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話劇是以對話方式為主的戲劇形式,臺詞是話劇表演中的主要語言形式。在話劇表演中,臺詞形式多樣,演員在處理時一定要深刻理解臺詞內容才能充分塑造人物并且以自然的生活狀態呈現臺詞,這樣就能夠發揮臺詞在表演當中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性格、幫助觀眾獲得美感的作用。
關鍵詞:臺詞;話劇表演;重要
一、臺詞的形式和特征
(一)臺詞形式話劇表演中臺詞主要形式有
旁白、對白、獨白,包括潛臺詞。旁白往往是由另一時空的人直接說給觀眾聽的,可以理解為上帝視角,用來交代主題、解釋主題、過渡劇情。對白是臺詞的主要形式舞臺上角色間的語言交流,角色通過對白塑造角色,推動劇情發展。獨白即演員在某一時刻表達內心復雜情緒的內心自白,獨白通常更加直接人心。潛臺詞即沒有說出來的言外之意,可以理解為“話中話”,潛臺詞的處理難度往往更大。
(二)臺詞特征
1.性格化特征:演員通過臺詞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使觀眾更快了解人物。
2.口語化特征:演員要理解劇本,理解人物每一句臺詞要表達的意思,并且要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觀眾傳遞情緒。
3.詩性特征:演員有時需要以詩化的語言來營造特殊的環境氛圍,使情節自然地推向高潮。
二、臺詞在話劇表演當中的重要作用
(一)臺詞具有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臺詞是話劇表演當中的主要表達形式,通常有承上啟下或過渡的作用。演員間通過對白獨白等形式展開故事、交代劇情、揭示主題。旁白和對白可以快速地讓觀眾了解故事內容和人物關系。例如田漢的《狂飆》當中,開場三個學生臺詞:
學生? 1:上上個世紀。中國觀眾看什么?
學生? 2:看戲。戲曲,連唱帶舞的……
學生? 3:清末民初觀眾看什么?
學生? 1:上海圣約翰書院的中國學生,利用耶穌誕辰演出英語戲劇……
學生? 2:這種戲,不唱不舞,只站著說話。
學生? 3:戊戌后,梁啟超鼓吹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把文藝、救國拼湊在一起……
這就不難看出這個戲的時代背景,以及他要講田漢關于戲劇革新的故事,獨白因為是演員當時內心情緒的宣泄,所以能夠將劇情推到高點,演員情緒到高點,觀眾的情緒也會跟著舞臺上的情景到達高點,也就是說演員以什么樣的情緒進行對白,劇情也會以這種情緒進行下去,營造相應的氛圍傳遞給觀眾,觀眾也會更想知道后面將會發生什么。
(二)臺詞具有揭露人物性格的作用
話劇人物決定了角色的臺詞性格化特征,什么樣的人物性格決定了要以什么樣的狀態去說臺詞,以什么樣的狀態讀臺詞就能給觀眾展示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這時觀眾就可以去感受人物的出身、年齡、職業、性格、素養、文化程度、之前的經歷等等,例如《日出》中的男主角方達生,從他一登場的臺詞“這對方到處都是人,我大概是在鄉下待久了,在那種熱鬧的場合,我總會有些不耐煩根本坐不住。”就能看出他憨厚耿直的人物性格,初次來到這兒看到富貴的裝潢顯得拘束,有些格格不入,并且他在活潑外向的陳白露面前更加顯現出兩人性格差異非常大。所以陳白露一直像是牽著他在走:“有人又怎樣,住在這種地方還怕人?”,一個是常年在鄉下讀書的樸素書生,一個是早已闖蕩社會的名門貴族。當然,不同性格的人則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可以以年齡來劃分: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又或以性格來劃分:幽默的人,古板的人,古靈精怪的人,天真可愛的人。表達方式的不同主要表現在:語氣、口氣、語調、音色等等。一般來說,演員在臺詞的呈現上一定要吐字清晰,情感真摯,讓觀眾覺得他不僅僅是演這個角色,而這個角色就是他本人。
(三)能夠引發觀眾觀看興趣
刺激觀眾觀感,這一點在話劇表演中格外重要。演員們通過臺詞交流給予觀眾懸念、笑點,這也是話劇表演中,臺詞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有語言的交流,才使得整臺劇更富有色彩。如果制造懸念了,觀眾會更有興趣和期待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會思考故事所發生的事件與結果是否與之前心里思考的一樣。制造笑點容易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這樣一來,演出結束后,一個個笑點便會成為觀眾的印象點或討論話題。另外,在話劇表演中多數獨白的部分都是演員抒發情感的地方,這時候觀眾就會跟著演員的情感而感受情緒的跌宕起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臺詞在話劇表演中至關重要。演員在表演之前一定要熟讀劇本熟記臺詞,并且充分理解臺詞內容以及蘊含的潛臺詞,這樣在表演時才能更好地塑造角色,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好的處理方式也能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觀劇體驗以及劇后思考。
參考文獻:
[1]門慶寶,姜磊.探究戲劇表演中臺詞的重要作用[J].2018(02):26.
[2]蔡筱牧.臺詞在戲劇表演中的重要作用[J].2014(09):45+47.
[3]池濤.試論臺詞在戲劇表演中的重要作用[J].明日風尚,2019(18):148.
作者簡介:詹浩源,四川大學藝術學院表演系。