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一直備受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視,并且,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還結合各農村地區的發展情況詳細調查,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完善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把所出臺的相關政策全面落實到新農村建設的工作環節中,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重要基礎條件。在政府部門的正確引導下,引導基層電視臺注重新農村的建設,發揮出自身的工作職責與義務,從而促進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基層電視臺;新農村建設;報道
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不單單是為大眾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而且還要改善農戶生活質量,提升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縮短城鄉經濟差距。在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都需要得到基層電視臺的支持,結合各地區調查情況的詳細分析,明確基層電視臺及工作人員的職責與義務,本著“客觀、事實”的原則,對新農村建設的良好報道,絕不可出現弄虛作假、捕風捉影的報道情況,以相關政策為報道基礎,為新農村的建設注入新的力量與活力,從而確保現代化社會良好的發展。
一、明確新聞報道核心內容,確保相關政策的實施
基于現代化社會條件下,對新農村的建設,要考慮的影響因素比較多,以政府及相關部門為首,其他部門、人員的積極參與,明確新農村建設的核心目標,使基層電視臺可以在參與過程中發揮出自身的職責與作用,以維護大眾合法權益為基礎,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突出基層電視臺的重要作用[1]。在此基礎上,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為新農村建設加大投資力度,有充足的資金費用對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建設,注重新農村群眾文化、醫療、教育事業的發展,真正幫助大眾解決日常就醫難、就學難等問題,能夠從大眾日常生活角度全面分析,真正為大眾解決日常問題。
基層電視臺要利用自身的特殊性與傳播性等特點,對新農村建設政策拓展、宣傳、報道,吸引大眾的注意力,擴大新農村建設政策的影響范圍,關注農村經濟水平、農民收入等問題。對傳統化的經濟結構以新農村建設的角度進行分析與調整,積極引進新理念、新模式,注重農業發展,使農戶有更多的就業渠道,為農戶經濟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條件。結合各地區新農村建設情況綜合分析,選擇一些具體典型、代表性的新農村作為參觀試點,使其他地區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有借鑒、學習的實例,全面落實黨的政策與方針,從而為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以政府部門為引導者,使基層電視臺及工作人員的積極參與
關于新農村的建設,也屬于一項惠民政策,以政府部門為引導者,能夠推動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再加上惠民政策的實施,引導各部門、人員的積極參與,為新農村建設擴大建設隊伍,其中就包括基層電視臺[2]。首先,是對新農村建設工作提高重視度,使各領域對新農村建設有一定的了解,使各項工作的開展更順利,基層電視臺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拓展新農村建設、相關政策的宣傳渠道,并對每位工作人員提出較高的要求,具有較強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農村建設工作環節中,有明確的工作理念與工作目標,真實地反映出新農村項目建設進程與影響,從而為新農村的建設提供有利條件。
例如:基層電視臺可以利用自身的媒體條件,開設專欄節目,明確專欄節目的主題、內容等,對新農村建設情況的隨時、跟蹤報道,使各領域對新農村建設情況、政策實施情況等全面地掌握,突出基層電視臺傳播、影響等作用。
三、創新多樣化的報道形式,促進新農村建設項目的穩定發展
如果依然采用單一化、傳統化的報道形式,無法確保對惠民政策及相關內容全面地展現,使大眾對惠民政策、新農村建設情況等掌握的不全面,那么就無法拓展新農村建設的影響范圍。對此,還需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考慮到新農村建設要求與標準,對基層電視臺報道形式的創新,以不同的角度對相關政策的全面分析,尊重事實的真實性,以新穎與獨特的報道形式,吸引更多領域的關注,尤其是大眾,只有大眾真實地感受到了惠民政策,才能積極自主地參與到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為新農村建設降低工作難度,從而促進新農村建設項目的穩定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使基層電視臺能夠在新農村建設中全面發揮出自身的作用與價值,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正確引導,結合各地區新農村建設、惠民政策實施情況的全面分析,明確新聞報道核心內容,確保相關政策的實施,以政府部門為引導者,使基層電視臺及工作人員的積極參與,創新多樣化的報道形式,促進新農村建設項目的穩定發展,為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從而為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與氛圍。
參考文獻:
[1]楊欣.縣級電視臺做好新農村建設報道的幾點體會[J].新農村(黑龍江),2017(12):94.
[2]海丹婷,傅澄衷.基層電視臺如何做好主旋律報道[J].視聽縱橫,2018(2):53-55.
作者簡介:秦磊,沁水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