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水紫陶裝飾形態的基礎便是工藝,其也在建水紫陶裝飾藝術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針對建水紫陶裝飾工藝及表現技法進行分析,通過泥料和裝飾,對建水紫陶裝飾內容、表現技法和材質特征等方面進行的介紹,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關鍵詞:建水紫陶;裝飾工藝;表現技法
建水紫陶是我國云南省十分具有地方特色的一項傳統工藝,在1953年被列入四大名陶之一。而想要制造出一件完美的紫陶工藝品,則需要經過完美的創作構思,再加上適合的原料配置,融入深厚的文化內涵,并采用精細的制作技藝,只有這樣才能夠打造出一件精美的陶瓷工藝品。而在制作工藝當中,裝飾工藝是建水紫陶藝術魅力的重要表現途徑,也是其關鍵所在[1]。
一、泥料處理與裝飾
在建水紫陶工藝當中,泥料的處理是一項十分基礎的工作,其也是陶器裝飾藝術質量高低的一項重要影響因素。建水紫陶所使用的陶土主要來源于碗窯村的五彩山,而上面有七種顏色的泥土,這些泥土土質細膩,呈現出膠泥狀,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泥土在離開山頂后會變得堅硬如石。在取泥時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彩泥并非都是上好的陶土,只有那些顏色純正自然,而且土質細膩,沒有任何雜質的優質彩泥才能夠用來制作建水紫陶。工匠將陶土取回后,需要將其分顏色進行堆放和曬干,并將里面的砂粒雜質進行挑出,之后敲碎要確保碎粒顆粒均勻,其最大的顆粒不能超過蠶豆大小,這樣可以更好地溶于水。之后我們還需要經過篩選,將一些粗砂雜質進行篩除,再按照具體的要求,將粉末原土進行配比,之后加水制成漿狀。在泥土靜止之后,工匠需要采用獨特的手法來對陶泥進行揉搓,這樣可以擠出陶泥中的氣泡,并使水分均勻。而揉泥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陶器在制作時具有良好的濕度和硬度,避免其在胚胎上會產生水泡或者出現相應的雜質[2]。
二、建水紫陶裝飾的表現技法
建水紫陶的裝飾內容包括我國的傳統書畫、民間的吉祥圖案等相關元素,而其表現技法也同樣融合了書法、繪畫、篆刻等多種技藝,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而且還常常利用泥料之間的色澤對比,以此來更好的展現出作品當中的形神氣態。
(一)書法繪畫技法
建水紫陶裝飾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國傳統的書畫藝術,在其裝飾中我們能夠看到中國傳統書畫藝術里面的以形寫意、借物言志等方面的內容。而且要將這些優秀的藝術作品展現在桃體之上,那么則必須要掌握相應的書法繪畫技法,這也是用來表現建水紫陶裝飾內容的重要基礎。無論任何一種裝飾題材往往都需要通過純熟的書法技法來進行有效的表現,而在我國傳統的書法技法當中,筆法、章法、墨法都是缺一不可的,需要對運筆的輕重快慢等進行充分的考慮,并以此來有效的表現出書畫當中的氣質、情趣和意境等[3]。
(二)填刻技法
在對陶胚進行落墨后,我們需要按照濕胚上的墨跡來雕刻成模,之后再填各種色泥。這一過程我們稱之為填刻,而填刻技法是在書法繪畫技法之后用來對建水紫陶裝飾內容進行表現的第二道工序。在刻磨的過程當中,工匠會將反骨的一端打磨,沿著胚體墨跡的兩側邊緣進行垂直刻畫,并主點切條,直到將含有墨跡的部分全部去除。而對于一些較細的墨線,則主要使用對折的刻刀來將泥挑出。在具體的刻胚過程當中,需要對填泥的多少以及燒成后打磨所產生的損失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所以其并非只是一個照葫蘆畫瓢的簡單過程,而是整個裝飾工藝的重要階段。而傳統填泥過程所使用的泥土是利用天然陶土中的紅白兩種顏色的泥料,但隨著紫陶裝飾藝術內容的多樣化發展,現在人們主要利用多種設計和泥土進行混合搭配,從而制造出了色彩豐富的泥料。在填泥時,工匠可以使用鐵片將色泥拍嵌到凹槽之中,再將其進行抹平和壓緊。而且我們需要知道填泥的過程并不簡單,由于其濕度和胚體的濕度不同,因此在干燥時所具有的收縮性也并不一致。所以填泥過程需要經過多次的填壓,從而使填泥可以和刻模進行有效的黏合,最后混為一體[4]。
(三)其他技法
除了書法繪畫和填刻這兩種技法之外,建水紫陶裝飾工藝當中的表現技法還包括鏤空、浮雕、鑲嵌等。鏤空是一種比較華麗的裝飾技法,主要是將裝飾圖案當中形象以外的軀體部分刻掉,以此來形成透空的紋樣,這樣可以使得裝飾內容變得更加通透和靈動,而且具有空間感。浮雕則主要是為了表現紫陶工藝品當中的立體裝飾圖案,通常來說其工序要較為簡單,只需要將作品正面和側面的形態特征進行刻畫,再通過具體的修補來成型。而鑲嵌則是將裝飾材料嵌入到陶體的方法,而在鑲嵌裝飾當中比較常見的便是玉石的鑲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水紫陶裝飾藝術,是通過藝師的智慧和雙手,加上時間和汗水,共同制造出來的一項具有藝術魅力的藝術作品。因此我們需要對建水紫陶裝飾工藝和相關的表現技法進行研究,以此來打造出更加精美的建水紫陶,促進我國藝術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雨亭,聶磊明.建水紫陶與宜興紫砂陶的比較研究[J].紅河學院學報,2019,17(04):55-58.
[2]聶磊明,吳雨亭,馬貴中.建水紫陶裝飾藝術審美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03):53-54+122.
[3]肖巍.論建水紫陶裝飾工藝的研究與創新[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8,52(05):53-55.
[4]聶磊明.云南建水紫陶的形成原因探尋[J].紅河學院學報,2017,15(01):25-27.
作者簡介:鄭姣,泥仆陶坊工作室,研究方向為陶瓷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