館、自然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等多種形式,是現代展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博物館在情景化設計上多數采用全景模型、全景畫、半景畫等多種形式盡可能的展現歷史和文化,同時也把現在虛擬現實融于到里面,采用聲、光、色加入其中,盡可能的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例如:西安博物館在小雁塔歷史展示上,利用環幕投影以動態的半景畫和全景畫形式進行展現,大廳正中還有全景模型進行展示,并配有聲音循環解說,讓觀眾“多途徑化”地了解到它的歷史。
3.2 主題展覽
主題展覽是一種專業性比較強的展覽會,展覽規模大到世界博覽會、世園會的主題館,小到一些小型的主題活動,如圖2“師徒取經”綠雕展示動。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讓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場景等高度融合到博覽會場景中去,突出主題。其中,中國館從國家意志的高度,以“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為主題,體現中國館建筑——“東方之冠”(如圖1),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結合中國的“傳統紅”及其“九宮格”布局,在客觀呈現和主觀闡釋雙重層面上完成空間和場景的建構[2],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征中國精神的造型,演繹出觀者對其主題的抽象思考,并使用具象的表現方式進行情景化體現。
3.3 商業展示
商業展示是一種商業終端的展示,是構成人與商品之間對話、交流的藝術手段。這種人與商品之間的對話和交流,需要設計者考慮觀眾的心理感受,商品展示的功能化、情景化和個性化,這二者之間的相互交融和協調。在具體實現上,就是靠情景化設計來體現。例如:宜家家居在情景化設計上,首先比較注重和客戶溝通,注重客戶的心理需求,其次注重賣場體驗,仿照家庭空間格局設計客廳、臥室、餐廳等場所,讓客戶店里自由的感受;最后還根據客戶需求,由駐店設計師設計方案,使得設計直接化和人性化。
3.4 公共環境展示
公共環境對一座城市來講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城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對一座城市的形象提升有著無可替代作用。公共環境展示包括旅游環境展示、慶典環境展示、公共設施展示等,在情景化設計上,往往和政治、歷史、文化等方面結合,讓觀眾參觀、互動甚至體驗,給觀眾的心理、思想和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此類的展示設計需要做到與周圍環境相和諧,還要有較高的藝術性,讓觀眾互動參與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圖2所示的,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戶外綠雕展示,在造型搭建上,借助綠色植物,在已建好的鋼架造型上填充植物栽培,以花、草來體現紋理,從而給立體化的造型上賦予了綠色生命,給人以親切感。
4 結語
情景化設計在現代展示的一種極其重要的表現手法,通過情景化設計,能讓觀眾“身臨其境”的融人到環境中去,甚至親身體驗參與其中,感受至深;在情景化設計在空間表現特點上體現在“情景再現”、“參與性”、“情景交融”、“多途徑化”“立體化”展示以及越來越注重虛擬空間展示;在結合當前展示的具體應用上,分別從博物館、主題性展覽、商業展示以及公共環境展示來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情景化設計在實際空間展示的過程中,這些特點之間相互交融、相互滲透,并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日益增長物質需求不斷擴大,情感化設計在展示所覆蓋的范圍和領域會越來越廣。
參考文獻
[1]朱青,古鎮文化展館展示設計中情景化設計研究[D].石家莊:河北科技大學,2017.
[2]黃建成,藝術的空間·空間的藝術——三屆世博會中國館設計創意談[J].裝飾.2009,(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